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今夜无眠了 2019-07-15

一、表现形式

01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中部出现贯通性裂缝。

02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上表面在梁两侧出现规则性裂缝。

03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角部产生斜裂缝。

04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施工预留孔洞和水电预埋盒沿孔洞四角产生延伸裂缝。

05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沿板筋出现微裂缝。

06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

07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现浇楼板表面出现无规则龟裂。

二、 形成原因

1、配合比、材料不符合要求或现场加水致使坍落度过大,堆载过重、拆模过早、养护不良。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水化及养护过程中干缩所致。

2、梁面负弯矩钢筋配筋不够或钢筋被踩踏致使负筋保护层过大。

3、端部房间外角未设置放射性加强钢筋,楼板受荷过早或受荷过重或过于集中。

4、楼板施工孔洞未预埋圆形孔洞或孔洞过大,另孔洞周边未设置加强钢筋。

5、楼板底筋、面筋保护层偏小,垂直方向的分布钢筋保护层过大或没有分布筋,致使钢筋部位出现微裂缝。

6、预埋线管直径过大或楼板厚度偏薄,或放置位置不合理,未放置在楼板中部。

7、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粗细骨料级配不良,二次收抹时间不合理,未采用抹光机压实抹平。

三、防治措施

0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掺合料总掺量、水泥总用量和其他外加剂用量。

02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03现浇楼板浇筑后12小时内(1.2N/m㎡)不得上人,24小时内不宜在现浇楼板上吊运和集中堆放施工物料。

04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需必计算确定,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待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设计和规范规定强度时方允许拆模,并结合施工荷载保留部分支撑。

05建筑物端部房间外角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放射加强钢筋,设计无要求时也应建议设计增设。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06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终凝前进行两次抹压。混凝土应在初凝后,及时设专人进行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07楼板上吊装、运输、堆放材料、构件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楼板的冲击。外架采用悬挑外架时,对布设悬挑工字钢的楼板,应进行强度、刚度及局部承载验算。

08混凝土浇筑时,严禁采用钢管等物料在楼板上压制敷设水平管线的管槽。如楼板内预埋水平管发生漏埋、错埋,不得随意在板上剔槽敷管,应在装饰层内综合布设。

09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楼板负筋宜采用通长钢筋马凳筋确保保护层厚度,底筋宜采用细石砼保护层。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10楼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人行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并设专人移动操作马道。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1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12楼板内预埋水平线管的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并置于板底层钢筋之上。板内线管预埋宜避免交叉,确需交叉时应设接线盒。

13楼板泵管、测量孔洞等应采用圆锥形,上部比下部大30mm;不宜采用方形,避免楼板受力后出现应力集中,板中微裂缝沿孔洞四角延伸。

图文详解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到防治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