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行别业:银行高管构建的“乌托邦”

 阿明哥哥资料区 2019-07-16

over the rainbow 来自静安方志 03:55

名称:中行别业

地址:万航渡路623弄

地理位置:东起武宁南路,西至万航渡路,南近武定西路,北邻高荣小区

占地面积::30779.7平方米


“中行别业”,位于静安区曹家渡街道,意思是中国银行在营业用房以外所置的房屋。它是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出资建造的普通住宅。始建于1923年,原系中国银行建造的职工宿舍,故名。经过1931—1933年以及上海解放以后几次增建,才形成现状。小区占地46.17亩(30779.7平方米)。包括“老房子”“九幢头”“老公寓”“新公寓”“新单幢”等不同结构的建筑。总户数为437户。入口设在万航渡路上。中行别业是上海近代历史上首个有社区概念的居民小区。

地块溯源

  中行别业所在的万航渡路,历史甚为悠久。据《上海市静安区地名志》记载:“万航渡路位于本区西部,跨静安、长宁两区。该区路段南起愚园路,经北京西路、乌鲁木齐北路、新闸路、镇宁路、武定西路、武定路、康定路、长宁支路,北至长宁路与长寿路的衔接处。”

该路1862年辟筑,是英租界工部局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越界辟筑的七条军路之一。其时从静安寺起沿华界筑至梵皇渡(今曹家渡附近),名极司菲尔路,英文路名是Jessfield Road。1891年铺成石子路面。1913年向西延伸,道路起讫成今之规模,与今新闸路、镇宁路相交口附近有两条小河浜与该路相交,上架小桥,周围是乡景,有首歌谣是当时路状的写照:

“小雨赤脚,大雨成河;蚊蝇成群,盗匪横行”。

1943年更名为梵皇渡路,以梵皇渡命名,英文路名是Fanwangtu  Road。河浜仍在,桥废。1964年改称今名。

中行别业的建造缘起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首任总经理宋汉章,出于改善行员居住环境、便于员工管理以及预防腐败滋生等考虑而筹建的。

据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一位中行的高年资小职员病逝,向来厚爱部属的宋汉章,逢员工去世必然会亲临凭吊,此次当然也不例外。

这位中行老员工家境拮据,一家四口蜗居在上海一个石库门楼下的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客堂间内。为了替老员工停放灵柩,家人不得不拆去家中床铺。但由于居室实在太逼仄,老员工的灵床头顶着灵桌,脚顶着靠近天井的长落地窗,致使落地窗的门都无法关上。那天正好天降滂沱大雨,从窗外飘入的雨水将老员工的一双寿鞋都浇得湿透了。

前往吊唁的宋汉章见状心里十分难过,不禁叹道“这位老员工为中行服务了一辈子,最后居然连一间像样的居室都没有!”此时,宋汉章的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为中行员工提供免费的优质住宅。

图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曹家渡“中心岛”

家园钩沉

  1923年10月31日,由宋汉章提出,经常务董事会讨论通过,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出资,选址越界筑路区(即越过租界地划定范围开拓出来的新区,仍属租界当局管辖,但因属新开发区,地价比租界地便宜)买地起造“中行别业”。小区始建于1923年,但落成时间因房屋类型不同而分批建成。

今1号,系原中振小学旧址,为1924年首批建成的房屋之一。建成初期作为中行别业的配套用房,后改建为中振小学,学校教室主要在二楼、三楼,一楼大礼堂供学校与中行居民共同使用。后又改建为万航渡路第二小学,今为商务楼。

  今2—28号、41—51号“老房子”,也属1924年首批建成,共50余幢,分单开间、双开间两种。改革开放后因旧区改造拆除,部分改换朝向在原地重新建造新公房。

  今61—69号“九幢头”,系1929年建成,共9幢,俗称“九幢头”,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襄理住宅。

  今71—80号新公寓,系1946年建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行许多职员从内陆回沪,宿舍不敷,于是拆除原74号,重建了一批五层大楼,称为“新公寓”。

  今81—84号为新公房,建造年代不详。  

  今105—147号“新单幢”,系1934年建成,三层单幢式房屋,供主任级行员及其家属居住。

  今148—158号“老公寓”,1934年建成,四层公寓式房屋,一梯两户,房型宽敞,装修考究,是上海较早出现的公寓住宅。

中行别业小区内的建筑风格多样,组合排列、和谐毗连,有新老公寓、单幢房、新工房等。栋与栋之间错落零星地布置着大小不同的绿化。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建筑模式——

