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看什么是流水对,还有借对、扇面对

 昵称413468 2019-07-15

杜甫曾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这“王杨卢骆”就是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篇文章里我们只说王勃。

王勃,字子安。我们在高中都读过他的《滕王阁序》,我想不会有人忘记,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王勃的父亲不怎么出名,一般人都没听过。不过他有个厉害的爷爷——王通。王通,号文中子,隐居讲学,是一位儒学宗师。王通的弟弟是王绩,号东皋子,他写下了唐代最早的律诗《野望》。所以王勃是有家学渊源的,再加上此子聪明异常,他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不到二十就进士及第了,可以说年轻有为,同时也恃才傲物,写文章得罪了人,多年没事做,好不容易做了个小官,不久又因事被罢官。最坑爹的是,他爹王福畴也因为儿子的事,被贬到交趾去做县令。交趾在今天的越南,相当偏远。王勃没事就去交趾看望父亲,结果在渡海时溺水而亡,时年只有二十八岁,令人唏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交代的很清楚,王勃要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去蜀地做县尉。唐代每县有一县令,称“明府”,其下有文丞武尉来协助他。县丞处理文事,称“赞府”;县尉处理武事,称“少府”。所以王勃的朋友是一位处理武事的县尉。这首诗里最有名的两句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属。这两句化用的是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后来王建反着用了一下,写了两句诗“长安无旧识,百里是天涯”。

今天着重要讨论一下律诗里的对仗。对仗与对偶经常有人分不清楚,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区别。两者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一)对仗要求避同字,对偶则没有这个要求,可以不避同字;(二)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对偶则没有这种讲究。

律诗要求第二联和第三联要对仗。像王勃的爷爷王绩写的《野望》,其中第二联和第三联就使用了对仗: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两组对仗,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仗的地方,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是很工整的对仗,这叫工对,或严对,或正对。相对的,仅仅做到词性相同,甚至连词性、结构也不相同的对仗,叫宽对

那么王勃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看一下中间两联: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联也使用了对仗,但这对仗跟爷爷王绩的对仗不一样。王绩的对仗,是相对独立的四句话;王勃的对仗是两句话。王勃的对仗,上下两句意义相承,前后接续,如流水一般,剪不断,这叫流水对,也称“十字格”。很显然,流水对的艺术性比工对的要高,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王勃比爷爷要高明些!

除了工对、宽对、流水对之外,还有借对、扇面对、当句对

借对分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借义对是说一个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这种意思,却借另外一种意思构成对仗。如“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青阳”指春天,诗人却用“青色”这个意义来与“白”构成对仗。

借音对也叫“谐音对”,是说一个词本来没有这个意义,只是读音与拥有这个意义的词相同,就借用这个意义构成对仗。如“马骄珠汗落,胡舞白题斜”,“珠”与“朱”同音,就借用了“朱”红色的意思,与“白”相对。

扇面对也叫“隔句对”,说的是两联之间相对,即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如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流在十三弦。

由于上下两联在形式上像打开的扇子一样对称,所以就叫“扇面对”。

当句对也叫“句中对”,是说在对仗联中,句子前后的词语也形成了对仗。如“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两句形成对仗,句中的“醉客”与“醒客”,“晴云”与“雨云”也构成了对仗。

我们在写诗作对时,关于对仗一要“避合掌”,就是要避免用字面不同,意义相同的词对仗,如“韬略孔明分禹鼎,神机诸葛列封疆”就是典型的合掌;二要“避同字”,就是要避免用同一个字相对,但如果是为了对比的特殊需要,则另当别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