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是一个“标准成年人”呢? 克制,平和,一丝不苟,甚至要有一点漠然。 最好没什么情绪波动,去情绪化,“小孩子谈喜好,成年人看利益”。 但其实你知道的吧,当一个这样的成年人,蛮没劲的。 就连身边交的朋友、谈的恋爱,也在努力回避“标准成年人”。 如果你是个刻板精确的成年人,那么对不起,我们很难发展出真正的感情。 你要有点孩子气,有点幼稚,有点无厘头,我想我才会动心。 我把这样的人叫做「大白兔青年」。 他们甜,童真,有赤子之心,当然常常不靠谱。 行动指数五颗星,爱心指数五颗星,活泼指数五颗星,莽撞指数也五颗星。 可他们身上的故事,永远都泛着一丝奶香气,里面有笨拙的认真和敦厚的可爱。 我的大白兔奶糖分你一块 小时候我们喜欢和好朋友“分着来”。 这周去我家睡,下周去你家睡。 作业今天我抄你,明天你抄我。 而且还特别“卑微”,一点儿都不像现在的成年人,总想着体面不体面,面子过不过得去。 世界上最不计后果的话应该就是:错了也不要紧,先借我抄抄。 这种毫无利益得失心的心态,在现在已经被叫做“癞皮狗”了。 小时候的我们要是听到,一定会很伤心。 我们和好朋友的感情升级,往往来自于一起说别人坏话。 这个别人包括同学,邻居,某位老师,教导主任,以及班里那个帅男生身边的女同学。 我们同仇敌忾,义愤填膺,像得不到爱豆的女友粉,对这世道的不公耿耿于怀。 小时候交朋友,最喜欢的就是“站队”。 我跟你好,所以你喜欢谁,我就喜欢谁;你不喜欢谁,谁就是王八蛋。 这听起来多么三观不正,但又多么温暖人心啊。 因为我站在你这边,所以我永远是你的退路。 我家永远是你家,你离家出走,我那里永远有你一半床。 就连我抽屉里的大白兔奶糖,都有你一半。 如果你真的很不开心,我就多给你一块。让你比我多。 好想回到那个和好朋友在一个被窝说悄悄话、吃大白兔的时候啊。 因为友情看起来是那么坚固,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友谊牺牲。 想要给你的东西见者有份 想要告白又怕失败的年纪,含蓄是唯一的主题。 比如偷偷给你打水,默默帮你抄作业,总是直接拿过你手里的扫把做卫生。 绝对不能有眼神交流,最多一个眼波的交错,就足以令人好几个课间都在呆滞了。 心砰砰得跳,脑子里有个小人在叫嚣:心动了人是会变蠢啦。 含蓄的喜欢里,暗恋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喜欢的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只能远观不能亵玩——深深觉得自己不太配。 那时候,我们对爱情虽然只有着模糊的认知,但已经有了完备的敬畏。 反倒是现在,速食感情大行其道,爱落入凡尘,在我们心里失去了飘渺的仙气。 ![]() 班里总会有某些令人心动的时刻: 老师叫你的名字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又叫某某某起来。 大家在下面“wow~”,老师投来意味不明的目光,你的脸发烫。 我们那时候真的太年轻了!居然会以为老师不懂我们在干嘛! 老师是傻的吗!不!老师应该也是被我们甜到了吧! 喜欢一个人还要给他送礼物,暗搓搓的,唯恐他知道来龙去脉拒绝这份滚烫的好意。 看他喜欢吃糖,精心准备一个盒子,尽量自然地送给他。 为了给他一块大白兔奶糖,所有同学都有份儿。 ![]() 谢天谢地,我们都以为自己伪装得很好。 只在某个特定节点大方一把,一定没人看出来。 现在稍稍回想,窘迫并不是青春时爱恋的主题,用心才是。 那块糖那么微不足道,可送出去的动作十足复杂。 其中弯弯绕绕,就像我喜欢过你的心,柔肠百结,久久不息。 最大的倔强是打赌押上大白兔奶糖 青少年是最杠的时候。 自己想要的事情,总是和爸妈想要给我们的不太一样。 我们想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时候,爸妈说学习最重要; 我们使劲儿学习疯狂用功的时候,爸妈又觉得特长也要有。 我们想谈恋爱,爸妈觉得不太行;我们孤单行走了,爸妈又说一定要交朋友呀。 那时候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跟爸妈打游击战。 ![]() 趁他们不在家,快速掌握了开电脑、上QQ、下线、把所有东西都放回原位的技能。 却还是被他们的火眼金睛发现: 我妈恶狠狠地说:路由器还热着呢! 我只好默默面壁。 他们不让我吃糖,我把大白兔放在屁股兜里。 结果忘记了这回事,再看已经化掉了,裤子臀部不忍直视。 他们不让我看小说,我偷偷用学习机在被窝里看。 结果被他们看到了被口的光,和我喜欢的那些玛丽苏小说。 别问我小说名,问就自杀。 ![]() 每个曾跟爸妈“杠”过的人,都有过很多豪赌。 我们要证明自己可以,就需要加码,让自己的决心看起来坚固。 我跟爸妈打赌,期末不考进前30就不吃大白兔奶糖了。 他们将信将疑——毕竟我是个会把糖藏在屁股兜并且放任糖化掉的人。 但是青春期的我们从不言败。 最后我成功地,再也没吃过大白兔奶糖。 当然是假的啦! 我怎么会输?输了又怎么会遵守诺言?(哈哈哈哈哈) 这些少年趣事,当时觉得比天大,现在一想,只觉得好可爱啊。 ![]() 越长大,越明白孩子气的可贵。 我们的孩子气不仅意味着天真,冲动,莽撞, 也意味着热情,赤诚,可爱和一往无前。 找回孩子气的方法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