有的高大宽敞,有的精致实用,在同一个小区里,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的房屋聚在一起,在上海是不多见的。

关于中行别业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

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银行的产业主要以各类营业用房为主,位于极司非尔路的中行员工宿舍的建成,标志着中行的产业还包含了营业用房以外的部分,因此该宿舍定名为中行别业。

解释二

为中行别业的“业”字包含着事业与家业两层意思,事业是指行员在中国银行的工作。家业是指工作之外的家庭生活,而中行别业就是行员们经营家庭生活的所在,为区别于事业场所故称为“别业”,该解释来自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史美饶口述。

在中行别业小区流传着这样一首小诗:“名字取得怪怪的,不称别墅呼别业。耐人寻味定有缘,中行产业却有别。”

在这种理念下,中行别业整个小区从设计建造到生活起居,都看重家庭和生活的概念,完全没有华丽和炫耀的追求。中行别业小区内没有独栋别墅,多的是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的三层小楼,有点像连排别墅。就连建造较晚的供九位副行长居住的“九幢楼”也是连体的。

中行有位宋汉章,心地善良好领导。

有次奔丧送同人,屋小逝者雨淋潮。

宋公见状倍悲戚,决心建造此弄堂。

——中行别业流传的小诗

概因中行别业的房屋分批而建,有花园、公寓等不同形式的造型和不同标准的生活设施,故而当时是按照职员的职务高低分类居住。

1923年10月31日建造第一批砖木结构,于1924年落成。

其中最早的建筑群为四层大楼式公寓,与周围假三层家属宿舍形成四合院式建筑,通称“老房子”。有点类似今日的会所性质:下面为大礼堂,作员工家庭婚庆典礼之用;二楼为免费员工子弟小学——中振小学;三楼、四楼为单人宿舍,供未婚员工宿住。

家属宿舍为三层楼,七排(幢)房屋,53个单元,共有56户员工家庭迁入新居。老房子分单开间和双开间两种,前者供一般行员家属居住,后者供主任、襄理及其家属居住。这里是中国银行最早的一代老职员的住宅。

老房子底楼是客厅,向南敞开的是长长的落地窗,客厅后面有阔绰的木楼梯通往二楼、三楼。二楼是大卧房,三楼则是斜顶夹出的面积不算小的阁楼,南面有一个“老虎天窗”。小区内设有供销社、图书馆、理发室、联合诊所、老虎灶、大饼油条点心店等生活设施,另有网球场、乒乓室、篮球场等,俨然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小型社区。

这是国内银行同业内第一个员工宿舍。中行别业的建成,除显示了中行殷实的实力,也体现了银行高层以民为本、体恤员工的良苦用心。

  1929年,经常务董事会批准,中国银行将中行别业南面空地购入,建造连接式花园房屋一排(幢),九个单元,类似于现今的连体别墅,俗称“九幢头”,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襄理住宅。外壁为中西结合的有凸出外阳台的汰石墙面,住宅入口有凹进式三踏步台阶,约4米宽的门楣和游廊。磨石子地坪,大约30平方米左右的门厅后部为内走廊。底层走廊前部为客厅、餐厅,后部为灶披间、卫生间和汽车间。宅内有双抱三环扶梯通往二楼、三楼,每层三开间。初期每个门洞一户人家,共三层,后来改建加了一层变为四层。

  中国银行每年都有海外留学回来的和教会大学毕业生加盟。这些深受西方教育影响的年轻人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由西方传入的在一个平面上的、面积相对小而设施精致齐全的公寓房子。

随着员工人数的递增,中行别业也不断扩建。1934年,在“老房子”后面陆续增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屋八排(幢),42个单元,称为“新单幢”,供主任级行员及其家属居住;混合结构四层楼公寓六排(幢),12个单元和四层楼单身宿舍一排(幢),三个单元,称为“老公寓”。一梯两户,房型宽敞。到1934年建造的六幢四层楼公寓式住宅,已可与租界区的公寓媲美,煤气、水汀、壁橱、打蜡柚木地板样样俱全。因为此时中行的员工队伍已有很大的变化。中行别业即时与时俱进,兴建一批批新颖的公寓房子。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行别业随着多批房屋的竣工建成,行员入住率极高,下至普通行员,上至襄理、经理,都居住在有着明确职位区分、风格变化多样的各式房屋之中。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侵略军进租界,中国银行被日本侵略军接管。中行别业内顿时阴云沉沉,房屋自然不再扩建。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银行百废待兴,重振江山。那时,中行的许多职员纷纷从内陆回沪,宿舍已不能满足行员及其家属所需,于是中行别业小区于1946年拆除了原74号,重建了一批混合结构的五层楼公寓两排(幢),10个单元,一梯两户,每户三房,称为“新公寓”,这些“新公寓”的居住对象是一般职员。

