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狠心特别爱

 木香草堂 2019-07-15

特别狠心特别爱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

作者: 沙拉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一、“特别狠心特别爱”

  我的教育成就了孩子的富翁梦

  寻找遗失的爱子秘籍

  20世纪30年代,我的父亲立维·伊麦斯逃离苏联,一路颠簸流离,来到中国上海,这也是继“二战”后,没有家园的犹太人第二次客居上海这个诺亚方舟。

  父亲立维·伊麦斯来上海二十余年后,凭借犹太人的韧性与智慧闯出了一片天地,过上了富足平安的日子。年幼时的缤纷记忆中,我住在一个花园般的院子里,四周绿色的草坪上面点缀着鲜花,童年时代的我最喜欢在院子里采花追蝶,喜欢在头上戴着花环,像希腊古典少女一样,生动美丽。我接受的教育是混杂的。在外面,我和普通的小朋友一起接受社会主义小学教育,信仰共产主义,能说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苏北话。在家里,我接触的都是犹太人联合会里的犹太人,我和他们用英语交流。父亲还教给我一些犹太礼俗和宗教信仰,还有“衣地喜”(一种古老的希伯来语)。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了,童年的甜美顷刻间化为乌有。祸不单行,1967年,身为犹太后裔的我也没能逃过“文革”的劫难。我被人赶出了家,还被剪掉了天生卷曲的头发,以色列政府寄来的信件也被查抄,就连父亲在青浦吉安公墓的墓地也没有保住。由于“文革”,我只读到初一就辍学了。

  1971年,我进了上海铜厂,做了一名靠体力吃饭的女工。但是,我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

  后来,我像其他中国女人一样结婚,生儿育女。我的三个孩子——长子以华、次子辉辉和小女儿妹妹,分别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90年代初,中以建交。我想到父亲生前魂牵梦萦的故乡以色列去看一看。另外,我还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我听说犹太人的教育观享誉全世界,我想去以色列取教子经。当时,我刚离婚,是个失败的妻子,但我想做一个成功的母亲,于是我带着三个孩子从上海回到了以色列,这一去就是十余年,我的三个孩子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以色列度过的。

  回首来时路,我很感恩。感谢中国和以色列两片睿智的土地,让我在得天独厚的跨国教育中,在世界上最爱子女、胎教文明开展最早的两个民族的对话中,懂得了爱子女的真正价值。

  当年,因为我是第一个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受到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拉宾总理跟我说:犹太人爱子女,跟中国人一样,也是全世界有名的,他让我相信这片土地会让我找到爱子秘籍。

  以色列人的爱子秘籍是什么?

  我说它并非以色列特产的锦囊妙计,它其实早就蕴藏在我们智慧的中国大地。是时代变迁让我们丢失了这个秘籍。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父母以及新生代的父母才在爱的教育中困惑。我们的父母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牺牲精神、爱孩子爱得最无私、最赴汤蹈火的父母,但是,我们父母的教育误区出现得也最多。“啃老族”、“草莓族”、“孩奴”成了社会问题,“中国妈妈”作为一种标签上了美国词典,暗喻为对子女包办一切、关怀强迫、过分热心的妈妈形象。

  如果我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爱子秘籍,如果我在四十四岁那年没有改变爱孩子的方法,今天的我可能还是昨天那个“事事包办”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妈妈。我的三个孩子以华、辉辉、妹妹,他们也不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华2001年服完兵役后,进了以色列劳工部,现在在香港工作。辉辉在以色列国防部服役三年后,成为钻石商人。小女儿妹妹马上要读大学了,她的梦想是读政治经济专业,将来做一名外交官。

  现在,我的两个儿子都已成为千万富翁,而我做了富翁的母亲。

  孩子们给了我三把钥匙

  人生之路漫漫,家长之爱殷殷。三个孩子成长得比我想象的还优秀。

  大儿子以华、二儿子辉辉是“70后”,小女儿妹妹是“80后”。子女们在十六七岁时,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唧唧喳喳地围绕在我身边对我说:“妈妈,您给了我们三把钥匙——坚强、自信和宽容。我们三个人也要给妈妈三把钥匙!”

  以华说:“妈妈,我要给您一把车钥匙,您的脚总因为骨刺疼,我要让您不再那么辛苦。”

  辉辉说:“妈妈,我要给您一把别墅的钥匙!我们全家人都可以住在一起!”

  妹妹最小,也抢着跑过来说:“我是女人,一定给妈妈一个保险箱钥匙,里面装满珠宝首饰!”

  让我感动的是,三个孩子有梦相随、行动最美,能拥有这样的儿女,也是我为人母不想掩饰的自豪。

  2002年,二十三岁的辉辉交给我一把位于上海张杨路的别墅的钥匙,别墅是他用自己工作上发掘的第一桶金买下的。

  辉辉的人生有太多的精彩,是一个英雄少年自我拼搏的奋斗史,由他自己单独写成一本书会更好看。他曾受到微服私访的以色列前国防部长的青睐,被推荐到情报部工作;他经过重重考验,获得世界钻石之都——特拉维夫顶级钻石公司老板的OFFER。读大学期间,他就已经是上海滩崭露头角的钻石小犹太。大学毕业后,他用从小学学会的投资理念,自己创业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完美切割钻石生产商的合作伙伴,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合作伙伴遍布全世界。在三十岁前,他实现了成为世界富豪的梦想。

  以华也把他曾许诺的汽车钥匙交给了我。他知道我热心社会事务,就让车子帮我代步。以华原本性格内向,放在今天就叫“宅男”。在犹太家教方法下,我当起他的社交训练师,在家里给他上待人接物模拟课。结果,内向的以华让我们大开眼界,他在学校开设了“走进中国”的讲座,凡是购买门票的同学都可以免费品尝中国春卷,他用创意营销扩大了我们家的春卷生意的影响力。以华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人品也是众口称赞。在以色列服兵役期间,他年年都捧回模范士兵的奖状。服完兵役后,以华通过极其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成为以色列政府的劳工部官员,这对中国青年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2007年,而立之年的以华想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新一轮的挑战,选择了钻石领域。现在,从其产品的受欢迎程度看,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女儿——妹妹,她想送给我一把珠宝箱钥匙,她正在锻造中。今年,她就要读大学了,她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想,我离握到这把珠宝箱钥匙的日子不远了。

  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为人母的我甚为感动。但是,对于做父母的来说,他们不需要儿女送给自己多少房子、车和珠宝,如果天底下的孩子都能善解人意地对待父母,就已经是父母们最大的欣慰和满足了。

  常有朋友对我说:“我真羡慕你,不是羡慕你的儿女们是亿万富翁,可以给你买别墅、买车子,而是羡慕你培养了让人省心的儿女!”

  每当这时,我都会跟来取经的父母分享每一个爱子秘籍。做客《鲁豫有约》时,我曾对天下父母说,不是我做了富豪的母亲,而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了儿子的富豪梦。而且最让我放心的是,孩子们从来不以钱为目标,他们更看重人生的智慧与阅历。

  感悟别样的跨国教育

  在我六十岁生日时,孩子们说了一番话,让我的内心真的非常安慰、满足。他们说:“人生就像一个旋转楼梯,当你转回原来的方位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所在的高度变了,过去与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从以色列回到中国如此,从中国来到以色列也是如此。这都要感谢妈妈智慧的、理性的爱,教育我们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生存,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谢谢我们的妈妈!”

  孩子们的感触也折射出我别样的爱子感悟。十年海外生活,十年跨国教育,让我明白了爱子秘籍的宗旨: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爱要爱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作为!

