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经与纬 2019-07-16

??

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曾写过一段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

沉默不是冷漠,而是爱的艺术。沉默不是软弱,它胜过千言万语,是对喧嚣的有力回应。

还记得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年轻的时候,心里藏不住事儿,但凡有一点心事就巴不得向别人毫无保留的吐露出来。

后来,慢慢长大,发现越来越喜欢沉默的感觉。

我明白了,爱恨随缘,聚散随心。我们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人,每个人都只能陪你一程,真正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人无几,而我们能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幸运。不抱怨、不愤恨,其实是放过自己的心。

当一个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其实是看清了人心之后的懂得。

懂得了,生命来来往往,能走进心里的人越来越少,不要太把别人当成你生命中的唯一,真正能够陪伴自己的,始终只有自己,真正能够治愈伤痕的,也只有时间和自己。

其实,沉默并不是被生活抹去棱角后的妥协,而是一种成熟,看淡了很多事,看轻了很多人,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寡言了。

不说,内心自有一番乾坤,不动声色,更显成熟的魅力。

白隐禅师是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

他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家有一女,未曾出嫁却怀了孩子,父母苦苦逼问,女儿竟指认白隐禅师是孩子的父亲。

女孩的父母怒发冲冠,抢上门去找白隐。白隐听完了最后一句辱骂,才开口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婴儿出生后自然立即送给了白隐大师。

大师虽然恶名在外,却并不介意,只是精心照顾孩子的成长。

几年之后,真相终于大白天下,原来孩子的亲生父亲是一个市井之徒。

那一对侮辱大师的夫妇无地自容,上门向大师赔礼道歉,并要求“物”归原主。

白隐禅师在交回孩子时仍然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是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说清楚,清者自清,你自心中向佛,满眼便都是善意。

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的人,解释千万遍也是徒劳。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沉默是面对流言蜚语时一笑而过的从容,是面对尔虞我诈能安定自若的通透,是面对是是非非淡然处之的豁达。

内心空白的人,才要装出一脸世故,真正灵魂丰盈的人,一定是简单的。

天底下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明明自己没有可以足够炫耀的点,却又把可怜的自卑感,用令人生厌的夸张自大的方式装饰起来。

林语堂先生就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抨击过很多这种人:

每与人言,必谈贵戚;

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

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

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

当一个人习惯用自作聪明的表达方式来说话时,他一定是肤浅并且没有教养的。因为他们和别人的交流,永远是始于自我欺骗,终于欺骗他人。

喜欢沉默的人则恰恰相反,该就事论事的时候就绝不多说一句废话,珍惜自己的时间,更不愿浪费别人的耳朵。

周国平在《安静的位置》一书中就曾称赞道:

比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有时更喜欢和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那种‘不用听废话,更不用逼自己讲废话’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在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和在不该说话的时候闭嘴,一样重要。

即便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你,也不意味着,你就有权利对别人说教。

看过这么一句话:

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要辗转反侧的要熬几个秋,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

等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应该是你越来越成熟,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轻了。

所以,当想争辩的时候,想一想,就算了,于是选择了沉默。

也不再像年少的时候那样,时时想着如何融入别人的世界。年岁渐长,慢慢喜欢上安静和独处。

闲来无事,给自己和家人准备一顿精致的餐点;打扫屋子,摆上自己买来的好看的小物件;戴着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在公园里散步;捧一本书,安静地待一个下午......

如果你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端坐一隅,浅笑安然,不喧嚣,不张扬,他并没有不开心,只是觉得,沉默的状态,更舒服。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个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往后余生,愿你不争不抢,不闹不恼,不卑不亢,沉默以对,寂静欢喜。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