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十句经典语录,感悟人生智慧

 bulaolindtsg 2019-07-16

 秀琴景谈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此书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为“六经之首”,其中也有大量反映古代生活的歌谣。
古代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不同系统的易学。《连山》据说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前二书皆佚,今只存《周易》。
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出自《易经·乾传》。
释义:在上位不骄傲自大,在下位就无须担忧了。
2.人之所助者,信也。
出自《易经·系辞上》。
释义:对于人最有益的东西是诚实。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自《易经·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革了才能继续发展下去,这样才能永久存在。
4.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释义:可以愉快地实现抱负时,便入世行道;当抱负难以实现时,便出世隐遁。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这便是潜龙的德性啊!
5.《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出自《周易·谦卦第十五》。
释义:《象传》说:“谦虚又谦虚的君子”,就是说用谦卑的德性约束自己。
6.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释义:忠信诚实,是增进美德的主要基础。修饰文辞和言语,确立至诚的感情,是营修功业的基础。一个人能够把握时机、全力进取,就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一个人知道事近尾声,能够适当终止,就可以与他共同保存道义上的适宜状态。
7.《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释义:《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大仁大德之人出来治世。’这意味着出现了具有君主品德的贤人。”
8.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
出自《易经·系辞下》。
释义:言行一致是道德的基础,谦虚是首先的根本。
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出处:《周易·系辞上》
释义:对同一个问题,仁者看了说是仁,智者看了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10. 人道恶盈而好谦。
出自《易经·泰传·谦》
释义:人之常情都是讨厌骄傲自大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