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写一首诗考高僧,对方回他28个字,被称来无影去无踪的唐诗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在写诗方面,除了诗豪刘禹锡,白居易其实是没有怕过谁的。一生写诗3000首,头上同时顶着诗王和诗魔两大美称,皇帝捧他,民间百姓个个视他为文坛巨匠,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诗之王。

当然这是世人眼前的诗王,骨子里他是唐代最爱与人叫劲的白乐天。年少时,母亲不让他与初恋在一起,他便不娶她人,与母亲叫劲直到被以死相逼,才终于在37岁结婚。年老时,他与好友刘禹锡更是杠上了,两人一唱一和,留下了十几首经典,虽时常落败,却乐此不疲。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白居易与高僧的一次叫劲。晚年白居易爱礼佛,曾与一位名“鸟巢禅师”的高僧相交甚密。说起来这位高僧也确实是高人,据说他与鹊为邻,平日里也睡在树上,所以得了这个称谓。一日,白居易再访高僧,对佛理有些不解,又想用首诗考考高僧,于是就上前吟了这样四句诗: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看得出来,诗王对于一个“空”字是颇为不解的,对于空门所谓的空,他久久不得其真意。后两句更是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苦恼,到底浮生是梦,还是梦中才是浮生,这不久久是诗王,更是困扰很多人的疑问。

高僧听白居易这一说,不慌不忙,当即回了他一首更绝的,总共也是28个字,让诗王也认了怂。这首诗虽无名字,却被称为一首“无影去无踪”的唐诗,让我们来品一品: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间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所谓高僧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这28个字,对人从何处而来,又往何处去,做了个十分玄的解释。人空空而来,即为“来时无迹”;走的时候也不带走一物,即为“去无踪”。所以对于生死之事,世人又何必介怀。后两句,直接解答了白居易关于浮生事的迷惑。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高僧眼中,“梦”与“幻”也是辩证的关系,浮生是梦何必纠结。

白居易听完高僧所言,若有所悟,于是便恭敬地退下了,而这一段传奇也被后世记录下来。这两首即兴之作,却讲的是佛法大义,非我等凡人所能通解,但是从写诗为文的角度来看,却都是高手之作。特别是高僧之作,更是写法娴熟。前两句就起兴高妙,用来去和迹踪相对,颇有禅意;后两句以问句落笔,让听者自己去思考,也加强了语气,这就是这首诗能流传千年的原因。这首诗大家能理解吗?欢迎讨论一、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