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wenxuefeng360 2019-07-15

日前,小编看到一则新闻:【孩子在地铁站走丢,母女重见后,妈妈却一阵痛斥】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最后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而这时,并没有出现想象中母女相拥的画面。母亲找回孩子后的第一反应是一阵劈头盖脸的痛斥,孩子只能委屈地在原地痛哭。

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 ▼

@TA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不教育,不长记性,以后再走失,找不回来怎么办?

@奥苏伯尔保佑我 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半夜在家听到医院里有孩子在找妈妈,结果找到妈妈后被痛骂了一顿,孩子也是哭得很惨。大晚上在医院找不到家人已经很可怕了,多想妈妈温暖的怀抱啊!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作为旁观者来说,虽然我们不知道孩子被骂了哪些话,也不知道孩子之前经历了什么,但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责骂,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

有种伤疤,是痛一辈子都好不了的,那就是语言暴力!或许,你还记得,自己的父母,或老师,或朋友曾经对你的那么一句话,深深刺痛了你,让你久久不能释怀。

是的!语言暴力比往往比打骂更伤人心!

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起新闻: ▼

9岁男童因为撞碎学校的玻璃,害怕被惩罚、被家长责骂,选择了从17层跳楼自杀。

在轻生之前,他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nǎinǎi ,我前天把学校的bō里zhuàng suì 了,我之到要chěn fá,suǒ以我跳lóu了。”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男童因为恐惧没有勇气把实情告诉家里人,怕挨骂也怕没法向学校交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绝望和恐惧中写下了遗书,第二天上学前,他背着书包从17层跳下以死谢罪。

父母在孩子受挫时的反应,至关重要,有时会给孩子带来走出困境的勇气,有时也会成为让孩子没有办法摆脱的枷锁。

不管你有多愤怒

有些时刻千万别责怪孩子

我们应该把是否要惩罚或训斥孩子的标准定在这件事的初衷,而不是结果。

类似于这些时刻,我们千万不能直接怒吼孩子:▼

● 走失事件等意料之外的偶然事件;

● 当孩子的想法与大人的想法完全不相同;

● 公共场合,人多的地方;

● 孩子犯了错,并已经开始了自我反省;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在我们想要对孩子暴跳如雷时,可以这样做:▼

① 给孩子制造一个表达情绪的机会

孩子需要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如果此时面对的是来自父母的怒气,产生恐惧,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在遇到事情后,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放松且平和的氛围,让孩子可以说出自己心底的诉求。

② 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到情绪调整的方式

大人在面对挫折、愤怒、压力时的回应方式,孩子往往也会效仿。这也就是说我们愤怒时的大声吼叫,孩子在生气时也会如此;如果我们可以先平静冷静地面对,孩子也会学着先呼吸冷静下来。

③ 放下现在,关注未来

帮助孩子弄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以后可以怎么做。在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犯错时,再去和孩子谈下一步的教育问题。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总而言之,父母的好情绪,才是给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下一次情绪失控之前,请停下来,看看孩子眼中的恐惧与无助,此刻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甜美的微笑和温暖的拥抱。

别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刀”

就像那个在地铁站走丢的女孩,在经历了和妈妈分别好不容易团聚时,没有得到妈妈的安慰和关心,得到的反而是妈妈劈头盖脸地一阵痛斥……

你最想暴跳如雷的时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去“补刀”!

在美国电影《血战钢锯岭》中令我动容的除了二战战场上的情节,还有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小时候和哥哥打架的一件事。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来源于电影《血战钢锯岭》

道斯在和哥哥打闹的过程中,情绪失控,将砖头砸向了哥哥的脑袋。当时哥哥瞬间晕厥,他们的父母手忙脚乱地救治。知道自己犯下大错的道斯,忐忑地站在神像面前祈祷,默读上面的戒条。

在哥哥确认脱离危险时,道斯爸爸拿着皮鞭向他走来,准备严厉地教育他。在爸爸道斯扬起皮鞭那一刻,我担心极了,这时对于道斯来说,此时任何的惩罚都会形成一次二次伤害。

道斯妈妈拦下了正在发飙的爸爸,抱住儿子,温柔地轻声安慰他:

“哥哥会没事的。”

这样的举动对此刻脆弱的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宽慰。

道斯看到自己做错了事,已经知错,并已经把自己深深打入了深渊,此时爸爸最不应该再对他进行一次打击。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来源于电影《血战钢锯岭》

当你非常生气想要暴跳如雷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这孩子怎么这样!” 而孩子心里恐怕也正在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不应该这样的呀。”

如果我们可以及时刹车,在察觉到自己将要发脾气的时候,迫使自己冷静下来,思考下是否这只是个偶然事件,就会知道孩子此刻更需要的是安慰。

不要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补上一刀

等我们和孩子的情绪都平静下来,这时候再去“复盘”整件事情,跟孩子讲利弊,孩子也比较能接受。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这也将会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一旦人格受到侮辱,心理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而且,万一孩子丧失了人格尊严的心理要求,带来的后患更是无穷的。父母如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将会生活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孩子难免会有错误和过失以及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循循善诱,帮助他改正缺点与错误,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议论、指责孩子,如说孩子很笨、不听话、喜欢咬人和打人等。这将会强化不好的行为,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