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七天 栏目 | 孩子 已经步入社会很久了,忘记了儿时的很多事情,但是被父母揍的场面依然很清晰,那个时候不懂事,经常犯错误,不是打坏了盘子就是碗,或者把有用的东西当做废品给卖了,回忆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 很多家长都不提倡打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感觉都是宝贝,自己舍不得打,一旦遇到太淘气的孩子,最多也就是呵斥几句,从来不会打骂孩子,那么问题来了,经常挨揍的孩子和从来没挨过打的孩子,20年后到底有何区别? 1.承受能力不同 社会的压力很大,很多人都没有适应过社会的节奏,尤其是家里的小孩子,更不懂什么是社会,挨过打的孩子心里承受能力很强,所以,一旦进入社会,面对挫折,感觉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那些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一直都是小心谨慎的生活着,一旦遇到挫折,可能心里承受不了,最后甚至出现抑郁或者轻生,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孩子犯错还是要收拾一下的。没有坏处。 2.性格的差异比较大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尤其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经常打孩子,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些影响,所以,在打孩子之前,一定要知道这件事是否应该打,打完之后,一定要给孩子讲道理,这样孩子才会有记性,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去打。不然孩子长大后,可能心里有问题。而那些没有被打的孩子,一些是和家里相处的比较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般思维格局都不错,而有一部分因为惧怕出错,所以活的小心谨慎,长大后变得唯唯诺诺。 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这个话题就比较常见了,孩子能不能打,还是要看家长的态度,如果孩子比较小,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教育是应该的,如果有必要,打一顿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打了。 打骂教育毕竟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所以只能教育为主,打骂为辅,如果经常打孩子,可能就会让孩子感觉到打骂是唯一的方法,不管烦什么错误,挨一顿打就结束了,反而让孩子最后越来越难管教。 所以,打骂和不打骂孩子都是一种教育方式,20年后孩子必然有根本上的不同,孩子未来到底能成为什么样子,这都取决于自己小时候的教育,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