分享

教改对大学老师的冲击

 育则维善余言 2019-07-15

自从“双一流”建设、第四轮学科评估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滑的趋势。

幸好,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并将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指标纳入了“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时间,国内众多高校兴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浪潮,专业调整、专业认证、新工(农)科建设、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各种名目繁多的教学改革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冷静思考这些改革措施,不乏有些虚华和浮躁,但这对大学教师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第一,面临无生可教的危险。

2000年以来,很多行业院校变成综合性大学,新增了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在师资配置、实验条件、实习基地、就业率方面并不理想。

最近一年,很多高校结合教育主管部门的学科评估、专业认证,主动通过调整专业的方式,加大了对就业不理想、生源质量不高、对学科评估及“双一流”建设贡献率不高的专业的调整力度。

从去年开始,国内相当一批行业院校中所谓的就业率低、生源困难、所依托学科科研实力不强的冷门专业被优化掉,而这些专业的老师可能会面临无生可教的危险。

第二,面临无课可上的风险。

在专业调整、专业认证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很多高校还加大了学科及课程调整的力度。以往十多年一次的课程调整周期缩短到2~3年甚至一年一次。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被缩短、课程被取消已不是小概率事件。

一些上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课程突然被取消或者调整到其他学科,自然导致一些教师无课可上的现象出现。

第三,面临课越上越难的困境。

在教育主管部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要求下,许多高校教学主管部门纷纷加大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

学生评教、班级信息员汇报、教室视频监控、督导组视察已经是教学过程的标准配置。

对于工科专业、工科院校,结合国家新工科2.0要求,真实生产任务的毕业设计已经代替了毕业论文,那些没有横向课题的教师,只能通过结合实际的“虚拟课题”毕业论文,来满足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要求。

在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现实情况下,很多高校科研绩效考核的“大棒”依然高高举起。

在教学、科研双重巨大压力下,很多教师都有身心疲惫、力不能胜的感觉。

古人云,未雨而绸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然而,笔者作为从教近30年的普通大学教师最大的感觉就是,各种密集出台、疾风暴雨式的教育改革措施越来越难以预料及控制,无奈的感觉越发强烈。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将会被关停并转,相当一部分课程将会被优化调整,金课的比例将会大幅度上升。

这种改革无疑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对身处其中、被列为改革对象的任课教师,结局或许并没有那么美好。

因为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师资岗位已经是人满为患。

相当一批教师,尤其是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不饱满,但又身处在教学工作量与岗位聘任资格、薪资水平紧密挂钩的高校,他们的前途在哪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