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画中的动物 在遍布敦煌735个洞窟的五万多平米的壁画中,宗教主题是绝对主角。但在追求饱满、华丽,甚至有些热闹的敦煌壁画上,动物们也占据着重要的一隅。两千多年前的敦煌,工匠们利用画笔,结合相关的典故和传说,一笔笔仔细还原动物的样貌、气质和神态,刻画下一个奇幻而有趣的动物世界。 莫高窟257窟《鹿王本生故事》中的鹿 鹿王本身是释迦牟尼的前生,因此也就成为了石窟画中最有灵性的动物。 中唐 榆林窟第25窟中的獅子 原生长于西亚、中亚、印度一带的亚洲狮,经过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统治者们格外中意它的勇猛威仪,被人们视为“人中的雄杰或导师”。后来佛教大兴,佛教经典对狮子大为推崇,狮子形象传遍中原,造像和壁画当中随之出现大量的狮子元素。
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中的野豬群 ![]() 莫高窟西魏第249窟中,有一群行进的野猪入画,画面中,一头猪妈妈走在最前,带着六头小猪崽穿行于在山林间,似是寻觅食物,又如闲庭信步。猪宝宝寸步不离地跟随在猪妈妈身后。 宋代 莫高窟第76窟中的猕猴 ![]() ![]() 西魏 莫高窟285窟 山巅猕猴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上有无数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这条路险象环生又分外寂寞。在唐代,面对可能出现的强盗,粟特人东行会携带机敏的猴子作伴,成为他们预防丝路强盗的“哨兵”。茫茫大漠,漫漫旅途,因为猴子相伴,多了欢笑、少了危机。 隋代 莫高窟420窟 骆驼 ![]() ![]() ![]() 骆驼是丝路上最忠实的动物,任劳任怨又不离不弃。作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骆驼如沙海中的一叶扁舟,满载货物,静默前行。 莫高窟103窟 白象 ![]() ![]() ![]() 青绿山水间,大象带领着商队行进其间,如由俗世步入极乐净土。 254窟 《摩诃萨埵舍身饲虎》中的羊 ![]() ![]() 北周 莫高窟第290窟中哺乳的羊 山羊静默站立,耐心为小羊哺乳。小羊跪在地上,正在仰头吮吸乳汁。 初唐 莫高窟第45窟 莲上鹦鹉 ![]() 隋唐时期佛教大兴,鹦鹉的形象和佛教的关联逐渐加深。在佛教经典中,有诸多菩萨曾化身为鹦鹉的故事,因此佛教中认为鹦鹉是具有慧根的鸟类。此时期的敦煌壁画中,鹦鹉常常出现在经变画中。 北周 莫高窟第301窟中的虎 ![]() 画面中虎妈妈端坐在地,环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七只虎宝宝。它们游戏正酣——有的来回踱步、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玩闹戏耍,是敦煌壁画中难得一见的温情色调。 初唐 莫高窟332窟 双孔雀 ![]() 自汉代始,孔雀以贡品的形式开始传入中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孔雀为经,鹦鹉语偈”观念深入人心,孔雀的形象逐渐在汉地中原流行开来。在敦煌壁画中,孔雀形象多出现在装饰图案和经变故事中,形态多种、活泼生动。 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逐渐被飞天人物像所取代,动物的身影逐渐被掩埋。虽历经千年才再被发现,但纵然世间已沧海桑田,它们鲜活依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