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窝子里都是鱼泡,却不上鱼,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

 wddyg 2019-07-15

钓友们在野外垂钓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一般刚开始垂钓的时候鱼口频繁,而且漂相清晰,抓口也容易、准确,而在钓过一段时间以后,鱼口慢慢变少,而且鱼口越来越轻,慢慢就变得不容易抓口,到最后虽然窝子里面鱼星满布就是没有像样的鱼口,而且提竿也不中鱼。这种情况在笔者所处的江南水乡一带尤为明显,特别是一到中午时间段(除了天气寒冷的冬季),几乎每天都这样。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的人说是鱼变得谨慎了,有的说是中午水中鱼缺氧,鱼儿慵懒变得不吃食了。这都有一定道理,特别是中午,因为气压和水温的变化,水中的环境变得与早晚情况不一样,溶氧也变少,因此鱼儿进食欲望变得没那么强烈,有的鱼儿还退回深水中休闲,所以有神仙难钓中午鱼的说法。这在江南地区的静水水域尤为明显。

但是很多时候观察窝子里面其实是有鱼的,鱼星还不少,而且总有大鲫鱼泡冒出来,这种情况要如何破解?这就必须看看你所用的浮漂了,可能秘密就在浮漂上,原因就这么简单。

笔者有一次和另一个同事去一个水域钓鱼,因之前就知道这个水域小毛鱼特别多,为了预防小毛鱼闹,一早打下窝子后就用了野钓常用的三号大漂,刚垂钓时鱼口非常给力,顿口清晰,大白条和上两的鲫鱼轮番上,而旁边有一钓友比较迷信台钓的灵敏度,坚持使用竞技浮漂,漂相混乱,一早被小杂鱼闹得没脾气,很少上鱼。这样持续了大概两小时,时间过10点以后,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我这边鱼口越来越少,越来越轻,上鱼变得越来越少。而再看旁边同事的漂相却变得越来越正常,而且中鱼率越来越高,后来到了中午,我这边几乎不上鱼了,而他那边虽然鱼口较稀,但是但凡有口几乎提竿就中鱼。后来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两人所用窝料和饵料一模一样,线组也几乎相同,唯一差异最大的就是浮漂了,我的浮漂吃铅量几乎是他的3倍,于是立即动手换浮漂,结果效果一下就出来了,换完漂相立即就出来了,立即连竿。

窝子里都是鱼泡,却不上鱼,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会出现同一钓点鱼口随时间差异明显,这其实很好理解:主要就是因为水中的情况发生了不同变化,鱼儿进食欲望在变化。当水中溶氧、温度适宜的时候,鱼儿食欲旺盛当然鱼口明显,大漂重坠便于过滤小杂鱼钓到更多鲫鱼。相反,鱼儿吃食意愿不高,开口较小,吸饵力轻,漂相轻,如果坚持使用大漂,从漂相上已经基本反应不出来了,这时就会是我们时常看到的浮漂动作非常轻微上下,没有有效顿口,让人无所适从的情况。

窝子里都是鱼泡,却不上鱼,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

如果天气持续凉爽、夏天阴雨天气,气压稳定,水中溶氧没有明显变化,鱼口不会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一天到晚使用同一种漂没问题,可是一旦鱼口变轻抓不住口,而窝子里面有鱼,就要换用更灵敏,吃铅量小的漂试试看,往往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的漂盒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浮漂,多的不下几十支,而少的至少也不会少于10支,可是我们时常用的基本就那一两支漂。野钓一般都会选择偏大的综合性质的浮漂,因为这样既能兼钓各类鱼,还可以抗击风浪,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一旦用上手,习惯了,就基本很少更换,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遇上以上笔者的情况,那就需要毫不犹豫换上小漂。

窝子里都是鱼泡,却不上鱼,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

因此,我建议在常年习惯性使用一两支漂的同时,需要适当准备(习惯使用)两到三种不同灵敏度的浮漂,根据不同天气不同鱼情和各种客观条件适时进行更换,随机应变快速调整,才可以获得持续收获。特别是同一水域,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不应该忽略这种变化,要勤换漂。

其实窝子里面鱼星满布没有鱼口,多半时间并不是没有口,而是浮漂灵敏度的问题,原因就这么简单。

窝子里都是鱼泡,却不上鱼,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

所以窝子里面鱼星满布就是不上鱼,秘密就出在你所用的浮漂上,这样调整,你做对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