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人居环境】宿迁特色的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之路

 昵称37581541 2019-07-16

今年以来,宿迁市把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域发动、全面集成、全力推进,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治理之路。

一、抓好规划统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市级统筹、县区总抓、乡镇负责、村居实施的工作机制,市领导包片联系,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市委农办具体牵头推进,各县区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制定出台全市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系统提出“五整治五构建”重点任务。

整治公共资源违规侵占,构建权属明晰的公共空间边界,着重明确“三空间一资源”(道路、水体、村庄内外公共空间和集体公共资源)范围边界,明晰产权权属,治理各种侵占行为;

整治公共利益受损,构建体系完备的资产管理制度,重点清理不公允合同,整顿不规范经营行为,实行平台化管理;

整治公共秩序混乱无章,构建规范高效的公共空间管理体系,对集镇区和村庄内部的房前屋后、街道巷弄和重点场所公共空间无序现象进行治理;

整治公共环境卫生,构建干净整洁的乡村人居环境,主要把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整治公共服务缺失,构建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体系,结合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充分利用治理腾退空间,合理划定公共服务区域,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配套。

二、聚焦重点环节,探索创新治理举措。

围绕公共资源确权、公共利益重整和公共环境塑造三大重点,分类实施、有序推进。一是精准“腾空间”。建立详实的集体资源资产台账和农村公共空间问题台账,对规模流转溢出土地“及时收”,对自愿退出的宅基地“有偿收”,对集体闲置流失的资源资产“全面收”。二是精心“美空间”。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一改百日攻坚”行动,大力推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四项工程。目前清运垃圾19万吨,清理沟塘7121处,绿化树木128.6万株。三是精致“用空间”。按照边治理边开发的原则,引导村居统筹规划、整合利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2826笔、同比增长134%,通过空间治理已增加村集体收入605万元。四是精细“管空间”。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纳入2019年度全市综合考核,督促县区对清理出来的资源资产规范交易、规范管理,实现空间管护优化。

三、广泛宣传发动,紧紧依靠基层力量。

坚持村集体和农民群众是公共空间治理主体力量的思路,营造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调动基层干群积极性。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动员村居党员干部为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带好头、起好步,引导群众在排查摸底中共同梳理、共同举证,在集中整治中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在规范管理中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在环境提升中共同打理、共同美化,真正把公共空间治理的工作目标转化为群众的自发要求。二是打造示范标杆。将泗洪县做为全市整县推进先行区,在西南岗片区重点突破,市级建立专项指导组,每旬会办推进,及时总结提炼特色做法,为全市工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各地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治理,推广“五心”工作法,坚持“真心”问情于民、“耐心”解惑于民、“同心”聚力于民、“公心”取信于民、“全心”造福于民,凝聚治理公共空间的强大合力。

宿迁市委农办、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  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