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品的起源最早形成在什么时候?

 时宝官 2019-07-16

货品交易已经成为我们的固有日常的今天,其实有时候听听历史轶事,回溯商品交易的形成,可以稍微窥探人类的发展进程,知道社会从单一化到现在丰富多样化的源头,也是一件趣事。

商品的形成,我们先来说说两个定义,第一是商品的名字从何而来,第二是商品的概念如何形成。

话说商朝灭亡后,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商人(商朝的拥戴者)的鼓舞下想要复辟,他们见周成王年幼,摄政王年岁又老,便想趁机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周公摄政的力量推翻周朝,夺回统治权。周公旦得知后,亲率大军平息了商人叛乱,并将参与造反的商人监禁在一个大土丘上,后来那个地方就叫做商丘。一群被围困住的叛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祈求财神赵光明显灵相救。赵光明出面保释了全体商人,让他们负责长途贩运,后裔也只能终生从事社会最下层运输调配物品工作,赖以生存。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士农工商,商人皆下品的原因。这也就成为了商人的名字缘由,后代为了便于称呼也就吧商人运输的物品称之为商品。

搜索商品的概念,百度给出的一项定义是:商品,指为了出售而得到货币,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我个人也更加倾向于这种定义,及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并不能称之为商品,顶多称之为物品,是货币的出现赋予了它“商”的属性。

新中国建立之后,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曾挖掘出14个猪头和猪下颚骨和陶猪,以及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山东滕县上岗村夏代墓葬,以及甘肃临夏大何庄齐家文化墓葬九座墓中均发现的猪额骨陪葬,以至于让一些学者认为 “猪这种牲畜已经成为一种财产的象征,并作为商品的媒介物的物品货币而出现”。

这是最早的中国货币起源说法。

如果根据这些夏代墓葬和遗址中挖掘一些猪头和下颚骨随葬品,就认为在夏代猪曾是一种中国早期的实物货币,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找不到进一步证据。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以贝的形式出现,并且最早始于夏代。

其根据是,在早在公元前出现的《盐铁论·错币篇》中就有“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之说。另外,从中国古代的文字结构来看,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带有“贝”的偏旁部首,或者说是由贝字演化而来。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属于买卖(这里“买卖”都含“贝”)的,有赊、赘、质、贩、贵、贱、购,赔等字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与了有利支持,说明古人也有一样的认知。 并且也有考古发现为证。

商品的起源最早形成在什么时候?

考古发掘的贝币

这样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商品的名字起源于商朝,其实在商朝之前的夏朝其实就有了商品的出现,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一个沿用传承的名字罢了。

其实还有“买东西”这种说法的来源,也是有趣。

有说法认为源于东汉。东汉时,定都城洛阳为东京,又以长安为西京,算得上当时最为繁华的两个大都市。人们外出购物到东都洛阳,简称“买东”;到西都长安购物,简称“买西”。当时谈卖买的人,非东即西,时间长了,所以就用“东西”作为货物替身,“买东西”就成了交易的代名词。

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唐朝。唐都长安内,坊市分离,“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长安城内设有“东市”和“西市”。东市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宅第,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西市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在长安城内购物,非东市即西市,所以购物就称“买东西”。

商品的起源最早形成在什么时候?

中国古代的“买东西”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追述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但是商品交易这种模式被一代代相传,我们在感概当今生活创造不易的同时,其实如果能深入一些,把握交易的本质,其实个人觉得机会永远是存在的。草根有没有可能创造奇迹,这个命题在中国永远都会是肯定的回答。交易存在,需求就永远存在,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怎么样把商品给到需要的受众群手里,现代交易的本质不过就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