  1.爱孩子需要学习——追求高质量的爱

  半个世纪前,大文豪鲁迅就建议,兴办师范学堂的同时也要兴办“父范学堂”,高瞻远瞩地提出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家长们光有身份是不够的,还要有职称。

  爱孩子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天性,但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就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必须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医生。每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孩子的真谛和技巧。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父母之爱的孩子,往往是有人格缺陷的。但爱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爱的目的、方式和技巧不同,教育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2.“孩奴”、“直升机父母”——偏执地爱孩子

  世界上太多的伤害都是以“爱”的名义做出来的,尤其是爱孩子。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点忽略就可以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中国现在还没有成为经济强国,很多家庭还徘徊在中产阶级的门槛外,但对于爱孩子,却表现出未富先娇、未贵先奢的教育理念。国内有个贵族幼儿园的广告词说,“没含着银匙出生,就使用银匙生活”。这样的理念是对贵族教育的误读。“孩奴”养不出真正的贵族,养出的是“啃老族”。

  “直升机父母”是在爱的名义下,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是必然破碎的教育泡沫。“直升机父母”意指一些父母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始终盘旋在孩子头上不肯撤退,不经意地还会愈飞愈快、愈管愈多,生怕一减速,就会摧毁自己与孩子的人生。他们经常会因孩子的成功、失败,出现过度的欣喜、忧伤,产生较多负面的想法。“直升机父母”把过度的热心、过度的抚养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他们对孩子的爱变得越来越沉重、偏执、模糊乃至迷茫。

  人们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该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有人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其实这是过分的爱,恰恰是对孩子们的害。它让孩子变成一个残废,一个思想、精神和人格上的终身残废。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喝一剂足量的你所谓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

  3.寻找爱子秘籍——父母自我检验的时刻

  爱孩子,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儿童。任何一位理智的父母都不愿意送给孩子这“最可怕的礼物”,更不想“毒死孩子”,不愿做“最坏的教育者”。

  国外将中国的“直升机妈妈”写进词典,并非有意丑化中国妈妈,而是对中国“直升机妈妈”的一个善意的提醒。在我和以色列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的孩子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比如聪明好学、理解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孝顺父母。但是,这些孩子共同的缺点是缺乏谋生处事的技能,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责任心不强,不会与人合作,心理承受能力弱以及习惯性啃老,这恰恰是爱子不当引发的教育失误,是爱的低质量的标志。

  在所有与孩子有关的问题上,我们可能始终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全然不知道我们的爱也有可能是目光短浅的短线投资。

  看到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高分低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看到很多年轻人三十好几了,还要靠父母积攒了一辈子的工资买房、供房、结婚,我真的有一番对所有父母都要说的话,但却如鲠在喉。孩子在社会上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环境残酷,想一想:自己这双推动摇篮的手有没有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与素质?有没有因为自己所谓的最伟大、最奉献、最越俎代庖的家庭教育,反而辜负了孩子的信任和寄托?

  身为父母,不担心你不爱孩子,就怕你不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教孩子!当你爱孩子的愿望像啤酒沫一样往上蹿,而你爱孩子的理念和技巧却还停留在愚昧落后的阶段,那你就是世上最没有成效、最可怜的父母。

  我们今天的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怎样才爱得有价值、有意义、有作为,我们中国父母自我检验的时刻到了!

  4.拿什么来爱你——犹太家长爱子启示录

  生活再苦再累,有孩子就有安慰!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一切荣华富贵都不如孩子珍贵。正因为孩子对我们如此重要,怎样爱孩子就成了一门艰深的学问。于是,家长们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怎么爱你,我的孩子?”

  我不是高学历的母亲,但我却是位学习型的母亲。

  刚移民到以色列时,我像在中国一样把孩子伺候得无微不至,我是他们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他们放下书包就在家里蹲,但是我唯一的要求是:只要他们考上大学怎么都行。现在很多父母跟我当初想的一样,但有一些父母可能已经发现了问题:孩子总有一天要走进社会,如果从小缺乏生存能力,那么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事业,甚至是婚姻生活。

  是邻居犹太大婶不留情面的批评如一根火柴点醒了我,她说:“别把你那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你生了孩子,就会养孩子,生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养孩子则是另外一回事!”

  我在以色列生活了十年,我发现很多家族的财富都世代相传,再仔细一看,这世代相传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创造财富的技能和素质,而这些东西比金钱更有价值。这种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来自遗传,它来自犹太父母高质量的爱子方式。

  可以说,犹太人为人类爱子女的发展探索了模式。虽然犹太人仅占世界人口的2%—3%,但是操纵着世界经济命脉的犹太人却不计其数,这些人当中,不仅出现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哈默等企业巨擘,而且还产生了索罗斯、格林斯潘等金融大鳄;美国大学中有20%的教授是犹太人,律师、医生行业里的佼佼者也常常非犹太人莫属;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当中,有31%是犹太人。

  关于如何爱孩子,犹太家长有一整套的独特方法:

  犹太家长对儿女的爱,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不做短线,他们做长期投资。“有偿生活机制不培养啃老族”,“挖掘每个孩子的富翁潜质”,“财商能力从娃娃抓起”,“延迟满足让孩子理解家长”,“参观爸爸妈妈的一天”,“100分家长不如80分家长”,“家长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催促孩子学习”,“观察、参谋、提醒——做军师父母,不培养平庸孩子”……犹太人深奥的爱子艺术,不仅在我孩子的人生关键点发挥过重要作用,就连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做了一个爱有所成的母亲。从万里长城到阿尔卑斯,感谢中国和以色列两片古老大地教育智慧的交融,给我一份震撼和启示:别因为我们不会爱孩子,而衍生了孩子的平庸和残疾。

  5.更高境界的母爱

  经济宽裕的家庭,爱孩子就需要更高的境界。

  在我的两个儿子的成长中,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却能够体会妈妈的艰辛。以色列生存教育和理财教育的耳濡目染,更让他们很早就懂得有梦相随、行动最美!

  与两个哥哥不同,小女儿成长时,家里的经济情况转好,再加上“穷养儿富养女”的老话,让我对她的教育方式感到纠结。犹太教育工作者说:“富养的女儿长大了也可能会遇上粗养的生活啊。爱女儿更要有长远的眼光。”

  小女儿十六岁生日时,我带她去上海的味千拉面吃生日面,因为她喜欢吃那里的骨汤拉面。服务员刚给我们倒好免费供应的大麦茶,女儿就伸出小手一招说:“再给我来杯鲜榨橙汁。”当时,我的经济条件已经很好了,可我却“狠心”地跟她说:“不。”我要让她了解,最值得珍惜的不是五光十色的礼物,而是亲人、是快乐、是爱。

  说真的,在富裕的环境下爱孩子,需要父母有更高的境界、智慧和勇气。可是,一旦父母们做到了,掌握了爱孩子的艺术,孩子就会受益一生。以色列没有中国的那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因为我们一富,就想富孩子。而犹太人针对富家子弟的爱的教育是:要花钱,自己挣!保证儿孙定有儿孙福!

  6.爱需要技巧与艺术

  应该如何爱孩子,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固定模式,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灵丹妙药。但是,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会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解决问题能力强、心理承受能力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适应环境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有安全感,不用父母过多操心,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也更懂得调适自己的心情。

  最懂得舐犊之爱的中国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爱之深,做出的牺牲之巨,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虽然,苦劳与功劳并不冲突,深厚与艺术并不对立,牺牲与智慧也不矛盾,但是,如果只要温度不要理智,只管牺牲不讲究智慧,习惯包办不肯撤退,那就真可能只见苦劳不见功劳了。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很多深陷在爱的误区中的父母,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干将,自己正在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得终身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谋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才会有从容的晚年,孩子也才会收获成功的人生。

  我曾是个典型的中国妈妈

  我曾是典型的中国妈妈,婚姻给我带来了期待和希望,我如同站在海边遥望着新一轮的太阳如何从地平线上升起。1978年1月24日上午10时30分,我的第一个儿子以华出生了。当我得知一个新的生命诞生的时候,欣喜、激动与憧憬充溢着我的整个身心。老天爷给了我这么好的礼物,我心里暗自祈祷说:“让他健康,让他快乐。”我给他取名叫以华,寓意是他身上流着中国和以色列的血脉。

  巧的是,十四年后的1月24日,同一天同一个时辰,中国和以色列建交了,只是晚来了十四年,推迟了十四年。犹太人说:“你被给予的任何东西,都是最好的预祝。”

  以华之后,儿子辉辉、女儿妹妹也相继来到了这个世界。天下妈妈有多爱孩子?为了孩子可以奉献多少?这些问题是永无答案的。我暗下决心,自己当了母亲,一定要用全部的爱去温暖三个孩子的人生,一定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注入孩子的身心,给予他们生命的力量。

