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亮 1964年生于天津武清。1990年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及天津美院首届在职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主攻中国现代工笔人物师从何家英、颜宝臻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风儿告诉我》、《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塬上青秋》、《如歌岁月》、《青花》等。 作品自1991年以来,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国家级重要美术作品展及巡回展、邀请展。作品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士、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设色清新,构图独特,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有机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东方风采,极具现代感和现代审美意识。画面庄重典雅、蕴意深刻,曾获海内外中国书画艺术专项大展特等奖2次,金奖7次,银奖12次,铜奖2次,优秀奖多次,多件作品先后被国内外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美术》、《中国美术》、《东方美术》、《北方美术》、《中国书画报》、《艺术教育》、《艺术焦点》、《亚洲艺术》等专业美术报刊、杂志均有作品及论文刊载、介绍,作品先后收录《天津美术作品集》、《全国首届中国画作品集》、《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作品集》、《亚洲美术作品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工笔画赏析》、《水墨中国》、《中国画坛100精英作品集》、《中国现代美术大系》等100余部大型美术文集。2004年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最具实力书画家,2005年获中国艺术市场最具影响力画家提名奖。同年7月赴台湾参加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2004年先后出版《教您学工笔画》、《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教学技法》《吴玉亮工笔重彩人物》、《中国现代工笔人体画教学技法——吴玉亮》等多部专著。 艺术评论 “吴玉亮的工笔人物画朴实、纯真、大气,人物造型严谨,构图独特,设色沉稳,有较强的个人风格,高度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悟性很强,难能可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何家英 “艺术家因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的性格倾向等等的不同,他们所捕捉和熟悉的生活境界也必然会有不同。吴玉亮的作品设色清新,构图独特,人物形象朴实无华,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有机结合,表现出强烈的特有的东方风采。也正因为艺术上的这种不同,才造就了他创作风格的差异和塑造的艺术意境的不同。他的工笔人物画意境深远,使观者陶醉于美好的现实意境之中” ————亚洲艺术科学院院长 武剑飞先生评述(2006年)。 “吴玉亮作品设色清新,画面庄重典雅、蕴意深刻,人物形象刻画鲜活生动,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有机相结合,呈现出强烈的东方风采,极具现代感和现代审美意识。其构图视角独特,画面结构严谨,富有视觉张力,显得大气、大度。作品远看大势明确,虚实得当,松紧有度,近视又有极富情趣的细节刻画,充分表现出画家在形象锤炼和深入塑造上有非常充分的掌控能力。作品气韵生动,情趣盎然,感人至深,师古但不泥古,将自身的学养、灵气和才气在笔墨线条中加以体现,直抒胸臆,随机生发、就势挥洒。表达了他对传统的认知、理解与感悟。” ——中国书画《收藏鉴赏》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王彪先生评述(2011年) “《尘封的记忆》 (2004作一—天津美术学院2005年教育部评估作品成果展)是一幅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风格独特,立意新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是梦境中的梦境,有艺术启迪和感染力,发人深省。”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颜宝臻。 关于中国人物画创作 文/吴玉亮(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基本过程与其它形式的种类艺术创作基本一样,没有大的区别。总的来讲,在艺术创作上都要求艺术家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进步的世界观,广博的文化知识及熟练的艺术技巧。 艺术创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艺术地认识生活并表现生活的过程,是艺术家在认识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成果。认识生活和表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是不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这两方面往往相互交错,相互渗漏的推进。如画家创作的画稿,很难一次定形,需要反复的修改,这种修改,更多的不是体现在技术上,而是在内容上。即在表现的过程中,还需要再次进行认识上的探索。 认识生活是表现生活的基础,“从生活出发”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根本. 一幅好的作品要有真实的生活,深刻的构思,正确的思想,深厚的感情,成功的形象,动人的情节,深入的刻画和丰富的想象等。我们进行人物画的创作,要始终关注人,关注人生并关注和人有关的一切事和物。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予以高度重视。人物形象刻画的好坏是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对于形象刻画要主意以下四点要求;一,一切为了突出主题。二,重点刻画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塑造人物的典型。三,要按生活逻辑刻划,和情和理。四,要按艺术规律刻划,深刻完美, 生活风云变幻,事物日新月异,时代永远向前,我们身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周围的任何事,我们要保持不断地观察分析,研究体验的习惯和敏锐新鲜的感觉。用艺术家独特的眼睛,发现摄取那些瞬间即逝的创作题材和处于萌芽状态的新鲜事物。 悦人以目,动人以情,是美术作品应具备的功能,同时也是造型艺术获取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悦目主要靠表现形式,是视直觉的美感反应。就美感本身而言还有情感的因果关系,就像乐曲一样,我们未必全部理解它的全部内容,但仅只那音响,足以牵动感情的波澜了。作为绘画,真正动人以情,使之余韵不尽的主要还是来自艺术本身的内涵。通过艺术形象所体现的丰富而深邃的艺术底蕴,来最终完成动人心扉,启人深省的效果的。理性思维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在艺术创作中的理性思维必须同感性思维水乳交融,才能孕育感人的艺术魅力,内涵中的哲理和理念,是通过艺术形象,自然地显现流露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