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用秦皮的闲思

 爱中医2 2019-07-15

实践用秦皮的闲思

原创: 半夏秋时 昌平传统中医工作室 5月11日

实践用秦皮的闲思


 


秦皮,出《神农本草经》(汉,约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中品,言:“味苦,微寒。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概而言之,功用有二,一曰主风寒湿痹,一曰疗青翳白膜。且提示本品可“久服”,“头不白、轻身”则暗寓其有补益之功。至《名医别录》(约刘宋时期)则明载:“主治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久服皮肤光泽,肥大,有子。”其补益之效用脱然而出。汉时《伤寒杂病论》(约205年前后)张仲景以“白头翁汤”治疗热痢下重,至此秦皮以清热燥湿、收涩止痢闻达于世。今之从医者言秦皮者,其用有三:曰止痢、曰止带、曰明目。


 


详《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寒湿痹”几近堙没于世,后世本草或有所载,如:《本草蒙筌》(明,1565年):“风寒湿痹兼驱,热痢后重且却。”《本草崇原》(清,1674年)诠释讲“禀木气而春生,则风寒湿邪之痹证,及肤皮洗洗然之寒气,皆可治也。”然目力所涉古之医案及方书于此均乏善可言。赖以现代科技研究证实,秦皮总香豆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防止蛋白多糖水解以及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的释放达到抗炎的目的,从而对骨关节炎能起预防和治疗作用。现代实验尚证实秦皮总香豆素具有显著的利尿与促尿酸排泄作用,故实践可用以治疗痛风。以此观之,秦皮之“主风寒湿痹”实乃远古神农之远见。


 


秦皮乙素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凝集功用,并可减轻血管成形术后的血管再狭窄。由是,秦皮或兼有凉血散淤之效,此又或是“主风寒湿痹”作用机制之一,藏药用八味秦皮丸、秦皮接骨胶囊,活血散瘀,疗伤接骨可为明证。此外,秦皮乙素对破骨细胞分化有调控作用,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能力,能延缓增龄性骨质疏松症。是为其“主风寒湿痹”又一确证,又似为补益之效的诠释。也有研究表明秦皮大剂量(40g左右)可发挥其入大肠、清热燥湿作用,适用于热毒痢疾重症,中等剂量(10g左右)可发挥其收涩而有兼以补益的功效,治疗目疾、带下、崩漏、男子精虚等方面病症。


 


今研究尚证实,秦皮乙素能对抗组胺所致的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可松弛气管平滑肌。此外,尚可对过敏反应释放白三烯引起的血管收缩有保护作用。故,秦皮尚有止咳平喘之用,此为古本草缺载不言之处。但,秦皮虽有此效,观古今文献,尚乏实践明证,存此待考。《本草纲目》(明,1578年)言秦皮云:“奈时人仅知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惋。”续而言之,秦皮之用,业医者只知止痢、止带、明目之用,殊为可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