  小时候,我父亲给我讲故事,他说,每个女孩子都是天使,折断了翅膀,飞向她所爱的王子身边,如果王子不再爱她,她也回不去天空了,因为她是折断了翅膀的天使。

  1992年,我结束了不愉快的婚姻,带着三个孩子移民以色列,开始了新的生活。当时,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只有三岁。如何让三个孩子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健康长大,是摆在我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那时候我便下定决心,不想让婚姻的不幸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去以色列前,我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自己始终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刚移民到以色列时,我还是从前那个把孩子伺候得无微不至的100分母亲。孩子们不用叠被、不用烧水、更不用做饭,我是他们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他们放下书包就坐在书桌前,不论多么忙、多么累,我都不让孩子动一下手,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就是我绿色的希望。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

  我是中国第一个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受到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拉宾对上海也有一段感情,当他知道我是从中国移民来的,并且是从上海来的时,他就很想见我。

  见到拉宾时,我挺腼腆的。拉宾不知道我懂希伯来语,跟我用英语说:“你有任何问题,你可以找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的。”那时候,我就用希伯来语跟他讲:“我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有手。”“啊,你非常了不起!”他马上对我说。之后,我在以色列从来没有要求任何人帮助我。

  倔犟的性格让我坚持下来,先是克服语言关。四十二岁的我苦攻希伯来语,为了学习这种语言,我专门找老人聊天,因为老人空闲又怕寂寞,一聊就是半天,可以很好地锻炼我的口语。不到半年,我就掌握了希伯来语的主要习惯用语。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希伯来语,还学会了很多方言,四川话、广东话、苏北话、宁波话,我都能随口说出来。其实,我学习语言的能力是自己硬憋出来的。比如我去买盐,就会问邻居“盐”这个单词怎么说,然后我就一路走一路念,一直念到卖盐的小店。

  学通语言以后,就要想办法搞活家里的GDP,我想起了在上海菜场里看到过人家做春卷皮子。凭着记忆中上海老人开粉、打春卷皮的样子,我摸索着和面、打春卷皮。在打坏了四五斤面粉后,我终于打出了第一张春卷皮,当时,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潮湿了眼眶。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努力赚钱,供孩子好好读书,供他们上大学,让三个孩子快快乐乐地长大。

  每天的生活流程是这样的:早上,我先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他们上学后,我再出去摆摊卖春卷。下午,孩子们放学了,他们就来春卷摊找我。我先把他们安顿好,等到了饭点,我就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煮馄饨、下面条、煮饺子。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我还会在灯光下用亲手做的识字图片教孩子学希伯来语。不论多么忙、多么累,我都不让孩子动一下手,里里外外的家务活都是由我一个人承包,他们只负责学习。

  以色列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多为雨季,雨季的时候整整一个月都会在下雨。刚去以色列时,因为还没有宽裕的钱买车,也不知道在哪里买雨鞋,孩子们就先穿着球鞋。我怕他们穿湿球鞋上学会生病,就每天都撑着雨伞,把老大以华和老二辉辉送到语言学校上课。在教室门口,我把他们穿湿的鞋放在塑料袋里,然后再从包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干爽的鞋,他们轮流搭着我的肩,换了干鞋进教室去上课。

  看孩子们走进教室后,我再拿着被雨水打湿的鞋匆匆忙忙赶回家。漫长的雨季常常不知什么时候结束,我每天就这样反反复复,拿着干鞋送他们上学,再赶回家用吹风机把带回的湿鞋都吹干,因为第二天还要穿。

  虽然累,但是,我感觉甘之如饴。中国父母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他们也不会有怨言。

  别把那种教育带到以色列

  日子像往常一样一天天过去,三个孩子依然围绕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我做饭。直到有一天,隔壁邻居大婶来家里串门,看到我手忙脚乱地做好饭,一碗一碗给孩子们盛好,摆在饭桌上,她实在看不惯了,心直口快地说:“孩子们,你们已经是大孩子了,怎么能像客人一样看着你妈妈忙忙活活,也不伸把手帮帮妈妈呢?怎么能一动不动地等着妈妈来伺候你们呢?”

  然后,邻居大婶转过头训斥我:“不要把你那种不科学的母爱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要有分寸、有原则、有方法。”

  邻居的话很伤人,三个孩子都很难受。我安慰孩子们说:“没事的,别往心里去,妈妈能撑住,妈妈喜欢照顾你们,一点也不累,你们还小,你们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就是最听话的孩子了。”

  邻居犹太大婶心直口快,她看不下去我包办孩子的一切,无微不至地伺候已经超过十四岁的孩子。这也难怪,到了以色列后我才发现,以色列家庭的孩子都无一例外地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生活。在以色列,没有中国人“富不过三代”这句老话,在以色列人看来,富可以富三代,关键看父母对孩子施加什么样的爱。

  中国人觉得爱是爱,教育是教育,而犹太人觉得,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所以,犹太大婶对我的批评,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她会这么一针见血、直截了当。

  犹太大婶不留情面地跟我说:“沙拉,不要把你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带到以色列来。不要以为你生了孩子就是母亲。你这样不是爱孩子,是在害孩子。你怕孩子干家务活,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宁肯自己咬牙将全部家务活都承担下来。可你必须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是家庭的一员,他们对家人也应该负有责任。他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担大人的负担。这样,就绝对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当孩子找到价值感、尊严感时,他会主动学习,效率会更高。而一个无责任感、无价值感的孩子,尽管坐在书桌旁,却可以心猿意马地不做关于学习的事情。”

  犹太民族是个非常尊重知识的民族,即使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会读很多书。邻居大婶虽然不是博士、教授,但是她说的这番话让我醍醐灌顶,至今仍回味无穷。

  “沙拉呀,父母能给孩子许多爱,但父母却不能代替孩子长大。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是要有质量的。有的爱就像清水一样,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无踪了;而有的爱则好像浓浓的鲜血,注入孩子们的身心,一生都将在孩子的身上流动,给予孩子们生命的力量。”

  邻居大婶还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后来,我跟很多妈妈聊天时,也常常讲起这个故事——

  一只母狮子教小狮子捕猎。母狮子对两只小狮子说:“孩子们,现在我要教你们捕猎。好了,辛巴、高福,现在就开始去追兔子吧!”

  它话音刚落,两只小狮子就开始奔跑起来。突然,稍大的一只因为跑得太快摔倒了。母狮子心疼地对它说:“孩子,你以后就不用捕猎了。”每天,母狮子都带老二去捕猎,让老二吃饱了之后就把剩下的肉给老大吃,老大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大和老二都长大了,母狮子有一天病死了,老大和老二只好出去捕猎。追着追着,它们俩走散了。老大想找食物吃,可是它什么也不会。过了三天,老大倒下了。它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恨你!”

  其实,我对邻居大婶的教育并不陌生。在小时候,我爸爸也这样教育过我。年迈的爸爸总是在喝完早茶后,一边听《蓝色的多瑙河》、《静静的湖泊》,一边跟我轻轻诉说:

  “沙拉,你千万不能因为爸爸现在在你身边照顾你,就把这种照顾当成习惯,因为爸爸不是总留在你身边。你必须随时告诉自己:今天我能做‘豌豆公主’,明天我也能睡柴房;今天有爸爸来喊我起床、接我放学、把衣服帮我整理好,我可以睡到自然醒,慢慢收拾东西,明天爸爸不能来接我,我也能改成早早利用时间,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准备好,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干净。只有这样,你才能‘能屈能伸’;只有这样,爸爸才能放心。有一天,你离开家,就不会吃大亏。”

  “沙拉,你将来一定会去学校过集体生活。你记住,一定要勤劳。你要主动打扫你周围的环境,别忘了环境是大家都要用的。要多给别人的暖瓶打水,每个人都要喝水,帮别人多做事,你会赢得人望。”

  爸爸担心我不能面对生活的无常,怕我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当成习惯,他苦口婆心地教育我,就是怕我不勤劳,成为懒丫头,不受大家的喜爱。他更怕有一天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我没有自力更生的生存能力,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犹太人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之前,都会让孩子获得一些做事情的基本能力。在犹太人看来,一个连做饭都不会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学问的。

  就拿我们在谢莫纳小镇上的一家犹太邻居来说吧,我们家住三楼,隔壁那家经济条件不错,他们家跟我们住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房子正在装修,临时租借了我们隔壁的房子住。尽管经济上挺宽绰的,他们家仍然让十岁的儿子看家里的账目,让孩子知道在现阶段生活要花掉多少钱,让孩子明白家里需要很多钱来付账单。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邻居解释给我听,原因在于他们想让孩子明白:“谁都喜欢玩,但这需要你接受良好的教育并获得好的学业成绩,有工作、有生存的能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玩具。”

  尽管我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犹太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方法,也看到了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孩子在谋生处事方面比我的孩子强出一大截儿,可是,让我改变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我还是百般犹豫。我担心这种入乡随俗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万一他们不理解我,怎么办?万一他们跟我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怎么办?

