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rain胶片影相世界 所谓人像摄影,就是以人物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摄影形式。人像摄影与一般的人物摄影不同: 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虽然有些人像摄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节,但它仍以表现被照者的相貌为主。拍摄形式分为胸像、半身像、全身像。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组成部分。 如今,电子闪光装置、高速自动聚焦镜头、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使一个摄影师在一天内就能为许多被摄者完成一些逼真而自然的人像杰作,大大丰富了摄影师的创作可能性。 什么是人物摄影: 相当一部分人像摄影作品只交待被摄者的形象,并没有具体的情节。而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这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具体描绘人物的相貌。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 人像摄影以刻画和描绘被摄者的外貌与神态为自己的表现任务,应人物相貌鲜明。它分作照相室人像、室内特定环境人像和户外人像三大类。人像摄影的要求是“形神兼备”。 相机镜头的选择: 松下相机 照相机的各种镜头,能用于人物摄影,但严格说来,人物摄影的镜头应有以下一些选择性: 1、成像质量: 人物摄影的镜头成像质量,既要结像清晰,又要有一定的柔和效果。因为人物摄影一般以表现脸部为主,镜头成像质量就应能达到层次丰富、质感真实、细节毕露、肤质滋润的要求。(大光圈标准焦段) 2、焦段: 一般照相机上都装有标准镜头,即 焦距近似所摄底片画幅对角线的 长度。这种镜头,只宜拍摄全身或大半身人物照片。若用于拍摄半身人物或头像特写由于距离太近,往往引起人物影像透视变形,而且有的镜头如果在近于规定的摄影距离拍摄,就不能聚成清晰的焦点。所以,拍摄头像或特写人物,就要使用中焦或长焦镜头,其焦距一般需要越过标准镜头1—2倍,以135照相机为例,镜头的焦距需在105毫米以上,这样,照相机与人物距离,可保持1.5米以上,既能使焦点清晰,又可避免产生鼻大耳小等变形现象。在室内拍摄小合影照片,如果遇到缺少退步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短焦距镜头(即广角镜头),但容易出现近大远小和两边人物稍有变形的缺陷。 3、口径: 拍摄半身人物和头像特写,镜头的有效口径以大为宜,以便使主体清晰,背景略呈模糊,增强远近空间透视感,从而突出主体。另外,镜头的有效口径大,在光线略暗而又没有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动态人物,仍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大光圈虚化效果人像: 选择明亮的部分作为背景,并进行大幅虚化 相机后的虚化效果 1、 选择光线能够照到的较为明亮的部分作为背景,这样可以避免画面给人以沉重的印象。 选择最大光圈明亮的镜头是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比较简单的方法。还有,焦距越长,虚化效果就越强。 2、在让被拍摄者站位的时候位置必须精心揣摩,选择合适的位置,使头发出现高光,看上去很闪亮。头发一旦显得有光泽,被拍摄者的表情也会给观者以特别的印象。如果头发看起来很黑,画面整体就会显得较暗,所以拍摄者需要有意识地加入高光。 如果被摄体是女性或者孩子的话,应该将相机照片风格变更为“人像”,使肌肤的质感更加柔滑。选择“人像”之后曝光也会显得明亮一些,让照片具有更加轻快的印象。在色调上会稍稍偏红,肤色会显得比较健康。 3、 有效使用反光板可以让逆光造成的昏暗脸部变得明亮起来,让皮肤富有质感。在拍摄人像时,原则上应当使用逆光或者侧光,而不适合用会让脸部出现明显阴影的顺光。所以在室外拍摄人像时反光板是必须携带的拍摄工具。 4、广角拍摄时照片的视角很宽,连天顶也被收入画面。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会将预想不到的部分也收入画面,所以必须对构图进行认真整理。拍摄者应该意识到相机的取景器视野率来进行构图,并考虑如何灵活运用空间。 由于广角镜头本身结构的原因,镜头周边的光量容易减少。在设置相机时选择“周边光量校正”功能,确认有无所使用镜头的数据。如果有相关数据,启动该功能。 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人像时也应该适当提高ISO感光度进行拍摄。虽然一般认为使用广角镜头时即使快门速度较低也不太会发生抖动。但是人像摄影的被摄体是人,人是会动的,看上去似乎静止但实际上还是会有细微的动作。特别是眨眼等动作甚至无法主动避免。想要将这些动作凝固得到锐利的照片,需要一定的快门速度。当相机的成像看起来不够鲜明锐利时,原因往往是拍摄者没有预想到的微小抖动。 