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和道的同异

 烟云红雨hhj980 2019-07-16

【099】法和道的同异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思想,它也是法家的思想。

道家和法家代表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极端:

道家认为,人本来是天真无邪的,法家则认为人生来性恶;

道家鼓吹个人绝对自有,法家主张社会控制一切。

但是在“无为”这一点上,两个极端倒会合了,就是说,它们两个极端之间具有同一性。

在君王用天下的具体步骤中,庄子说:“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

这些具体步骤的后半,显然和法家的主张是一样的。

但,随后道家就对法家提出了批判。

“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忤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


永远的微笑

干不过三大教还不是因为道家自己的理念原因,以及历朝历代当皇帝的身边都有个学道的,要打压,不然再出个厉害的推翻咋整,到新中国后,那就直接说封建迷信思想,所以来了一个一刀切,


时光°?Moonゆ

灭人欲,存天理?这也许是一种曲解演化而来的?朱熹师承李侗,李侗师承罗从彦。罗从彦主张的是清心寡欲但并没有认可要绝欲之说!但是后期逐步演变到了朱熹就成了灭人欲,存天理之说了!


不可观儒家学者论道,一定会被带到沟里。其原因本文已经详述。引经据典,满篇经纶,就是没有智慧,智不及吗?是德不真之故。


思念草海的你,好,想,你

真正对神的亵渎是将世俗的观念强加到神的身上。自己不想清规戒律,想要享受就直说。 道德经让你这样了?清净经让你这样了? 为什么要有戒律,因为你做不到。 因为自己做不到而去否定教理教义? 为什么中国道教立教晚?无为转有为,主动去教化民众,你以有为的思想去否认上层的无为思想?


尘埃粒子

道家的思想,道教的思想,两种追求,两种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