  但是,老大以华和老二辉辉很懂事。一方面,他们从上海来到以色列后,也亲身体会了以色列“生存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方式,感受到同龄的朋友比自己更勇敢、更坚强、更有目标和生存能力。他们觉得邻居大婶对他们的批评有道理。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想能像个小男子汉一样,帮妈妈承担家庭的责任。他们兄弟俩跟我说:“妈妈,也许邻居阿姨说得没错。妈妈,让我们试着去锻炼一下吧。”

  身处以色列,耳濡目染系统的犹太家庭教育,邻居犹太大婶不留情面的批评,都促使我思考:我过去的爱子方式是不是感情用事,不科学,有落后之处?这会贻误孩子的未来吗?我是不是应该重新去建立母亲的价值,重新去思考自己满腔的母爱?这些思考像一根根火柴,点醒我、擦亮我,促使我去比较中国母亲的爱与以色列母亲的爱的不同,它们又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些异同会对下一代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篝火之爱VS子宫之爱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如果你问爱的数量有多少,答案是爱无止境。在爱的数量上,犹太家长和中国家长不分伯仲,都是赴汤蹈火,都是掏心掏肺。但是,在如何爱孩子,爱的目的、爱的理念、爱的方式、爱的技巧上,犹太家长和中国家长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犹太家长拒绝“啃老族”

  他们以“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使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他们从爱孩子就要为他们深谋远虑出发,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

  犹太家长不光是嘴上说说这些理念,还会身体力行。就拿我在特拉维夫的邻居来说吧,他们家的小孩子是名副其实的小主人,不是中国家庭的“小皇帝”。孩子们经常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跟父母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整理房间、做简单饭菜、收拾院子、种植花草树木、擦洗汽车、做室内外卫生、购买东西等。犹太家长认为家务活是孩子生存教育的基础课程。

  全世界都知道犹太人的理财术独步天下,殊不知,犹太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不劳无获”的法则。以色列家庭教育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当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愿望时,犹太父母会告诉他的孩子,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你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富爸爸们对这个口号更是鼎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在犹太父母看来,优越的家庭条件并不一定是好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正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别误会犹太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或者自己出去打点小工,是受钱的驱动,是把家庭关系退化成金钱关系。在犹太父母看来,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犹太人对孩子的培养重视长线投资,他们不会担心,孩子今天去练摊了,就代表他要一辈子都会练摊。品尝了生活的真实味道,寻找到人生的坐标和榜样,更激发了孩子们树立人生理想的愿望,相比之下,锦衣玉食的孩子反而更不容易树立目标。

  而且,家务劳动、有偿生活机制、财商能力从娃娃抓起,并不是说犹太人不尊重知识。相反,犹太家庭一贯以产生博士为荣耀。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其人数之多,占人口比例之高,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

  对犹太父母来说,他们愿意支持孩子读博士、博士后,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拿到一纸文凭,而是帮助孩子拥有实现美好人生的能力和素质。反观我们这几代中国父母,把学习成绩视为教子成功的终极体现,根本不把孩子的生存能力放在心上,或者认为生存能力等有了高学历之后再培养也来得及,反正有自己这个“老奴才”在嘛!结果呢,当惯“孩奴”,最后培养出“啃老族”。

  让孩子远离“满足陷阱”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对孩子付出一片爱心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家长越理解孩子,越体恤孩子,越满足孩子,孩子反而不理解家长,不体恤家长,甚至是折磨家长呢?

  在犹太家长看来,这是家长只知道爱,而不知道教造成的。犹太家庭教育之所以成功率很高,就在于他们很重视从小给孩子建立家范。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家范、尊重家长,他们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很多小技巧,比如说家长们就特别建议学校组织一些“了解家情”的活动,配合自己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体谅父母持家的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和责任。

  我儿子所在的中学就曾经组织过“爸爸妈妈的一天”的社会调查,调查爸爸、妈妈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所做的事情,这让儿子和他们的同学感触颇深。儿子回来跟我说,在调查总结课上,好多同学都哭了,他们没想到,爸爸、妈妈挣钱原来这么不容易。一个曾经跟妈妈要名牌溜冰鞋的同学,在他亲眼看到妈妈在嘈杂的机器声中忙碌的背影后惭愧地说:“调查那天,我看着妈妈的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了。”他为自己平时不珍惜妈妈的劳动果实而惭愧。

  犹太家长认为,大人适当地向孩子通报家情并非坏事。这样,孩子们会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珍视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劳动,不再把父母当成是银行的提款机。对家情知之甚少的孩子,则会对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感到习以为常。

  我非常喜欢参加以色列学校的家长恳谈会,每次都感到受益匪浅。跟国内的家长会不同的是,在家长会上,老师鼓励家长们多说多问,并邀请一些家教专家给各位父母现场答疑解惑。我很多教育理念的转变都是来自这些恳谈会,比如“在爱的名义下做好家范”。以色列的教育学家认为:锦衣玉食的孩子被“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即时满足”久了,更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深爱自己的父母做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从而产生理所当然的唯我独尊心理,你再给他定什么家范,都无济于事。

  以色列家长有一个教子谋略特别有趣,翻译成中文大意就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要创造什么条件呢?原来,不论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父母们都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磨炼孩子的意志和智商。唯恐孩子缺乏家范走上“伪贵族化”的歧途,很多犹太富爸爸们还经常安排自己的孩子去参加“饥饿体验”。比如带孩子一起去非洲的贫穷地区参观做义工,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

  通过和以色列朋友交往,我发现,犹太家长苦心孤诣地模拟家庭情境或者送孩子去一些特别的贵族学校吃苦,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不陷入“超量满足”、“超前满足”的甜蜜陷阱中,因此,犹太孩子们常常是人才辈出,成为遍布全世界的精英,这都是在犹太人的家教传统中受益的结果。

  有些爱,欲速则不达

  以色列孩子读到小学高年级后,家长绝对不会盘旋在孩子头顶,虽然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他们更多是在暗中守卫孩子,但不会越过自己的职能范围。在以色列学校里,专门设有家长项目主管,他的职责是定期召集一定区域的父母和教师见面。我儿子所在学校的家长项目主管给出的建议是:参观(但不要太频繁)、交流(也不要太频繁)、别(过于)担心、期待变化、相信他们。即从孩子身边向后退一步,做孩子的军师,负责参谋、观察、提醒,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包办他们的一切。

  犹太的富裕阶层更高瞻远瞩地点明了这一点: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的一切竞争都是全球性的。要想保证下一代犹太孩子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有优势地位,只从事高度技术性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CEO管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人文价值等综合性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孩子尽早树立价值观、判断力、人生坐标、独立思想,家长根本不可能为孩子作出所有的选择。尽管家长们富有宝贵的人生经验,但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价值变动光怪陆离,聪明的家长不是越俎代庖用他们的价值观为孩子作决定,而是应该给孩子提供原动力,启发孩子去思考:孩子,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天分在哪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否准备好了终生学习的态度?

  在我订阅的以色列教育刊物上,我拜读过以色列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团队发展国际公司顾问苏俊维的一篇文章,他说:“只有让孩子学会‘我要学习’,‘我有这个兴趣’,孩子才有能力去学习、去思考!”

  我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有一位做医院院长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和他聊起了孩子职业选择的话题,他对我说:“我不会跟孩子说,医生收入高,所以你报医学院吧。因为,他如果只是为收入而做医生,迟早会后悔的。医生行业极其辛苦,没有治病救人的理想,只是受金钱力量的驱使,他将来也不会成为一位好医生。所以,我想让他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后再作出选择。”

  这种后退一步让孩子挺身而出作选择的爸爸在以色列很普遍。犹太父母正是因为爱孩子,为孩子人生大计着想才选择退居二线,以此锻炼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自我选择能力,让他们建立坐标、寻找自己的价值。他们说,如果孩子没有自主性,就算家长这边吹响了冲锋号,孩子们那边却可能鸣金收兵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分析孩子们的特质,做他们的参谋和军师,帮他们尽快找到兴趣和愿景。然后,自己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代替自己焦灼的身影,引导孩子走向更广阔、更富有理想的世界。

  如出一辙的爱子之道

  犹太家长爱孩子的理念和方式真的是独辟蹊径吗?

