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圩阻击战2000多名红军将士用胸膛挡住枪炮:人在阵地在 誓与阵地共存亡

 昵称48860834 2019-07-16

7月6日,再走长征路第26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继续在广西灌阳采访。

灌阳是红军长征进入广西的第一站,也是湘江战役第一战——新圩阻击战的打响地,红军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为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继续在灌阳采访,抵达新圩阻击战遗址——新圩镇枫树脚,红五星造型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就建在这里。

陈列馆里,多种历史遗物的复制品带我们重返那场惨烈的战斗。

广西灌阳县委党校教务处主任 胡海源:当时中央红军抢渡湘江通道,就在新圩以北的五公里那个地方,这是红军抢渡湘江的一个枢纽。如果新圩守不住的话,那么中央红军就会被桂军北上切断。可以讲,守住新圩,就相当于守住了中央红军抢渡湘江通道的第一道生命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劳春燕:这个场景模拟的就是新圩阻击战,当时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红军要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敌军,而且头顶上还有桂军飞机的轮番轰炸。子弹用完了怎么办?那就拼大刀白刃战。这个场景当中还有一棵枫树,因为这一带就叫枫树脚。新圩阻击战打响的时候,也正好是一年当中枫叶最红的时候。

我们来到当年激战的枫树脚一带,公路一侧的山坡上建有两座肃穆庄重的凉亭,分别叫作胡震亭和冕昌亭,以纪念在新圩阻击战中牺牲的红五师参谋长胡震和红五师第十四团团长黄冕昌。

广西灌阳县史志办原主任 文东柏:红军以三个团及一个炮兵营的兵力,阻击了国民党桂军七个团的节节进攻,完成了他们的阻击任务,为中央机关为军委纵队及后续部队渡过湘江,确保了他们左翼的安全。但是这个阻击战损失惨烈,红五师损失过半,牺牲了2000多红军战士,红六师18团基本阵亡。

新圩阻击战期间,下立湾村的蒋家祠堂成为战地临时救护所。由于当时战斗形势紧迫,时间仓促,红五师留下的100多名重伤员来不及撤离,被敌人用绳捆住双手,一个个活生生地被丢到了连接地下河的酒海井里,全部壮烈牺牲。

如今,灌阳县在酒海井边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和一座以红军帽为造型的红军墓冢。为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教育后人,灌阳县近年来组织人力物力多方查找,将长眠灌阳境内80多年的红军散葬遗骸集中迁到红军墓冢内。在墓冢上方,镌刻有整整三面墙的红军烈士名录。那些来自江西、福建、湖南以及广西的红军战士们,现在长眠在这里。

我们来到了新圩阻击战的临时战地指挥所旧址。这里原是一座民房,距离战斗一线不足一千米,背靠山林、适合隐蔽。当年,红五师师长李天佑指挥新圩阻击战时还不到21岁,政委钟赤兵也不满20岁。指挥所旧址还保留着当年的样貌,师长和政委用过的桌椅、煤油灯都静静地摆在那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劳春燕:在指挥所旧址的墙上,我们看到有一篇红五师师长李天佑生前写的回忆文章,题目叫《把敌人挡在湘水前面》。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有一个人,就不能让敌人到新圩!语气十分坚决,可以说是斩钉截铁。这句话也是当时在湘江战役开始之前,红五师立下的军令状。

只要有一个人,就不能让敌人到新圩!85年前,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革命精神,至今撼动我们的内心。红军将士们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枪炮,以牺牲保存革命的力量。烈士们永垂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