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狂犬出没多,村医如何处理动物咬伤?

 369蓝田书院 2019-07-16

作者:董卫杰

编辑:寸心

据调查了解,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犬咬伤门诊接待犬咬伤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疾控中心门诊从上班忙到下班,中午、晚上还得拖班。

有不少咬伤严重者,还需要及时注射免疫球蛋白。这些被咬伤者中,大部分来自农村,有的被自家犬所伤,有的是走路时被犬咬,有的一犬咬多人。

究其根源在于:

农村相当一部分家庭饲养犬,犬常常处于散养状态,到处乱窜。

夏季天气炎热,平时即使温顺的犬此时也容易变得狂躁,加上夏季人们穿得少,皮肤暴露多,稍不注重,就易受到攻击。

众所周知,一旦被带有狂犬病毒的犬咬伤,会得狂犬病,发病后100%死亡。

作为村医,尤其在夏季,要多利用门诊诊疗、健康随访、村广播自办节目等途径强化夏季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告知村民,及时规范处理伤口

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后一定要及时到辖区卫生院或疾控中心犬咬伤门诊就诊。不过在就诊之前,务必要及时做好伤口的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先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 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处15~30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将伤口洗净,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吸尽。

再用酒精或碘酊给伤口消毒,清洗、消毒15~20分钟左右即可。做完这些之后,尽快到就近的犬咬伤门诊就诊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

注意事项:一是如果伤口不是特别深,建议不要包扎伤口,尽量敞开,包扎后容易促进病毒繁殖。二是千万不要相信一些谣言,置之不理或用偏方处理,以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告知村民,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狂犬疫苗。狂犬病的易感动物常见主要有狗、猫、狐狸、黄鼠狼以及蝙蝠等野生动物,猪、马、牛、羊等家畜偶尔也会被感染发病,凡被以上动物咬伤、抓伤或被舔砥你的伤口、黏膜或裸露的伤口被舔都有可能被感染,一定要及时处置伤口并视咬伤的程度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注意事项

禽类、鱼类、昆虫、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毒,被咬伤后无需接种疫苗。一般来说,被人咬伤也无需注射狂犬病疫苗,除非是被狂犬病人咬伤。

狂犬病发作多数在1~3个月,但也有小于1周,多于1年的情况。科学证明的最长潜伏期是6年。

狂犬病疫苗不是只有被咬24小时内注射才有效。不存在24、72小时的说法。只要还没发病,疫苗就有作用,越早越好,尽快处理。

告知村民,强化平时预防。一是要及时给家中的犬注射疫苗。二是要拴好犬,夏天尽量不要散养,避免与孩子近距离接触。三是不要做引起犬发怒的举动:如吓唬或对犬吼叫,打扰正在进食或睡觉中的犬,在犬接近时尖叫或者跑开,直盯着犬的眼睛,接近不熟悉的犬……因为这些举动很容易引起犬发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