  其实,犹太家长爱的教育和中国传统的爱的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不患慈,患知爱而不知教也”,“溺子如杀子”,“一畦萝卜一畦菜,自己的孩子自己爱”,“黄鼠狼养的孩子是香的,刺猬养的孩子是光的”,“严是爱,娇是害”,“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严是爱,宽是害,不打不管要变坏”,“自古雄才多磨炼,从来纨绔少伟男”等等,都是中国自古流传的家教传统。

  中国古代家训中最有名的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更是和犹太人爱子秘籍惊人的相似,犹太人认为爱孩子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但爱孩子都要有长远眼光,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父母不能在爱的名义下感情用事。

  可是,这些和犹太家教精神如出一辙的中国古训,搁在现代中国父母身上,就知易行难了。

  也难怪,独生子女政策给中国家长养孩子增添了时代课题,许多家庭都患有“421、621综合征”,即四到六个老人,一对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总想竭尽全力将孩子保护得更多更久。中国家长明知这样对孩子不好,可心里却总是放不下。就像在肯德基餐厅,无数次地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拿着汉堡,大吃二喝嚼着鸡翅,老爸老妈,有时候还要加上爷爷奶奶,大眼瞪小眼地在一边看着,或者吃点从家里带来的东西。

  由于从小就受到太多的溺爱,有些孩子从不动脑筋,从吃穿用到上什么学校、报考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都有家长的格外关照。遇到不顺心的事、受一点点挫折时,他们就眼泪汪汪,满脸委屈,表现出“草莓族”外表鲜美、不禁挤压的特征。

  可以说,这代中国新生父母延续了上一辈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将它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出“孩奴”、“草莓族”、“啃老族”等一系列标签,甚至做“直升机”的中国妈妈都上了美国词典。

  初到以色列时,我也是中国式妈妈中的一员。耳濡目染了犹太人爱子女的方式后我开始思考: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保护到底要小心翼翼到什么时候呢?特别是比较了儿子以华、辉辉与同龄犹太孩子在生存能力上的差距后,我便开始反思,作为母亲,在爱孩子的方式上,是不是不要那么腻、那么占有、那么霸道、那么全权?

  我还曾经向一个专门搞儿童教育的犹太朋友请教过这个问题,他的一些话启发了我。他说:“沙拉,你的母爱本身没有罪,可如果超过分寸而越俎代庖,让你的孩子被过分的爱养懒、养散、养跨了斗志,那则是你母爱的罪了。”

  父母如果从小对孩子一手包办,一种可能是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另一种可能是勉强孩子违背意愿,结果造成了和孩子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到了青春期后会加剧、激化。

  最近,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常常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多孩子心理疾病的原因已不再是以高考压力为主了,而是变得和父母的教育态度紧密相联。

  十年的跨国教育经历,至今都让我脑海里不断闪现着两幅跳跃着的鲜活画面:一些中国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像一幅子宫图,而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却像一幅篝火图。

  最美的子宫图就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的手稿中展现的,剖开的子宫里有一个足月的婴儿。因此,有人说:“子宫的意义就是孩子的宫殿。”

  中国父母总有要对孩子的人生负起责任的想法,这种感情除了用“子宫”这个画面来形容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恰当的表达方式了。

  但是,当孩子走过幼年,父母在内心深处还设立“虚拟子宫”,这样最大的可能是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一种虚假的“子宫安全感”,久而久之就被培养成了平庸无能的人。

  犹太父母爱孩子的画面则像一幅篝火图。没有固定的模式,也算不上锦囊妙计。画面中,父母用篝火点燃孩子的人生和前程,遥遥望见他们就像一轮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子宫图中的父母之爱与篝火图中的父母之爱矛盾吗?不!没有子宫般的爱,就没有温度、没有奉献、没有牺牲;但是,不用篝火点燃这种爱,你再多的温度都是没有理智的感情用事,都是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牺牲,都是缺乏智慧和艺术的爱!

  健康的亲子之爱,应以子宫为出发点,在旅程上点燃篝火,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生存技能和生命素质。儿女是来源于子宫的作品,即使是作品,一旦发表,也会获得独立于作者的生命,不是作者可以支配的。对儿女的成长竭尽全力、有所为的施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价值的高质量之爱。而这种篝火之爱正是当前很多中国父母欠缺的,因此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就成了影响孩子成长质量的雷区。

  走出爱孩子的四大误区

  有一句话这样评价中国的家长们:他们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会爱孩子了。

  中国父母大多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那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溺爱是一种后患无穷的爱,它没有使孩子输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线!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刊出署名文章说: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三成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难怪不少人都在高喊:谨防“养儿啃老”颠覆中国人多年来的“养儿防老”现象。

  文章总结说:“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不幸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我遇到过许多家长对孩子付出一片爱心却收效甚微:孩子不听话,不理解父母,偶尔还是小昏君,并且出现啃老苗头。可是当我们透过这种表象就会发现,导致这个问题的并不是子女,而是父母。是父母在伟大的爱子光环中走进了误区,才不小心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如何走出这个误区,是中国新一代父母养儿育女面对的新课题、新挑战。

  误区之一:素质教育≠艺术教育

  症状:国内近年来流行“素质教育”,可惜的是,没有主心骨的家长把音乐、美术、武术、舞蹈、书法、外语错当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为人处世,价值坐标的建立,孩子的品格,孩子对知识与职业关系的理解,孩子的人生理想以及付诸实践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明确内涵,是一个孩子走向社会舞台最必要的素质。这种素质,名牌学校、高级辅导班都没有精力和义务去培养,只有那双推动摇篮的父母之手才能给孩子这份价值连城的礼物。

  缺陷:好分数=好学校,好学校=好文凭,好文凭=好工作,但是,好工作≠事业成功。在孩子小的时候,好成绩确实能说明他是个好学生,可当孩子长大成人,需要离开学校走入全球化竞争,问题就出来了。未来后工业化社会需要人才具备财商、管理能力、“逆商”等多种生存技能,光会读书没有这些技能的孩子就会很吃亏,包括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出了校门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么谋生处事,甚至前途堪忧,更别说成家立业了。结果,养儿“啃”老颠覆了中国人多年来的养儿“防”老。

  误区之二:习惯性满足各种要求

  症状: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父母是孩子的提款机。你喜欢什么,给你什么;爱吃什么,给你吃什么;爱穿什么,给你穿什么。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给得越多,表明父母爱得越深。这直接导致幼儿和青少年消费日益攀高。一个四岁的幼儿园的小孩,身着米奇的外套、巴布豆的T恤、丽婴房的裤子和阿迪达斯的休闲鞋,整套装备下来要上千元。父母成了“孩奴”,孩子成了“啃老族”。

  缺陷:“钱是从爸爸兜里掏出来的”、“钱是银行给的”,如此想法不是孩子的悲哀,而是中国父母教育的悲哀。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不知道劳动的价值,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这将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婚姻生活。

  很多中国家长觉得教育孩子不看重钱是一种美德,这没错!不过,教育孩子不看重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他们在金钱上的虚荣心和攀比风,而不是让他们不在乎钱、大手大脚、坐享其成,当下的“啃老族”就是鲜活的例子。

  而且,即时满足、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容易养成孩子我行我素、任性、情绪不稳定、安全感差、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感恩的个性。

  误区之三:知爱而不知教

  症状:爱子对家长来说发自人伦天性。动物尚且舐犊情深,人类爱子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但是,爱子不是家教的终点,爱而不知教更耽误孩子。我们现代中国父母,把“爱而知教”的家训演绎得怎么样呢?应该说,我们更重视了教育,但却没有领略“爱而知教”的内涵。“爱而知教”是家范教育,是素质教育,是慎始教育,而不仅仅是音乐、美术、书法、跆拳道、智能、英语、奥数教育。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镜头: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端着饭碗追着已经半大的孩子喂饭,被追的孩子往往手里还拿着什么玩具,吃一口,玩几下,跑一圈,再吃一口,直到饭凉了,还有一大半没吃。而家长会感觉特别心疼,因为宝贝没吃饱。

