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泰荣林黑皮 2019-07-16

作者:渡兰君,来源:渡兰(ID:dulantea)

说到厚道,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张朴实、憨厚的脸,这样的人不爱说话,不善交际,看似傻傻的,很好欺负。

其实不然。古人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处处显露的聪敏未必能说明一个人的人品。

君子以厚德载物。厚道,看似朴拙,却是做人的底线,是难能可贵的人品。

厚道的人,值得信任

不少人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以为它冻僵了,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让它苏醒过来。

蛇受到了惊吓,等到完全苏醒了,便本能地咬了农夫,最后杀了农夫。

正如《增广贤文》里讲:“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小人就如同山间的溪水,易涨易退,反复无常。

孔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厚道的人犹如山的形象:安、稳、庄、重。处事稳重、为人严谨、敦守信义。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次两次的欺骗,或许能奏效,时间长了总会露出马脚,

厚道,是没办法装出来的。

如果是正人君子,做人是正直而坦荡的。处事稳重、可预测,不会辜负别人的信任。

生活中,人们更愿意和厚道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值得信赖,为人处事让人可以放心。


厚道的人,善待世界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厚道与才能、学识无关,它是一种关乎人性的美德,是一种骨子里的修养和善良。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穿着破旧的老人走进一家刚办完喜宴的酒店,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塑料袋,把菜倒进去。

因为酒店客人太多,没有人注意到老人。酒店经理正好到这巡视,一眼看到了角落里的老人。

同行的服务生也看到了,想要把老人赶走,经理阻止了他,与服务生一起等待老人自己离去。

后来,服务生问及原因,经理说:“按酒店规定,我们可以让她马上离开,

可如果不是家里窘迫,怎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偷偷来装菜?肯定是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现在进去,只会让她难堪。”

厚道,不是懦弱无能,容忍他人肆意违反原则;也不是一味地做“老好人”,任由自己的权益被屡屡侵犯,也不提出抗议。

厚道,只是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多了一份包容和尊重;多了一颗温热之心,善待世界。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在家训中叮嘱家人:“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意思是:和终日劳苦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锱铢必较,占他们的便宜;

《弟子规》上也说:“予宜多,取宜少”。就是不要总想着向别人索取,而是要学会多给予。

厚道在生活的细节上处处可见:

在婚礼喜庆的时候,老一辈的人,会专门记录亲戚朋友包的礼,

比如说家中女儿要出嫁,亲朋好友包了红包,都把它记下来,等到哪天人家有喜事,再封厚一点礼给他们。

收下小礼,是不拂人面子;还上厚礼,是珍重情谊。

厚道的人嘴上不说,但心里清楚:“钱财不如人品重要,利益没有情义值钱。”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福厚福薄,不是天注定,而是要靠自己养成的。

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为人处事只顾自己,不肯吃亏,反而摔了跟头。

古人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为人厚道,回报虽没有那么快,但绝对不会缺席。你给别人修过的桥,有一天,别人会来帮你铺更宽的路。

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

为人只管善良,守住厚道。付出总会回到己身,厚道总会收到福报。

作者:杯小茶,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茶的故事(ID:teastories),爱茶、懂茶的人都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