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失策弃陇西设定西为市

 老沈阅览 2019-07-16

自古以来,关中--陇西地区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早期的关陇文明,且三皇五祖基本出自关陇地区。“陇上秦人”历史至今仍为文界华夏才人少有的代名词。一个三皇始祖都出在关陇文明区的甘肃文化大省,但到了现代,怎么突然变得无声无息了,这真是让人奇怪。

历史传说,“少典生炎黄指炎黄为少典的后代”,“炎黄部落集团后来由关中向中原迁徒”(见陈琳国著《中华民族的形成》考《国语·晋语》)。司马迁《史记》中对炎黄出生地有明确的地域记载,少典族就生活在渭水中上游,《水经注》中对轩辕水、轩辕丘都有明确载书,轩辕黄帝的故里甘肃的清水县,在清朝以前的城门前匾上就有“轩辕故里”的历史题载。可是甘肃的官饷学者就是对历史搞不清,竟让河南的新郑自称“轩辕故里”,直至西元二00五年甘肃清水县自已才编书立像,其实这之前甘肃是轩辕故里的史料早已从民间文人各渠道而传至全国文化界乃至史学界直到国家首脑人。但是大概到现在,全国大部分的人还都不知甘肃是真正的炎黄故里。

从一九八三年起,甘肃省出版社从南到北:分天水、(空缺陇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三关(嘉峪关、玉门关、阳关)各地分册出版了《丝绸之路》古郡丛书史话,历史只是一个地方的身躯,人文才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地方史话是地方志的变种,是能被广大观众观看的地方志,对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宣传非同小可。这套丛书是文革后甘肃规模较大的丝路沿线地方史话。但甘肃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竟然不懂陇西郡历史,没有设名列编最能代表甘肃历史主线的陇西郡史话,致使这套史话在天水至兰州的甘肃历史文明中心地段陇西郡空缺,使丝路丛书的断缺长达七县四百里,缺少了甘肃历史人文的中心。写甘肃的历史如果没有写到陇西就等于还没有翻到甘肃的历史。这不但对甘肃的重大历史根本没有也无法记载,更严重的是对有些历史人物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作了属于篡改性的转移记载,这就使甘肃本来清晰的历史变得混乱不清,如对老子,李世民,李白等历史典籍已经基本记载清楚的重要历史人物,作了片面而不确切的移编。这就使得后来省内对有些历史人文争论不休,口水战至今遍布全省,矛盾重重,叫骂声不宁。打开相关地方的网吧,看一看那些两地网民的叫骂声,你能责备他们关爱故土的热情吗,是谁制造了这些地方的矛盾呢?并止今不能休战-----。难道现在的甘肃就没有学者吗?

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最重视历史记载的民族,一部二十 五史就贯穿古今,还有断代史、郡史、省史、州史,府志、县志、大户之家谱,另设各种野史,加之当地历代的口头承传,重大人文是有记载的,甘肃的重大历史都是有史料可查的。但现代一些人他空口无凭就想推翻改篡历史。把一部历史也是怎么能献媚就怎么说,怎么能讨人情就怎么写,有些所谓的文人,媚骨之露令省人发紫。一些人见利逐势,淡去了学人应有的文化正理性、学术水准性,社会公德性,从行文化人倡衡社会的正面作用,可以说己走向了行文惑众退荡社会的副面作用,一个民族文人群的退化这是需要由一个民族正视的,看看现在甘肃的书画艺术界挂向社会的作品,与甘肃书法艺术的历史大省己经相去甚远了。甘肃人民养活了那么多文人,特别是官饷文人,有几个人为甘肃的历史人文行文立传,甘肃重大的历史人文,如轩辕黄帝、老子、李世民、秦始皇等,国内很多民众大都不知道原本是从甘肃走出的,同时几十年来至今也没有看到他们写出过一部在国内掷地有声的学术著作,估计甘肃既是有,也不可能在这一伙庸才堆中。

致治者化而治平也,一个致冶者要必善于治理,主持公道,尊重亊实,公器公用,平衡四野,这些人可能不知道三圣治世,甘肃前期的有些山寨领导,以及拉乡结伙的山寨哥们,一九四九年后莫名其妙弃甘肃第一大历史文化的历代州府地重镇陇西而不用,在一个一穷二白的离各县最远的定西去建行署,上世纪未又在这个历史文化工业都一穷二白的两不挂伍的地域定西劳民伤财的去建市。更可笑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给一个省编史,连一块遮羞布都不知道挂,连简单的窗户纸都不知道糊一下,头脑可能还是简单了点。谁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地域改名不设州府机构,但这个地区还在,就因为改名设置别有用心找借口又莫名其妙就把几县人的人文历史取消了。