  缺陷: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明确规范的家庭,家中的长辈都争着对孩子施爱,唯恐孩子不快乐、受委屈,但是却忽略了给孩子从小“慎于始”教育的家庭,往往就是这样的家庭,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放肆,那么不理解父母。你越是给孩子无原则的宽容和无原则的耐心,他越会巧妙地借用你的爱心,最后擒拿了你。

  误区之四:过度抚养(Over-arranged),关怀强迫、过度热心(overzealous)

  症状:妈妈们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在孩子上空盘旋、转悠,不肯撤退,而孩子的想法经常成了泡影。“关怀强迫”的妈妈们反对其他人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任何意见,她们觉得她们和孩子最近,所以最了解孩子、最关心孩子的人,无疑也是她这个母亲。从酸奶的牌子、衣服的挑选、零食的口味到食谱的搭配,从学习音乐、绘画、运动量的安排,到玩具、小伙伴、游戏的内容、活动的限制,甚至连人生目标、道路选择都要一手包办。

  另外,他们经常会因孩子的失败,而过度地忧伤、哭泣,较多负面的想法,较少愉悦与生活满意度。他们还不敢减速,甚至愈管愈多,生怕一减速,就摧毁了自己与孩子的人生。

  缺陷:这个误区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灵侵犯,也是对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忽略,会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孩子越不适应,家长越去过度保护,这样长期恶性循环,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坚韧性、耐苦性和艰难意识。等孩子稍大后,毛病就日趋明显,做家长的还时不时地指责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还是不懂事,还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给急死了!”然后,还要去尽力而为地过度保护孩子。在爱的名义下,家长们付出了辛苦的代价,却收获了对孩子的唠叨与担忧。

  过度抚养是一种把握不好情绪的母爱,它导致的结果往往危害无穷。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过度抚养教育风格会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自理能力弱,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乏劳动自觉性,交往能力差,既缺少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能力,甚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以上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或多或少都涉足了这些误区,即使是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

  乍看起来,满足、关怀、热心、爱,都仿佛有伟大的牺牲奉献的味道,因为从症状上看,陷入爱的误区的父母正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父母们爱的误区让孩子的未来毁于一旦,也让自己的牺牲付诸东流。

  为人父母总是艰难与伟大同行,辛苦与幸福同在,世上歌颂这种亲情的文字俯拾皆是。但是,就如高尔基所说的,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爱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爱孩子一旦被人类赋予了教育的因素,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波及全球,世界上数万种工作中,养儿育女是最重要、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现代教育学对家庭教育更给予了特别关注。前文提到过,犹太人的家教传统与中国人的家教传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犹太中产阶级家庭,更针对怎么把母爱变成篝火,充分利用优越的经济条件,发挥有利的教育因素,演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爱子秘籍,并将它传授给后代。这套爱子秘籍是什么呢?我把它总结起来,就是七个字:特别狠心特别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

  总结了犹太家长爱孩子的理念和方法,我把“特别狠心特别爱”归纳出三个内涵,与天下父母分享。我不想因为自己培育出亿万富翁的儿女,就炫耀自己的教子方法。因为,我也曾是位找不到方向的母亲,我也曾被别的母亲批评过母爱质量低,所以,我更能理解今日做父母的心情。

  也正因如此,我才更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我的奋斗。做母亲还需要奋斗吗?如果说有一个岗位可以不用凭证上岗,那就是做母亲。但这个岗位的学问太深,进门容易,毕业难。就像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生孩子是母鸡都懂的事,养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国人为什么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因为我们一富,就想富孩子。而在我的教育实践地以色列,很多家族的财富都是世代传承的,其实传承的并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种生存的技能和素质,一种对自我人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所以,富可以富三代,关键看怎么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三大内涵和对应技巧,记录的是我在以色列改造三个孩子的经验、努力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传授给不太富裕家庭的家教参考书,相反,它更是给富裕家庭的爱子攻略。我衷心期盼它能够给爸爸妈妈们一些启发性的帮助和领悟:

  (一)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有偿生活机制”是犹太生存教育的一个精华,它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不仅使犹太子孙精明富有,而且还使得他们无论漂泊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如鱼得水地开展他们的事业。在犹太家长看来,学校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技能教育,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网球等运动,都是孩子必需的成长养分,但是,这些教育并不能提供给孩子一个生活经验训练场。在教育问题上,犹太家长抛弃了很多浮华的东西,把生存教育列在教育的首位,直捣教育的初衷——让每个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

  这种做法对于任何孩子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效果更加明显。在有偿生活机制的运行下,每个孩子都比父母想象得更能干,更有时间意识、财富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犹太家教恳谈会常常讨论如何实施有偿生活机制的问题,他们认为仅仅学业优异的孩子,人生未必成功,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他能在未来的生活中顺畅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曾作过一个调查报道: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前者比后者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从小懂得劳动伦理学的孩子,在对生活不断体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一生的方向,日后更容易事业有成。

  (二)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

  “延迟满足”是以色列亲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类欲望的满足,可以分为几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浪费之举动。

  以色列家长常跟孩子沟通对话,听孩子谈谈他们对延迟享受的理解。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你喜欢玩,就必须去赚取自由时间,但这需要你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和优秀的学业成绩。此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就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了。但是,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那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只能拥有一些最终会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

  以色列学校的家长恳谈会,每次都能让我受益匪浅,家长们常常对“学会拒绝”的家教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著名犹太教育家弥塞亚早就鲜明地指出:“在家教方面,教育孩子什么事是不能做的,非常重要。”

  “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他所要的东西并不能唾手可得。“延迟满足”增强了孩子被拒绝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逆商。不仅如此,“延迟满足”还训练孩子在延后享受中磨炼意志,磨炼对人生的期许,从而变得更有弹性,在学习方面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三)撤退一步,学会放手(leavealone)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有一句名言,被犹太家长珍藏在爱子教科书中。他说:“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犹太名人马克思也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家长为什么放手难?当新生儿呱呱落地的时候,他与母亲脐带相连、血脉相连,这就使放手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犹太家教法则告诫父母: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的世界。撤退越早、放手越早,孩子就越容易适应他们的未来。

  在犹太父母看来,不肯撤退、不肯放手,把孩子培养成“超龄婴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是父母对一个美好生命的辜负,是父母教育的失败。真正为子女幸福着想的父母,要有超越世俗成见的慧眼,自己要向后退一步,为孩子多创造挺身而出、探索外界信息的机会。而不是冲锋在前,一手包办,挡住了孩子展望未来的视线。

  犹太父母认为,如果做父母这份工作可以用绩效来考评,一手包办、越俎代庖的100分父母不见得是成功的标准,换个思路,撤退得当、放手不放任的80分的父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业绩。

  不做包办的管家,做一个参谋、观察、提醒的军师是犹太家长对自己父母角色的定位。父母退居二线,鼓励孩子挺身而出,寻找兴趣和愿景,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并付诸实践。以自己的速度朝着或许平凡却不平庸的理想人生前行,尽管一开始飞得慢,却能续航到终点。

  犹太父母对儿女的爱,就是这样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常常比喻自己的家教方法说:我们不做短线,要做长线投资。

  犹太民族并不见得比别的民族更聪明,不过,以仅占世界人口0.2%—0.3%的比例,诞生出那么多不胜枚举的天才: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伯格森、卡夫卡、海涅、肖邦、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卓别林等。1982年开始设立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由犹太人所独占,因为有32%的得奖人是犹太人,其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为什么犹太人培养出这么多世界顶级人才呢?在人才培养的成功率上,家庭教育帮助犹太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父母还没有懂得爱的艺术,可能会说:“特别狠心特别爱”对孩子是不是太狠心,太残酷,太没有人情了?

  其实并非如此,“特别狠心特别爱”是以让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它是藏起一半爱,不是丢失一半爱,它是爱得更理性、更科学、更艺术,而不是爱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迷茫。

  有的家长担心:“特别狠心特别爱”会不会破坏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其实,这种想法是没理解犹太家教“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精髓,没悟到它隐藏在狠心后面特别爱的那部分。实施“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犹太家教,强调爱与教结合,但爱和教都要有度。只强调教,孩子就成了教育的靶子,他感受不到爱,他和父母之间的爱也就不会流动。通过对犹太孩子的观察,我发现“特别狠心特别爱”并没有隔离开犹太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血脉情缘,反而更增添了家庭的凝聚力,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犹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黏糊着呢!就拿我的教育实践来说吧!

