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投资人,每年至少得看上百个项目,然而95%以上的项目在投前就已经被放弃的;有些项目在投前被FA和投行包装得相当华丽,若DD不慎,贸然投资,投后才发现原来也是“垃圾”。这些被放弃或事后被鉴定为“垃圾”的项目也可按照垃圾分类的方法来分分类。 干项目: 公司财务干净、业务清晰、营收扎实,只是因为市场有限、成长有限等原因而放弃,正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一些畜牧业、制造业、传统供应链的项目皆可归集于此。 湿项目: 财务注水、科技注水、甚至团队简历都注水的公司,懒得去脱水干化而放弃。现阶段,诸多挂着“高科技”、“新经济”名号的公司皆可归集于此。比如—— 可回收项目: 底层资产扎实、估值接近甚至低于净资产,因商业模式问题放弃,但通过卖资产或被并购仍可收回投资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关键点在于估值一定要低,其业务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玩家有一定战略价值。比如,一年前尚未被判定死刑的ofo小黄车—— 有害项目: 创始人有意设坑的项目、存在重大法律风险的项目等,一旦沾上不仅损失投资还有可能伤到自身的项目。部分P2P、虚拟货币、保健品等当下毒害中产阶级及年长阶层的项目皆可归集于此。比如—— 你在从业中碰到过哪些“垃圾”项目,这些被丢弃的项目最后都去了哪里了呢?欢迎文末留言和大家分享。 |
|
来自: hercules028 >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