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丞相”和“宰相”有何区别?虽然是一字之差,意义却截然不同

 前度施郎款款归 2019-07-15

相信很多朋友看电视的时候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古装电视剧中,有的大臣被称作“丞相”,有的大臣却被叫作“宰相”呢?就拿诸葛亮来说,世人均称他为“诸葛丞相”,而没有人叫他“诸葛宰相”;反观刘罗锅,都说“宰相刘罗锅”,却没有“丞相刘罗锅”的说法。我们虽然知道,他们一定是因为朝代的不同,所以叫法才不一样,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个想法很肤浅。

丞相是中国古代时期的官名,从三国时期的诸葛丞相以后,丞相就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也就是百官之长的代称。虽然在之前有“相国”的官职,董卓入朝后就是“相国”,但是出土的秦国文物上却刻有这么一段话: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就说明了相国与丞相不但是两种不同的官职,而且还是并存于朝堂之上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而相国的地位比丞相要高。

丞相一定是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叫丞相。举例来说,秦朝有丞相的官名;南宋时期的左右丞相,同时也是宰相;但是北宋元丰改制后的尚书左右仆射也是宰相,但是他们却不叫丞相。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满朝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打理国政的最高官职。除此之外,丞相还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但他们都是辅佐皇帝设立的。但是丞相制度一直沿袭到明代,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建立了锦衣卫等特务组织,丞相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宰相是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先秦时分别出现过宰和相,如商代的伊尹为相,周代的周公则是太宰,纵观历史上的历朝历代,真正设置过宰相这个官职的只有辽朝。上文提到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是张居正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非相,乃摄政也。由此可见,朱元璋只是废了丞相之名,却废不了宰相之实,宰相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宰相”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宰为治政,相为辅佐,宰相起到辅佐帝王,统领百官的作用,宰相和皇帝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经常作为皇帝的左右手为皇帝铺路。从权力方面来看,宰相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限制皇帝权利的作用,同时也防止皇权过于强大,缓解了皇帝专断独裁的局面。李鸿章曾说过: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可见,只要一个人有知识,有钱有粮,无论是不是做官,就可以做自己的宰相。

最后,一句话概括宰相和丞相的不同,那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一句玩笑话,博得诸君一笑就好。

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可以随便说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