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坝村地处涂岭镇山区西部,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全省最大的蒙古族聚居地,全村2500多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0%。 在这个充满蒙古族风情村庄,有一户特殊的困难家庭,说它特殊,不仅因为这个家庭已经四世同堂,还因为从八十三岁高龄的吴春生老人已故的父亲算起,家中的每一代都有党员,每一代都直接参军或间接从军。除了血缘亲情之外,党内关系更是让这个家庭多了一份特殊的精神纽带。近日,笔者走进涂岭镇山村里的这个党员之家,为您讲述党员世家的故事。 他叫吴春生,男,今年83岁,1951年参加随军民兵,1955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泗洲水库建设,任小队长,后因村里缺人被召回,在村里担任通讯员、炊事员、加工员等职务。说起往事,老人情绪有点低落,特别是说到父亲时,更是泪流满面。 吴春生的父亲叫吴秋季,吴秋季有四个兄弟,他是家里的老大,是一名地下党员,在他的带动下,二弟吴秋成也加入了地下党,跟随陈平山开展地下工作。但不幸的是,在吴春生11岁时,父亲不幸遇难,母亲也改嫁了,成为孤儿的吴春生由奶奶照顾长大。 吴春生身体不好,患有乙肝,曾因治疗不及时导致积水,从2017年开始,连续治疗了三年,今年稍微有些起色,身体好转了一些。 吴跃辉,男,61岁,是吴春生的儿子。1979年入伍,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他表现很好,领导一度想把他留在部队,因为家庭困难,1985年,吴跃辉选择了退伍。 为了照顾家庭,退伍后吴跃辉就外出打工,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子身体也不好,一家人就靠吴跃辉一个人赚钱养家,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吴跃辉即便走南闯北、历经风霜雪雨,也没存下什么积蓄。 直到年纪大了,子女也都长大成人了,吴跃辉就想着回家好好照顾父亲和妻子,但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他被查出肺癌,在广州做了手术,花费了五十几万,高昂的治疗费用不但清空了家底,还欠下了十几万外债。 如今病情虽然稳定,但还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医嘱每个季度都要到广州复查,而且要长期化疗,但家境困难的吴跃辉硬是撑着每年才去复查一次。 因为一家三代都患病,高昂的医疗费用占用了家庭的大部分支出,吴跃辉的生活很节俭,身上一件皱巴巴的白衬衫已经破了一个大洞,还舍不得扔掉。 吴小阳,男,32岁,吴跃辉的小儿子,2007年入伍,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士官退伍。退伍后在媒人的介绍下,高大俊朗的吴小阳认识了隔壁村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吴小养,并且很获得她的青睐,两人在2014年3月走进婚姻的殿堂,虽然父亲刚查出肺癌,但在积极的治疗下,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 为了养家糊口,婚后的吴小阳远赴海南打工,2016年2月,临近春节,吴小阳回家过年,喜庆的滋味弥漫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这个家庭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吴小阳骑电动车外出时意外摔倒,头部受到撞击,脑部受到严重的创伤,而这时,吴小阳的妻子才刚刚怀孕。 在泉州180医院ICU病房住了整整一个月,之后转到普通病房又住了五个多月,这期间,吴小阳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只能靠插入导食管用针筒喂食维持一线生机。直到2016年8月,吴小阳才出院回家,在家人的照顾和积极治疗下,2018年,昏迷了两年多的吴小阳终于苏醒了。 因为头部损伤严重,苏醒后的吴小阳生活仍然不能自理,而且坐久了或躺久了,四肢就会抽筋,经常半夜痛醒,一家人为了照顾吴小阳,都是轮流守在他身边。只有站着的时候,吴小阳才会比较舒服,所以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由于长时间站立,吴小阳的脚底长满了水泡,介绍吴小阳的情况时,他的妈妈泣不成声。 从吴秋季到吴春生再到吴跃辉、吴小阳,四代党员,两代参军,党员的素养让他们在荆棘中前行,军人的毅力让他们在困难中不退缩不放弃,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从来没有向组织开过口,虽然饱受磨难,但在他们的眼里,仍能看到对生活的期盼和希望。 吴小阳的儿子已经四岁了,吴跃辉笑着说:“等孩子长大了,还要让他争取入党。” 一代一代薪火传,不忘初心跟党走。生活可以压垮一名党员的身体,但是绝对压垮不了一名党员的信仰。 “505”微心愿“红色关爱“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征集了二百多位困难党员的微心愿,还在持续征集中,广大党员可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认领平台认领微心愿。(“微心愿”每天会及时更新,如果您想向困难党员伸出援助之手,您可选择“未点亮”区,点击您想认领的心愿,即可为困难党员提供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