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经常提到“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的概念比较大,很难用一句话定义,只能从他们的表现和特征上来加以分别。今天选取《论语》中的十句格言,教给大家如何看清身边的小人。 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为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凡事以大局为重,不在意个人的利益得失。而小人则斤斤计较,整天就是盘算着自己那点利益,所以经常忧愁烦恼,患得患失。 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小人宽于律己,严于律人。遇到问题,君子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的过失,并加以改正。小人则喜欢推卸责任,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在穷困落魄、走投无路的时候,君子依然会不失节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而小人却经受不住考验,一到危急关头,就会胡作非为,践踏人伦,没有人格底线了。 四,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内心淡定,泰然自若,谦卑祥和,没有一点骄矜之态;小人骄狂蛮横,虚张声势,正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和焦躁。在电视剧里,小人的姿态经常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尤其那些汉奸,在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不可一世,见到鬼子就低头哈腰,丑态百出,被抓住了就哭爹喊娘,跪地求饶,整个一副小人嘴脸。 五,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与人相处,求同存异,气氛融洽,关系和谐,立场坚定但懂得尊重对方。小人表面上看起来与人也很和谐,但却没有独立的见解,只是随声附和,为了讨好他人,刻意与人保持一致,其实是心怀鬼胎,阳奉阴违。 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没有分别之心,大公无私,能够公正的对待一切大众,不会偏私袒护和自己关系近的人。小人相反,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一切以自己为中心,道义则放在一边。 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把道义放在人生的第一位,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小人则把个人利益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见利忘义,为了利益,可以践踏人伦道德、法律人情。 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相反,看到别人有好事,他就心生嫉妒,要搞破坏;看到别人有什么坏事,他就幸灾乐祸,火上浇油,唯恐天下不乱。 九,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俗话说“做大事不拘小节”,君子有学问有修养,但他身上可能也有很多小毛病,不可以从小处来看他,只有等他成就了,才能看出他的伟大之处。小人相反,从小地方看,他有很多长处,但小人得志便猖狂,他不会有大的成就,稍微一得志就完了。 十,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敬畏天地自然,尊重父母长辈、领导、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敢违反圣人之言。小人则相反,无知者无畏,天不怕地不怕,不懂得尊重别人,不相信甚至诋毁圣人的言论,这种人最可怕也最愚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