  1.我在家里实施有偿生活机制,锻炼他们的家务能力,培养他们的财商和生存能力、管理能力、责任意识,但同时,我也要用爱经营好家庭,让全家人心心相印。我会跟女儿相约公主茶室,共度温馨美妙的母女时光;我会跟孩子一起做“时间旅行”,享受黏黏糊糊的亲子之乐。当他们留着最甜的橘子给我吃,当他们抢着把鸡翅放在我碗里,当他们郑重地许愿,要交给妈妈一个灿烂的明天,要给我三把钥匙时,我真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有偿生活机制”是一丛篝火,激发了孩子们的生存潜质,在他们脱胎换骨的改变中,我们的亲子之情不仅没稀释,反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更感激母亲的良苦用心,更钦佩母亲的智慧。

  2.同样,爱也是“延迟满足”最重要的课题。当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时,作为父母,你是接受还是拒绝?你怎样能让孩子懂得感激而不一味要求?怎样让他们了解最值得珍惜的不是五光十色的礼物,而是亲人,是快乐,是爱?

  我也曾经拒绝满足孩子们的超额要求,但是,我会花费很多心血,让孩子明白什么东西是真正值得拥有的,从爸爸妈妈为他们做的点点滴滴,让他们体会到爱的浑厚与深沉,爱的绵长与体贴。

  3.越爱孩子,越要后退一步的“特别狠心特别爱”,不是对孩子放手不管、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相反,保持爱的距离,并不代表马放南山。我就是远隔千山万水也要跟他们分享心事。不越俎代庖,不是撒手不管。相反,我们每个周末都召开家庭会议,一起晒晒太阳,聊聊烦恼,持家比做生意更需要用心经营。我退居二线,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愿景,并不代表我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相反,我更注重跟孩子之间的思想与感情交流,办事更要从孩子的前途和长远发展着想。我经常与孩子对话和探讨,并常常对孩子加以引导,诱发孩子进行思考。因此,三个孩子也拥有了好口才和判断能力,在脑海中形成“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以后要做……”,一步步实践下去,成功随之而来。

  是否要根据“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爱子秘籍改变自己的爱子方式、爱子质量?改变与不改变是家长的选择,这个选择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映出家长的价值观念。

  不过,21世纪,孩子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未来竞争,从小具备自信心、健全的思维模式,具备解决问题、管理自己、管理事务的能力,将为今后的成长、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积累,就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未来。而这些能力的大敌就是溺爱的育儿方式。溺爱是种毁灭性的育儿方式,相信这一点天下父母都有共识。然而,令人忧心的是,很多深陷在溺爱误区中的父母,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干将,自己正在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但是,“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爱子方式,放在经济宽裕的家庭,执行起来就需要更高的境界。

  我的两个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他们很能体会妈妈的艰辛。在我对孩子们的生存教育和理财教育中,更让他们很早就懂得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帮助妈妈分担家庭责任。

  在小女儿妹妹的成长过程中,家里已经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但是对她的生存教育却让我感到纠结、矛盾。

  妹妹十六岁生日时,我请她在上海的味千拉面吃生日面,因为她喜欢吃那里的骨汤拉面。我们点了两碗骨汤拉面,服务员给我们倒好了免费供应的大麦茶。然后,女儿伸出小手一招,叫过来服务员说:“再给我来杯鲜榨橙汁。”我劝女儿说:“妹妹,这里有免费的大麦茶,很好喝,妈妈认为不需要橙汁了。”

  那时候,女儿也正处于青春期,她马上就生气了,站起来转身就要走。我喊住她,说:“妹妹,如果你要走,你把妈妈给你准备的生日礼物一起带走。”女儿想了想,又回来了,我把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和生日红包一起给她,礼物是一件她向往已久的东西,红包里另外装了一千六百块钱,寄托着我这个做妈妈的祝福:一帆风顺。

  等女儿的气消了,我慢慢跟她讲道理:“妹妹,一杯橙汁十八元,妈妈不是买不起。但是如果你要的任何东西,妈妈都满足你,你会当成是一种习惯,习惯于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可是,社会上的每个人并不都是你妈妈,他们能给你所想要的一切吗?今天你十六岁的生日,妈妈专门挑了这一天,拒绝你,让你扫兴了,妈妈跟你说声对不起。但是,妈妈这样狠心,就是想要你记住,如果我无限宽容你,你走向社会就会吃大亏。妈妈今天如果帮你擦了这次眼泪,将来就要帮你擦一辈子的眼泪。”

  拒绝女儿喝橙汁这件事,我在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里讲述过。当时,参加那期《心理访谈》的嘉宾、心理学专家杨凤池先生也提到了他拒绝女儿的一件事,他说:“我给我女儿做饭,她那时候很小,刚刚上小学吧,我太太出差,我这人做点饭本身就费劲,又是大热的天,做好饭摆上来,我女儿撅着嘴不吃,我说:怎么不饿呢?女儿说:‘我要吃麦当劳。’爸爸给你做饭了。‘我不想吃爸爸做的饭,就想吃麦当劳。’我说不可以。她说:‘为什么?难道爸爸没钱吗?’我说爸爸有钱,爸爸不缺钱,但那是爸爸赚的,你要愿意吃麦当劳,将来你赚了钱你买一麻袋麦当劳天天吃爸爸都没意见。”

  父母爱孩子的心意是永恒的,但是,这种爱的质量有没有考核标准?犹太父母对这个纠结的心理问题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高质量的父母之爱就是“特别狠心特别爱”,是让孩子终生受益的爱。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绿色地、科学地爱孩子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父母之爱应该有所不同,这是父母要把握的分寸。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处在弱小渐长的过程之中,缺乏基本认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来伤害的能力,犹如一棵小草非常脆弱,经不住任何风霜雪雨的吹打。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亲的精心呵护,一丝亲子之爱就如一泓清泉,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母亲也会从孩子的快乐成长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但当孩子进入童年、少年以后,就应该尽量把父母之爱的剂量科学化。否则,补药就成了毒药,毁掉孩子前程的罪魁祸首就是父母了!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有温度、有理智地爱孩子

  爱是一门艺术,这里面最难把握的就是情绪。

  爱孩子是正常的,但是现在的父母恨不得天天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爱就变成了感情用事、失去理智的爱。这是以爱的名义,行自私之实,是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对孩子的摧残。“特别狠心特别爱”,以理智的胸襟包容孩子犯错误,以温暖的笑容鼓励孩子改正错误,使孩子的生命之树奋力向下自己扎根,直到长为参天大树。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有牺牲,更有智慧地爱孩子

  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受苦的同时也是享乐,奉献的同时也是收获,牺牲的同时也是满足。所以,愈有爱心的父母,愈会感到所得到的远远大于所给予的。这些爱犹如涓涓溪流汇集心间。但是,生命的本能是不断破茧而出,过多牵连,过分束缚,以爱为名的牺牲与奉献最终却成了孩子的监牢。

  其实,父母爱孩子的牺牲也是要讲智慧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种雕,雌雕每天要飞行二百英里寻找一种坚硬、带刺的铁树树枝筑巢,上面铺以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随着幼雕渐渐长大,雌雕故意将安乐窝打破,幼雕就拼命扑打着翅膀,接下来的事情是:它们终于会飞翔了。带刺的巢穴,是一种深沉的母爱,更是一种博大的智慧。

  为了孩子,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

  “母爱”是个古老话题,回顾历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成为千古美谈。母爱又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因为母爱虽然是母子之间的亲情,但人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母爱又不可能不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母爱虽然具有天性、本能的方面,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天性。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影响母爱的“变数”越来越多,使母爱具有许多崭新的时代特征。

  我的孩子在十多岁之前已经习惯了我百分之百的厚而腻的母爱,我通过仔细观察、学习、实践身边犹太父母的家教方法,对我的家庭教育实施了理念改革,中途更换教育理念和方法,孩子肯定会有一个阶段的不适应,毕竟是重打鼓另开张,不是从出生开始而循序渐进的。

  很感恩生活,中国化了的犹太家教让孩子们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在孩子们的性格中发酵,帮助他们在年轻时就取得工作上的成就。这同时也证明了犹太中产阶级发展的家教办法确实很有价值,即使被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母亲中国化,却仍然可以发挥功效。

  接下来,我会在书中细致地讲述我的经历、经验和观察,之所以值得和读者们一起分享,就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家教环境面临着崭新的时代问题。

  有的父母会说:说得容易,想得容易,做起来就不容易。所以,还是想爱就爱吧!别掖着藏着的!