由“新公寓”围合起来的大院中间是一个圆形水池,水池中间立着一尊石雕的海豹,海豹高昂着头,尖尖的嘴巴直冲蓝天,嘴巴里会定时喷出水来,这个围合起来的空间便被称之为“海豹圈”,是中行别业的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嬉戏地。至此,中行别业四批房子已全部建成,合计建筑面积54263平方米。

上海解放后,老房子进行过拆除重建,由原先的东西朝向变成南北朝向,并在小区大门口沿万航渡路新建六层新公房四幢,共有二至五层楼房140套,俗称“新公房”。

中行别业和中国银行办公大楼

中行别业原系中国银行职员和家属的集体宿舍。中行是中国银行的简称。先来了解一下中国银行和它在外滩23号的办公大楼。

中国银行前身是清朝户部办的户部银行,1904年开业,分部设在上海汉口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改组户部银行为中国银行。1929年总行到沪后在外滩23号的原德国总会办公,到1934年,该行已是中国资力最雄厚的华资银行。1935年改组成为国民党国家垄断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居国民党政府“四行两局”的第二位,由宋子文担任董事长。

位于外滩23号的中国银行大楼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唯一由中国人投资、中国人设计、以中国人为主施工建成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高层建筑,也是继汇丰银行之后上海外滩又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楼,而且是外滩少有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建筑。如今,中行的这幢大楼已成为中国银行乃至近代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银行老照片

据史料记载,1921年,中国银行以63万银圆的拍卖最高价,向政府购入外滩23号的前身——原德国总会大楼。1928年,中行总行管理处迁入上海,因业务发展,人员增加,大楼不敷使用。1934年,中行总行董事会决定拆除德国总会,另建新楼,遂成立大厦管理处理事会,拟建当时上海与全国的“第一高楼”。孰料,却引发一场“层高之争”。原定设计方案是造93.27米的高楼,但工部局不允。因为这样一来,就高于毗邻的沙逊大厦,最终不得不将17层的中行大楼“定格”在74.5米,比77米高的沙逊大厦略低,方始作罢。该建筑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联合设计和建筑的大楼,是中国银行乃至近代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中行大楼的落成典礼规格极高。新大楼是在拆除原建筑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1936年10月10日宋子文主持了开工典礼,新楼于1937年底竣工。整幢大厦的底层勒脚类似于佛像须弥座的线脚,柔中带刚,遒劲厚重,外墙立面每层两侧均有镂空的“寿”字图样,栏杆花纹和窗格采用传统如意纹样雕饰,墙面上明显的中字形窗格,依沿着大楼扶摇直上,至天庭屋顶又以仿石斗拱装饰檐口,挑起坡度平缓的四方攒尖形屋顶,顶上复以暗绿色的琉璃瓦。

东大门外两侧各有一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貔貅”,通往大门的花岗石台阶设计成九级,蕴涵“九为至阳”“财路无穷”之意,两扇紫铜大门上雕饰着中国特有的“螭”纹图案,彰显出中国银行的非凡气派。

K

K

门口的貔貅雕像

两侧有圆柱,大厦主门门楣“中国银行”石刻横匾下有一方“孔子周游列国”石雕,长约6米的条形花岗石上雕着30多个“百工之士”,为渔樵耕读、吹拉弹唱、航船打铁、裁衣补锅的各式栩栩如生的大小人物,形象地表述了“财富源于劳动,金融基于士工”的人文寓意,以孔子为核心人物,则突出了金融业必须讲究秩序和规则的精粹理念。

进入营业大厅,两边各有八根八角形厅柱,穹形天花板上有“八仙过海”雕饰,并悬挂36盏传统宫灯,室内大厅地坪多用大面积淡黄色大理石,局部镶嵌黑色大理石,十分典雅,室内大量使用竹纹图案,寓意“节节高”,于细节处体现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新楼建成后,中国银行总行和上海分行迁入办公。无论是建筑规模和设施,中行大楼堪称当时远东地区之冠。中行办公大楼是民族资本的产物,它的落成和使用,成为上海现代化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