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写出好诗,他把杜甫的诗烧成了灰吃掉

 看花人a 2019-07-16

搜狐网

2018-11-04 09:00

唐代诗人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文学巨匠,后世无数诗人学习他的锤炼方法、模仿他的风格,以期写出像他一样伟大的作品。

杜甫,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一位“迷弟”对杜甫的喜爱尤其痴狂,甚至到了“把杜甫的诗歌烧成灰吃下去”的地步。此人便是唐代诗人张籍。

张籍,出生于安徽和州。和州位于乌江江畔,楚汉之争时,项羽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此拔剑自刎。在乌江,弥漫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张籍小时候常常看到慕名而来的诗人驻足在乌江边吟诗凭古, 他敬仰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特别是杜甫。

图中文字为张籍名作《秋思》

图片来源:网络

相传,张籍曾因为太过迷恋杜甫的诗歌,就把杜甫的诗写在纸上,一首一首地烧掉。然后把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匙。

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看到张籍吃纸灰,大惑不解,就问道:“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呢?”张籍慢吞吞地回答道:“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忍不住捧腹大笑:“真是个痴人啊!”

努力没有辜负他的痴狂,“诗痴”张籍留下诸多名作,《秋思》便是其中一篇。同样是以“秋天的思绪”为主题,张籍和自己的“偶像”杜甫相比,写得到底如何?

我们不妨抓住秋天的尾巴,握着一杯热茶,走进张籍和杜甫笔下的秋天。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简介

张籍(约767 ~约830),字文昌,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少时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监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其乐府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写作背景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为洛阳城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忙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将要出发时,拆开信封看了又看。

《和爸爸一起背古诗》插图

●诗歌背后的故事

张籍与孟郊一向交好。经孟郊介绍,他认识了当时在朝为官的韩愈,又经过韩愈的举荐,得以登进士科。入朝为官后,张籍常在洛阳奔走处理政务,停留在洛阳的时间越来越长,索性就定居洛阳。

平日里,张籍常常是通宵达旦地批阅公文,连饭也顾不上吃,更别说有多余的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因为常年的辛劳以致患上了眼疾,几乎失明,皇帝念张籍劳苦功高,派了最好的御医给他看病,特允许他在家休假养病。

赋闲在家的张籍每日读书作诗,过着闲适淡泊的日子,他的病情也在慢慢好转。这一日,他踱步到庭院里,眼见池水清冷,秋荷残影满塘,稀稀落落,有的枯梗折断落入水中污泥,叶片零落破碎,芳华落尽。秋风也不知什么时候穿堂而来,梧桐树沙沙作响,叶子片片飘飞,归于尘土,阵阵寒意袭来,孤独也渐渐缠绕在心头,让张籍深切地感受到此时的自己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自从离开家乡,定居洛阳,整天奔忙于政务,极少问候家乡亲人。不知道此刻此时家人在忙着什么呢?想必此刻母亲在一针一线地缝制衣裳吧?兄弟姐妹们也该对酒当歌、庆祝丰收吧?张籍想起熟悉的故园小径、傍晚小屋袅袅的青烟、汩汩流淌的乌江水……想起这一切,愈加思念,于是转身回房,想马上修一封家书。他铺开纸,本想提笔写下心中万千的思念,写下问候和祝福,可是要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无从下笔。

“晋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竟辞官而归,而我此刻与张翰的心境是多么相似啊!但是终究做不到张翰那样洒脱。”——张籍自言自语道。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张籍徘徊窗前,此时苍茫暮色笼罩大地,寒霜冷露打在残荷上,夜空的月亮把清冷的光辉洒满院子,更显凄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籍总觉得这里的月光总是黯淡无光的,不似家乡的月亮那样圆润皎洁,他实在抑制不住思乡之情,于是又提起笔来继续写家书。煎熬了一夜,信是写好了,唤来稍信人来送家书,当捎信人接过家书正欲跨马前行之时,张籍又急匆匆跑出去喊:“等等!”

他把封好的家书又拆开,睁大带着病痛的眼睛,重读几遍,担心昨晚写信太匆忙而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

旅 夜 书 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字词解释

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名岂文章著:这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他自己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官职是因议论时事被罢免,却说因为老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漂泊”的意思,这是借沙鸥喻人的漂泊。

●写作背景

公元765 年,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这首诗大概是他乘舟经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一带时所写。

《和爸爸一起背古诗》插图

●诗歌背后的故事

公元765年,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新到任的官员,武人出身,性格粗暴,到处惹是生非,很快就导致蜀中大乱。曾在严武手下任工部员外郎的杜甫,没有了朋友的照顾,失去了依靠,只好携家带人,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在长江之上漂泊。

记得当初,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来到成都,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谋得官职,又在浣花溪畔觅得一处安身之所,建造了草堂,虽然日子依旧清贫拮据,可是人却得一夕安定,至少不用再漂泊流浪。

工作之余,他种花植树,与农夫野老往来,纵酒长啸,自由自在。只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年,杜甫再次转徙江湖,颠沛流离。这一天,舟行一日,傍晚时分,杜甫便靠岸停舟休息,他让妻子和儿女们上岸购买食物和生活所需物品,独自一个人守着小船。小船的桅杆高高耸立,像江边一棵孤独的树。夜色渐浓,晚风温柔,轻轻吹拂着岸上的小草,也拂动着杜甫的衣角。杜甫静静地站在船头,举目四眺,只见远处渔火点点,随风摇曳,时明时灭。四周的原野空旷辽阔,无边边际,明亮的星星在天边低垂,那么低,那么近,好像只要伸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江水拍打着岸边,涛声阵阵。

一轮倒映在江面的圆月随着波涛涌动,如同一个巨大的白银盘在水中翻转不休。面对此情此景,杜甫想起了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亘古不变的时间洪流就如同这长江之水,奔流不息,滚滚向前,一去不回。杜甫的思绪随着浩浩荡荡的江水飘向远方。

回首往昔,杜甫还是青衫少年,鲜衣怒马,漫游吴越大地,纵酒狂歌,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畅快,那时候的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以为前途一片光明。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他两次科举不中,在长安奔走十年,却无人赏识,空有雄心壮志,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自己那点微薄的名声,并不是因为为官政绩突出,造福一方百姓得来,而是因为自己能诗能文而来,这实非自己的本愿。可如今已是迟暮之年,病痛缠身,还去官辞职,不仅生活失去了来源,还连累妻儿一同受苦,更别提实现理想了。想到这些,辛酸和悲怆一起涌上杜甫的心头。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叫声传来,把杜甫从回忆拉回现实,原来是一只失群的沙鸥在江边浅滩上徘徊,形单影只,孤苦伶仃。杜甫心生怜惜,叹息道:“你怎么和我一样,孤单地漂泊于这辽阔的天地之间?”

阅 读 推 荐

有声优爸读物

《和爸爸一起背古诗》

作者:优爸 编著

ISBN:9787122320988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10月

定价:58.00元

分类:少儿 / 少儿古典

有故事、有声音的古诗之旅!

和爸爸一起轻松背古诗!

本书选取了100首经典古诗,

大部分是中小学语文书上的必学古诗。

根据诗人的生平故事、

创作背景和古诗意境等,

以“让孩子的成长路上有诗和远方”为主线,

创作了100个诗词故事,

让读者“背得轻松”,“懂得容易”,

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

就能听到国家一级播音员——优爸

为你讲解每一首古诗。

内容、部分插图:《和爸爸一起背古诗》

编辑制作:妍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