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黄花梨浅析

 墨泉居 2019-07-16

前几年有朋友送我一木料边角,说是海南黄花梨,因其貌不扬,遂弃之角落数年。不久前将它翻出来,把量再三,其材可做镇尺一枚。

    于是就把闲置多年的刨子、钜子、斧子等工具找来,进行磨刷修整,虽已破旧,尚可使用。

    我权衡再三,尽力减少削其楞角,使利用率最大化。刨平后用砂纸打磨,因没有抛光机,也就省去抛光程序。

    砂纸磨擦后使我大吃一惊,这貌不景人的木头其底蕴竞是这么厚重。降香幽幽,使人闻而不忘。油气充足,萤光饱满,线条流畅。中间一鬼脸,使整个木纹疏密相间,谐调一致.轻轻手抚,如摸婴儿皮肤,光滑无比。细细品味,真是爱不释手。

    海南黄花梨在《本草纲目》中叫做“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降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因其功效,我不厌其烦的将钜楂、刨花、木屑收集起来,装了两瓶,以待有用。亦可作花梨木香味之辩析。



    凡物皆有美中不足之处,何况是木料。大家可仔细观看,镇尺一端,纹理较乱,甚至有点脏的感觉。据说越南黄花梨就有这种现象,所以有朋友怀疑这是越黄而不是海黄。

    既然这样,我们不仿把海黄及越黄仔细对照一下:

    1,闻味,有人认为越黄虽香,但杂有一点酸味及臭味。而且味淡而轻。这一镇尺只有清香,没有其它特殊味道。至于味的浓淡轻重,与料的新老及木料存放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以此论之。

    2,看纹,越南黄花梨纹络开度大。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此镇尺木纹紧凑,线条流畅,也没有麻丝之状。还有说越黄鬼眼中心为空,而这对鬼眼是实实在在的黑点。

    3,色泽,越南黄花梨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不时夹有点点霉斑。

    此镇纸整体色泽红里透黄,色重而稳,更没有紫药水的颜色。所憾者,有一小部分显得有点脏乱,似乎霉斑之状。

    4,密度,海南黄花梨比越南黄花梨密实,海黄比重大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南黄花梨。

    此镇尺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木料在我手里已存放数年,足以干透,其重量还在300克,在黄花梨中密度实为较重。再之,关于牛毛纹、蟹爪纹。无论海黄与越黄,由于生长土质、气候环境、所受后天影响,及一棵树的上下、边心,都有着不同的木纹毛孔,不能以此讨论海黄、越黄真假问题。


    5,手感,越南黄花梨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

    此镇纸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很是舒服。

    6,莹光,越黄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较强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

    此镇纸还没有经抛光机抛光、打磨,但光洁度已是很高,外表有如绸缎面,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线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跳趯,闪烁明显。相信在以后的收藏盘玩中,会有更强的玻璃面感觉。

    应当强调一点,由于海南和越南北方同在一条经线上,气候等条件基本相同。不论海黄越黄都是上等木品。新生的海黄料远不如老的越黄,有些越黄的瑕疵也会体现在海黄木料上,两种木料很难分出伯仲。

    而在明代,去安南运输木材,要比跨海去海南岛方便的多,风险也小得多。现存明黄花梨家具,没人去考究是海黄还是越黄,都是价若连城。明清两朝都因黄花梨木纹美观,很看重黄花梨家具,但到清后期,因人们审美观发生了变化。深紫阅目,厚重沉稳的小叶紫檀受到帝王将相的青睐,花梨木家具逐步退出北方市埸。只有在南方盛产黄花梨地区,人们还做些桌、椅、柜、橱等家具,有的只作为梁、椽、框、门等粗木器用途。

     因其木质硬重,油性足,易燃、耐烧,五八年用来大炼钢铁,使其毁灭殆尽,现很难找到黄花梨野生树木。

    至一九八五年九月,王世襄著《明式家具珍赏》出版后,本书对黄花梨木家具的研究,使人尤梦初醒,忽的引起海南黄花梨热。但海南黄花梨野生树难以找到,物以稀为贵,凡海南黄花梨料罄其所有,收购殆尽,满足不了国人热捧。其它地区的黄花梨也源源不断运进中国,只有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梨相似比肩,其它地区黄花梨料质量差之甚远。因其海黄稀缺昂贵,一些商家明说是帮人辩识,实则把假的特征说是真的,又把抽象的说词互相乱套,使听者如进入迷魂阵,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这一镇纸,我认为是海南黄花梨料,虽有瑕疵,难掩其光华,今将图片供出,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