当今世界公认的国学泰斗罗锦堂先生说陇西郡属地“不出帝王就出才人”,陇西巩昌地域历来才人辈出,中国历代史典中素有“天下李氏郡旺”、“老子原故里”、“李白原故里”、“李世民原故里”之称;当地有唐代文学三大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陇西三状元李程(唐朝)、李玕(唐)、贵拜柱(元),(注:甘肃历史上迄今发现共出四个状元,另一名在武威;对李程在没有确切新资料前,就暂用史典的统一叫法);

近现代有学界三大师:明末草书大师(等级)王了望、清末文学大师(等级)李桂玉,现代国学大师(超级别)罗锦堂;特别一提的是出生在现陇西的罗锦堂,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在中国结束科举制度五十年中都没有出状元的情况下,摘走了中国第一顶文学博士帽,这使现代文化较繁荣的江浙文士们为之失色,也是甘肃现代人文历史中的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其实历代以来侨居海内外陇西裔的人文学者就不尽其数,至今文人学者在国内国外林立,一部甘肃史怎么能不清楚。据目前国内各方显示的资料分析,可能真正深研甘肃历史的学者估计还出在这个地域。

西元前二六一年秦昭王设立陇西郡,当时陇西郡管辖的地域包括现在的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天水市、陇南市全境,临夏市、张掖市、宝鸡市、青海省个别县。后来因设置过大,才先后分郡而治,现陇西从汉代末就是陇右之郡、州、府笫一大重地,原甘肃省省会就设在陇西巩昌,历史上的陇西郡就等于甘肃省,至今连甘肃的简称都是陇,清代西北贡生院都在陇西南安书院,连陕西的学子都要来南安书院参考中举后方能上京参进士,甘肃省省会是在公(西)元1669年才从陇西迁到兰州的,陇西郡的历史本来就是前期甘肃历史又不是他陇西这一家人的历史,你能改写掉浩瀚史典对陇西的记载吗?你能让甘肃避开陇西而谈历史吗?你能让全世界的陇西后裔和陇西才人去陇西而不用吗?更重要的这还不是一个单纯的陇西郡史,作为中华早期关陇文明中的陇西郡,它承载着厚重的民族人文历史和人文精神,随着陇西郡历史的被掩盖,就直截掩盖了甘肃重要的一部分历史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人文精神.

定西宋代以前无名可考,宋代之后才出现定西之名,后升为县,时有降有升,基本以县层历代归属陇西巩昌管辖。现代以全国最贫穷之“三西”而成为闻名的贫穷落后代名词,这样贫穷落后的域名己经是一个地区从发展角度不能再使用的黑帽子,而甘肃就把那个既没有历史又没有人文还不长草的定西这顶黑帽子长期强行套在中华关陇文明区的头上,从来就不了解人民究意接受不接受,也是否有利于当地发展,这是对当地几县人民的无视,也是糟蹋甘肃的资源,遭蹋甘肃的文化。

甘肃为什么这样穷,大概就是叫这样糟蹋坏了。陇西不设州府机构,但这个地区还在,就因为设置就把几县的人文历史取消了。写甘肃历史等于写甘肃家谱,从民间写牒谱的基本规矩讲,没有看到那有写家谱只写孙子,不写爷爷的规矩,不知他们这些人自己能“自圆其说”吗?一部地域史因定西中断就足以说明定西这顶帽子不能代表这个地域才被编史弃用,这是近代甘肃由定西替代陇西后在中国出现的贻笑大方的重大社会、人文、学术事故。也给这个地区带来了重大而不可弥补的损失和影响。同时给这一地区带来的过去目前及今后相关损失和影响都是可想而知的。这种状况随着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不断回归提升,就必将更成为当今甘肃蹩脚不能走路的省内大难题,可能早回头要好得多。

在现代商品社会中、一件商品都需用美名进行外包装、同样的产品、因为挂靠了名牌就身加数倍、何况是首当其冲的地域大名,这顶黑帽子长期致使中部的人文资源价值贬低了不知好多倍?使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惨淡,实践证实省内中部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社会投资人气、外地和国家资金投放信任度低,长期以来造成了地区社会价值的严重贬值。历史己经证眀:这是甘肃社会发展中的严重的历史失策,这几十年实践的结果就是唯一的证据。看到这里你就会多一条思路、来理解为什么甘肃的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

