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或高压电弧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坏死。在人体体表上有电流进出人体时造成的深度烧伤创面,即电击伤的进口创面和出口创面。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护理中应严密观。 关键词:电击伤;急救处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19-01 我院自2010年到2012年共收治电击伤5例,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立即使病人脱离电源。让病人平卧,有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可静注可拉明,洛贝林,咖啡因等中枢兴奋剂,心内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三联针。心电图或示波器如为室颤或无脉搏性室速立即予除颤。有心跳呼吸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2休克期护理 2.1(1)观察同一般烧伤。保暖:由于创面水分蒸发,大量热量丧失,病人大都畏寒,必须做好保暖工作,室温30℃~32℃。对严察重电击伤患者,休克期尿量要求每小时大于30~50ml,并严密观察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尿,发现尿量、尿色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避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补液疗法1.电击伤的早期补液量,不仅取决于皮肤烧伤面积,更取决于肌肉烧毁的范围和深度。由于电击伤较深,渗出较多,因此输液量往往比相同面积的热力烧伤多。2.及早应用利尿剂,预防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肌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排出,以减轻肾功能的损害。3.及时应用碱性溶液,如5%碳酸氢钠溶液,可纠正酸中毒。 2.2严密观察电击伤后继发性出血 (1)床边备放止血带、手术止血包及消毒手套。 (2)加强巡回,特别是在患者用力、哭叫、屏气时容易出血,夜间患者入睡后更应严密观察。 (3)电击伤肢体必须制动,搬动患者时要平行移动,防止因外力引起的出血。 (4)出现大出血,应根据出血部位及时给予正确紧急止血后,尽快通知医师。电击伤继发出血发生率很高,原因是动脉内膜及中层损伤,血管壁坏死感染,出血时间大多在2~3周左右,措施:①给予充分重视,熟悉病史,了解病情,紧急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准备好止血带、静切包、无菌手套等。②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嘱病人情绪激动、用力、哭叫、屏气都容易引起出血。③出现大出血时在肢体上用止血带,其他部位压迫止血,并尽快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挽救病人生命。④失血过多时,应静脉输液、输血补充。 2.3严密观察受伤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并抬高患肢。如肢端冷、紫绀、充盈差及肿胀严重时,应通知医师早期行焦痂和筋膜切开术,恢复肢体的血液供应,切开后的创面可用碘仿或磺胺嘧啶银冷霜纱条覆盖。 2.4严密观察神经系统并发症 (1)对电击伤伴有短暂昏迷史的患者,临床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脑水肿、脑出血及脑膨出的征象。 (2)观察有无周围神经(正中神经、挠神经、尺神经)的损伤,以便通知医师及早诊断处理 2.5防止厌氧菌感染,受伤后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及长期的大剂量青霉素应用(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干净后停用)。应用前应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试验阴性后方可给予,青霉素配制方法要正确,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 2.6清除坏死组织和截除坏死肢体时,做好一切术前后常规护理。 2.7电击伤病人都有不同程度地伤残,护士要对病人思想上进行开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年04期 [2]《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23期 [3]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
|
来自: 张士文8mcuyra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