当被拍摄者和背景之间的亮度差距较大时,需要选择用户自定义功能中的“高光色调优先”功能,并将其启动。广角镜头的视角很广,所以要特别注意高光溢出等现象发生。将这一功能启动,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高光溢出现象,以便安心摄影。 为了能够捕捉到被拍摄者瞬间微妙的表情变化,应当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 为了理想合焦相机如何设置 1、人像摄影时虚化十分重要,所以将相机设置为A档便于虚化的掌握。 2、手动设置iso,并且避免ISO过高导致画面噪点。 3、将相机驱动模式设为连拍,将提高拍摄成功率 4、设为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 将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的操作按钮分离后进行拍摄时,曝光参数被固定,可以不受自动对焦时的构图等影响,更方便拍摄者按自己的意图进行拍摄 5、手动选择对焦点 大胆的选择人像角度和景别: 人像摄影的拍摄要有变化,在人物与场景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寻求角度和景致的变化。人像拍摄角度可分为俯视、平视、仰视;不同的视角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人像中的景致可以分为全最、中景、近景、特写,不同景致的人像照片,会有不同的表达特点,例如:特写主要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全景主要突出环境等。 服装搭配对人像摄影的影响: 服装和场景同为一张人像照片的重要因素。都是决定一张照片好坏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初学者拍照的时候,服装上经常都是由模特们主导的。很多时候,初学者约拍,往往是模特会说自己有哪几件衣服想拍,已经自己搭配好了,甚至连这件衣服要到哪种地方拍模特自己都选好了,摄影师只需要到场拍摄然后后期处理就完事了。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摄影师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服装搭配技巧,以及服装和场景的选择技巧。因为无论是对服装搭配多么熟练的模特,她们也不是摄影师。她们大部分也不会以摄影师的角度来进行前期准备。一些服装场景上的搭配,也许从肉眼上看挺不错的,但是通过相机和镜头获得的画面是不是同样好看就不一定的。我们摄影师在这一环节上要做的就是以一个摄影师的敏锐和直觉来帮助模特选择适合的搭配。更不用说如果是碰到拍摄素人,她们往往对这方面是没有太多感觉的,这时候我们的工作范围就更广了,需要从头到脚的给她们定制一个搭配,所以这个技能是我们摄影师必点技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几种常见的写真搭配起来分析分析。 模特的发挥非常重要: 在服装、妆造、场景都定下来以后,便可以进行拍摄,在人像的拍摄中,一个核心的问题还是模特的发挥,也就是模特是否能够放得开,如果模特如木偶一般在画面里,纵使画面再好也会变为废片,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应该把自己当成模特的好朋友,耐心的引导,使模特发挥自己的优点。 暗调人像拍摄: 当整张人像照片呈暗调时,应在吸引视觉注意的部分加入光。通过加入高光,曝光可以更暗,让照片显得有冲击力。拍摄暗调人像的关键不是单纯的减少曝光。 考虑与背景光线的平衡 如果从被拍摄者的背景(背后)有强烈光线射入,那么画面整体就会显得比较锐利,成为一张鲜明的照片。普通背景的话,照片只会看起来较暗,但是如果背景有强光,那么被拍摄者脸部的暗淡就会显得很自然,照片的暗调就会被强调出来。 暗调的人像照片给人的整体感觉应该是比较酷的。所以被拍摄者脸上不应该带着笑容。应通过让人有些吃惊的冷酷表情,来赋予照片特色。被拍摄者的姿势必须和表情搭调,不要太有活力。总之拍摄照片时应该把握好整体的感觉。 针对眼部进行高精度对焦。 从不同角度拍摄不同姿势的人像其基本都是针对眼部合焦 在拍摄人像时针对眼部合焦非常重要。如果眼部没有合焦,那么整张照片就会软绵绵的,失去关键点。不管被拍摄者摆出什么造型,不管从什么角度拍摄,都必须针对眼部合焦。特别是开大光圈拍摄时,景深变小,合焦位置稍稍偏移就会造成眼部失焦,拍摄者应该加以注意。使用小型数码相机拍摄时,一般只要能够针对脸部的某一个位置合焦,就不用太在乎合焦点位置。但是使用高像素数码单反相机时,因为画面的分辨力很高,所以在放大的时候失焦现象就会特别明显。另外,因为数码单反相机的图像感应器很大,所以容易产生虚化。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时虚化更大,所以对合焦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要注意到应该对眼睛的哪一个部分合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