中国历代致治至今,都是把州、郡、府设在当域最具影响力的地方,以便增加吸引力凝聚力等,其实就是王权统治中的心理震慑力。能量大的带动能量小的这也是一般的自然规律,但甘肃连历史至今的最一般的基本社会管理规律都不懂。从社会学、人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交通等方方面面来看,给定西设市真不可思义。据社会学家综合分析可以肯定:地名设置缩小地域也不会沉陷,但会使社会发展继续沉寂,人才则能弃军突起,因为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反而会激励成才。象陇西的罗锦堂这些世界杰出学者就是例证,且象这样的学者将还会出现。在当今中国社会公认:甘谷出商人(如潘石屹产业),陇西出学者,陇西历史至今都出文人学者,搬开史典翻阅,还有不入大传的陇西一般文人学者几乎可以多得车载斗量,象罗锦堂这样的人物出在陇西决不是偶然的,这是地脉遗风和社会共同的自然因素结果。

其实陇西也没有必要争那个市号,陇西从历史至现在的罗锦堂这些在世界级的学人,巳经使陇西在现代风光了,“天不薄人,人何奈之”。市号是西方商品社会的舶来品,也只是现代商品社会流俗化的短时期产物, 实践证明越是设市的地方,越被现代社会的商品环境和时代物欲包裹着的流俗道德污柒得严重而后效待观。

时代就要这样走,过去的就让过去,“返朴归真”,历史是要回来的,历史的辨证法证实,最冷落的地方就是将要最热的地方,寺庙的文革至现在就是例证,从古镇也会到古郡,这个道理连农夫择种商品田都这样做的。

陇西曾有过盛唐京都长安之外的第一块皇家热土,又背有厚重的人才文化“沉重历史包袱”,历史的今天才会有如此的冷落,历史按排定的序列进行着,陇西你对华夏的贡献已经不小了,气势恢宏的盛唐帝国就与你关系太大,你现代应当该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历史将等着你的列队。你就自秉自己的中华历史人文古郡。

陇西的学者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都深深爱恋着博大的陇西,就连李白这种骨子里桀骜不驯的骄子随迁几代都头上要顶一块“陇西布衣”的素巾。历史告诉人们:任何事情不去随大流而长期自持身旺才越显得博大精深而希有珍贵,这正是历史给陇西一个“天道公平”的自强机会。老子不是遗过大智慧吗。

据笔者多年的了解所知看,全世界的陇西郡籍人士没有几个认同定西这一域名,特别是贯用陇西域名的文人才士,根本就怕掉价不用而远离这个贫穷落后的词,‘定西’这两个字就根本不让进入这些人的谈话和文纪册本,(你也可以调查一下,当域国内外稍有影响力的人士有几个启用这两字),定西要发展靠什么?

域内有那么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投人潜在资金资源,至今石沉大海得不到开发,当地的优秀人才早已远走高飞,实话实说甘肃多少年来就是帮哥们,留在甘肃也不会用你。这种作法使省内各行各业人才匮贬,长此以往有不少行业的业绩在国内垫底。尽管有些异乡赤子身怀报乡之心,但当今的甘肃仍对这些人士以条条框框之由而无视和冷寂。国内外投资者人家怎么会愿意把资金投到一个名不正言不顺而四不挂伍的地方去搁浅,一个缺人才,缺资金,缺社会发展环境而地区,要发展谈何容易

定西出土豆就只卖土豆了。“日本人栽芯片,定西人栽土豆”,定西人这是栽土豆跟别人栽芯片的大工业搞竞争,这就是甘肃为百万定西人民圈定的发展思路,静心想一想,这就是甘肃弃用历史名郡带来的人文现实和社会现状。甘肃这么多的百姓还等着要改变现实走进富裕 ,这是一件多么揪心的亊啊,甘肃需要历史性的总结,甘肃需要心平气静的总结,甘肃需要站在公平大义的大局立场总结,以甘肃现在这样的差距水平,不是想当然、凭感情就能在短期内赶上其他省市的。一个在中国早期历史上就以关陇文明而经济文化辉煌世界的人文大区,至今她的人民还依赖于种土豆为生,这难道不使人们心痛吗?就这个作法这个省要发展又谈何容易,甘肃现代不知得了什么怪病,用两个字表叙-----担忧。

来源:定西微视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