  家长们,听我一句劝。你溺爱孩子一时,可能就会害孩子一世。等他迟迟不能自立,等他啃老啃成习惯,等他生存能力荒废,等你离开他的世界,等他再也啃不到白给的食物,他就会哭泣着说:“妈妈,我恨你!”那时候,你再也够不着他,你会爱莫能助。

 

  二.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孩奴”VS“啃老族”

  最近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流行词:孩奴。

  今天,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年轻的父母可能更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教育的担子,使精神、心理无不超负荷运行,不管父母承受得了与否,一切都只得担着。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的身体发育与健康,担心太多的意外,等孩子长大了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八小时之内,职业父母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来充实、提高自己。八小时之外,父母则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孩子,勒紧荷包给孩子买国外进口奶粉,省吃俭用给孩子交纳名牌幼儿园的赞助费,扫地洗衣全都不让孩子沾一点小手,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没有抵御能力,就像孩子的“提款机”。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马上兴师动众,是孩子头顶的“直升机”,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的委屈,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孩奴。孩奴的初衷是为了爱孩子,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获取生活知识、生存技能的权利和机会,结果是害了孩子。

  “孩奴”虽然是新兴名词,可它的苗头崭露已久。首先由于传统亲子观念的影响,中国父母无怨无悔地为子女倾尽毕生财力、精力,直到子女成年,都无法从这种无条件全方位奉献的惯性中解脱出来。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421”、“621”家庭结构更进一步促成了孩奴现象。越是万众瞩目,越希望成龙成凤。于是,变本加厉地对孩子负责。为孩子操劳、牺牲,结果发展成孩奴,造成了非常态的教育陷阱,本想把一个美好的小生命培育成参天大树,最后却事与愿违地养出寄生在父母羽翼下的“啃老族”。

  越是把自己当成孩奴,越有可能养出“啃老族”,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很多父母说,怎么爱孩子都不够,觉得自己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提供最好的教育,给予最好的营养,搭建最安全的堡垒,就会塑造出精英和栋梁。这是近几代中国父母们的误区。

  我也曾陷入过这种误区,刚到以色列时,我就是个如假包换的孩奴型中国妈妈。除了不能代替孩子们学习,我是他们的全权代理,是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电饭煲”、“洗衣机”、“洗碗机”、“清障机”、“直升机”。按照我的教育方式,也许,我现在和很多同龄的中国父母一样,正用一辈子省吃俭用的钱帮孩子们买房、买车、娶妻生子。是犹太邻居们不留情面的批评给我敲响了警钟,是以色列的家庭教育理念让我醍醐灌顶。以色列家长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决不让“啃老族”流向社会,他们觉得那会让孩子摔得更狠。爱孩子就要为他深谋远虑。

  在犹太孩子中,很少有那种我们称之为“高分低能”的人。犹太人有一个算式:

  好分数=好学校

  好学校=好文凭

  好文凭=好工作

  好工作≠事业成功

  这个算式并不是说犹太人不尊重知识,相反,对每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个或几个博士更为荣耀的了。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很多,占人口的比例很高,这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但是,犹太人更看重对知识的运用——智慧和能力。他们把有知识而没有智慧和能力的人视为“驮书的毛驴”。对犹太父母来说,他们爱孩子,愿意支持孩子读博士、博士后,但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拿到一纸文凭,而是帮助孩子拥有实现美好人生的能力和素质。在犹太人最尊敬的《塔木德》上,曾记载说:“没有比既能做事又能做学问更好的了。没有劳动的学问结不出果实,相反可能导致罪恶。”

  正因如此,犹太人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从小给孩子灌输“不劳无获”的法则。以色列家庭教育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当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愿望时,犹太父母会告诉他的孩子,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你想要的东西。初到以色列时,我以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家庭,后来我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做工时才发现,富有的犹太父母更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我做工的那个家庭有一个读小学的男孩子,虽然家里有很多名车,但是基本不用来送这个孩子上下学。无论刮风下雨,男孩子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如果他想要一双向往已久的球鞋,他的父母会建议他每天晚上洗一次碗筷,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他的父母说,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不劳无获的“有偿生活机制”在犹太家庭教育中由来已久。犹太人数量少,为什么能人才辈出呢?这一直是人们渴望知道的问题。有偿生活机制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秘诀。世界富豪洛克菲勒,从小就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候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本,而后与父亲结算。这件事他做得很认真,并感到神圣且趣味无穷。

  

  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洛克菲勒共有五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按照年龄发放: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时每周1元,十二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给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角,逮住1只耗子得5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奖励。后来当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和兴办新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全家人擦鞋的工作,皮鞋每双5分,长筒靴1角。当他们十一二岁的时候还合伙养兔子卖给医学研究所来赚取零用钱。

  中国现在还没有进入经济强国,很多家庭还徘徊在中产阶级的门槛外,但对于养孩子,却表现出未富先娇、未贵先奢的教育理念。国内有个贵族幼儿园的广告词说,没含着银匙出生,就使用银匙生活。这样的理念是对贵族教育的误读。孩奴养不出真正的贵族,养出的是“啃老族”。论富,犹太富人最多,论贵,欧洲贵族最多。可是,这些富贵的家族在教育子女上,最重视点燃孩子们的生存技能和素质。

  反观我们这几代中国父母,把学习成绩视为教子成功的终极体现,根本不把孩子的生存能力放在心上,或者认为生存能力要等有了高学历之后再培养,反正有自己这个“老奴才”在嘛!

  结果呢,当惯“孩奴”,最后培养出“啃老族”。当孩奴愿望毫无理性地往上蹿,你就是历史上最伟大、最无私、最具有牺牲品质的父母,同时,也是最没有成效、最可怜的父母。年前有个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三成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难怪不少人都在高喊:谨防养儿“啃”老的现象颠覆中国人多年来养儿“防”老的观念!

  看到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高分低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看到很多年轻人三十好几了,还要靠父母积攒了一辈子的工资买房、供房、结婚,我真的有一番话要说,但却如鲠在喉。孩子在社会上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环境的激烈,竞争环境只会越来越残酷。中国现在不缺少高学历、高分数的孩子,但这些孩子之所以在社会上找不到理想的位置,常常就输在他们的生存能力上。每一个小生命都是带着殷殷希望呱呱坠地的,他们能否拥有美好、充实的人生,跟我们这双推动摇篮的手密不可分。别因为我们落后的教育理念,辜负了那美好生命的信任和寄托。

  下面有一些测试题,父母们不妨测一测,看看自己的教育方法中有多少不合理因素。

  选择“是”越多,说明你的教育方法中的不合理因素越多,你的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的危险也就越大,及早地改变你的教育方法对于你的家庭和你的孩子都是一个好消息。

  我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是()否()

  看到孩子受委屈我就受不了是()否()

  我对孩子从来都是百依百顺是()否()

  

  我从来不责怪孩子是()否()

  我的孩子是完美的是()否()

  孩子小的时候常用哭闹逼我给他买东西,

  我也无可奈何是()否()

  我不会让孩子去参加野外训练之类的活动是()否()

  我反对磨难教育是()否()

  我的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了是()否()

  我的孩子是最棒的,我们都知道这一点是()否()

  孩子遇到困难,我们做家长的是一定要帮的是()否()

  避免孩子成为“啃老族”小贴士:

  孩子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适当让孩子受点委屈没什么不好。

  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一分为二,合理的采纳,不合理的修改甚至拒绝。

  孩子有错的时候,放弃责怪孩子是放弃教育的机会。

  没有孩子是完美的,完美的孩子是在完美的教养方式下产生的。

  从孩子第一次用哭闹的行为作为要挟的时候就不能迁就他,否则他会变本加厉。

  磨难教育是一种值得认同的教育理念。

  只是成绩好的孩子未必将来成就高。

  孩子是最棒的,这一点你要深埋心里,不要让孩子产生任何不可一世的想法。

  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妨让他自己解决。

http://lz.book.sohu.com/book-26257.html

特别狠心特别爱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