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 网络 “唐卡”,藏语中的一个美妙的词语。 “唐” 指广袤的空间,表示容纳一切。 “卡” 表示在光滑、干净的地方追求极致的圆满。 孜珠寺大殿顶部壁画,图片来源 | art.ifeng.com 唐卡,这一久负盛名的艺术形式,与曼荼罗、酥油花并称西藏艺术“三绝”。 作为西藏文化名片之一的唐卡绘画,为外界所普遍知晓,应该说是近三四十年间的事情。 而在西藏,其历史渊源至少已有1300年以上了。 据五世达赖时期的《大昭寺志》记载,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就曾以自己的鼻血为色绘制了一幅班丹拉姆神像,虽然这幅作品如今已了无踪迹,但可据此推断在布面上绘制神祇造像的唐卡绘画于那时就已经出现。 斑斓的色彩,繁复的内容,瑰丽的想象,庄严神圣的佛像,平稳丰满的构图,这是唐卡的印象符号。 用最珍贵的颜料,最虔诚的态度,描绘最美的佛国世界,给芸芸众生多一个向往和膜拜的理由,在佛教被广泛接受的同时,唐卡也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Thangka Depicting Vajrabhairava, ca. 1740, Sotheby's. 宗教艺术一般都带有象征内涵,唐卡也不例外。 甚至可以说 唐卡艺术的灵魂 就在于 将画面里的一切图像,色彩 都赋予象征意义 并传达了精神与思想 唐卡的空间不受到现实的限制,将宇宙天地融入方寸之间。 唐卡不仅仅是一张色彩艳丽的卷轴画,有人说这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庙宇。 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四处迁移,但不管走到哪里, 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 哪怕是一根树枝上 信仰便会更加坚定 日常的艰辛亦是 熠熠生辉 唐卡和现代绘画不太一样,它的绘制要求特别严格, 每一道工序 都遵循着宗教仪轨, 画面的内容,着色、尺寸都有明确规定, 画师不能有丝毫僭越。 唐卡的绘制本身就是画师观想与膜拜合二为一的修行方式! 画师要换上僧服,净手,焚香,点灯,叩拜,开笔前一系列的仪轨后,再开始打草图,勾墨线,敷色,晕染,好几个过程,再用色,勾线,之后还要反复晕染,上金,直到开眼才算完成。 一幅唐卡经常要经历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唐卡半成品 纵观世界佛教美术,你会发现,唯独西藏唐卡艺术把佛传《造像度量经》中记载的佛像比例,开发得如此完善、彻底,从每一尊佛、菩萨,到明王、度母,到护法、坛城;从佛眼到手印,再到每一件法器、饰物,都有章可循,对造像比例要求极为严格,不得擅自更改! 因信仰使然,每一位唐卡画师都会严格的信守这一传统使其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 唐卡不仅造型比例严苛,连颜料都是精心挑选过的天然颜料! 唐卡艺术追求平滑的画面,唐卡艺人大都热衷利用平涂的方式使整幅画面产生一种过渡自然、完美至极、浑然天成的感觉,这对于颜料的颗粒和质感的要求可以说极高! ![]() 唐卡所使用的颜料都是由纯天然矿植物,如红珊瑚、绿松石、黄金等经过繁复的工序打磨而成,天然颜料的使用,使唐卡具有了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灵气。也让唐卡色泽艳丽、历久弥新。 ![]() 唐卡的颜料在具体的用色上,根据所绘内容的不同也大有讲究。 从施色的不同上,分为红唐、黑唐、蓝唐等之分。 红唐一般描绘佛本生故事,风格富丽; ![]() 白度母(红唐) 黑唐,是以黑色为底,以金汁色线,多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画面威严庄重; ![]() 才让,大威德金刚,私人收藏 蓝唐则多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意。 ![]() 颜色诸如,白色表现平静、和善,多用佛菩萨的面貌, 红色和深蓝色表现强悍好斗、凶猛狰狞,使用于护法或菩萨愤怒像中。 绿色在勉唐画派中被大量用于背景。 ![]() 在之前一期优画君带你去看展的栏目中,拍到的绿色 ![]() 戳这个大巡展优画君笔记->这个90后的年轻人,用神来之笔还原古老的壁画绝技 唐卡,关乎西藏的信仰,包含西藏神秘的宗教仪式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宗教智慧,关乎西藏广阔的天与地,也关乎雪域高原上天性纯净、忠贞和虔诚的心灵。 唐卡不只是绘画,是信仰之力直抵神明屋宇的青云长梯! ![]() 编辑:优画君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其实,艺术和我们并不遥远, 一个指尖的距离。 分享艺术,品味艺术,收藏艺术。 优画网,让我们生活得更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