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业座谈|李猛教授主持,甘阳教授致辞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7-16

7月11日下午,本届通识教育暑期讲习班接近尾声,为总结教学成果,交流课程收获,学员、助教和教授们集聚一堂,开展结业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李猛教授主持,吴飞老师、丁耘老师和陈壁生老师作为本次讲习班的教师代表出席,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甘阳教授最后总结发言。本次座谈会主要分为助教代表发言、学员代表发言与教授致辞三个环节。助教代表们总结和反思了讲习班过程中小班讨论开展的状况。学员代表们分别讲述了他们参加通识讲习班的感悟,以及自身接受通识教育的经历,此后主持人李猛教授对学员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学员们的殷切期待。在座谈会的最后,甘阳教授向学员们阐明了通识教育的“最高目标”与“最低目标”,希望学员们警惕大学教育的“两种危险”,通过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通识联播
结业座谈会纪要:通识教育与文化自觉 

一 助教代表发言
座谈会的第一个环节是三位助教代表对小班讨论开展状况的总结和反思。首先发言的是吴飞老师课程的助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读硕士生刘泽若。刘泽若同学也旁听了陈来老师课程的讨论班,他的发言主要针对陈来老师和吴飞老师的两门课程。刘泽若同学指出,在陈来老师的讨论班上,助教带领同学们整理了陈来老师的授课思路,讨论焦点集中在了梁启超对于公德和私德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证过程。部分助教还为同学们开列了参考文献,就陈来老师的《新民说》解释和其他学者的解释进行了比较,以探索对于文本的不同的解释可能性。在吴飞老师的讨论班上,助教们带领同学细读了康有为的《礼运》注,讨论焦点集中在了两个问题,一是康有为对于《礼运》的解释和郑玄、孔颖达等传统解释的不同;二是康有为对人伦的批评以及他所提出的废除家庭的要求。对于后一个问题,同学们尤其能够引入自身的生活体验参与讨论。刘泽若同学最后总结,一堂好的小班讨论需要助教和学员在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对助教来说,可以在讨论前准备讨论大纲、设计讨论的问题,在讨论课前将问题布置给同学们,给大家思考的时间,亦可挑选几段核心文本在讨论课上带同学细读、分析。对学员来说,需要在讨论课前熟悉讨论的文本,并对助教布置的问题有所思考。

                        
               图为助教代表刘泽若正在进行发言

第二位发言的是丁耘老师课程讨论班的助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硕士毕业生苏杭。苏杭同学指出,丁耘老师的讨论班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助教会对哲学史上的相关概念进行补充;二是重视对于关键概念的讨论,如“理性”、“理智”等等;三是重视中西文化的对比。面对这一思辨性很高的文本,助教们除了在课前准备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设计了很多层层递进的问题外,在课上也通过ppt和板书等方式为同学们梳理思路。除此之外,结合自己在复旦大学担任通识课助教的经验,苏杭同学认为讨论课的核心是“讨论稿”,也即用一、两千字论证和表达一个观点的小文章。参加讨论的同学在讨论课前完成写作,在讨论课上彼此交流。讨论稿不仅可以训练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和学术写作的能力,帮助大家厘清复杂文本的脉络,也可以使同学们在讨论班上的发言更加清晰有条理。苏杭同学认为,好的通识教育应当把通识的问题意识、视野同专业的学术训练相结合,而讨论班就是一个提供学术训练的好机会。

               
               图为助教代表苏杭正在进行发言

第三位发言的是张京华老师和陈壁生老师的课程讨论班助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生李劭博。李劭博同学指出,在这两门课的讨论班上,同学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顾颉刚和王国维的学术方法和思想进行比较。在张京华老师的讨论班上,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疑古派的学术方法,部分助教会以案例分析(如“孟姜女”的故事)的方式组织讨论。陈壁生老师的讨论班由于安排在课程结束当天的下午,同学们的准备不如前面四个讨论班那么充分。但是同学们还是能在助教的引导下梳理王国维的文本和老师授课的思路,并且结合自己的对宗族、祭祀等问题原有的知识与理解展开讨论。李劭博同学结合自己之前在讲习班上担任《史记·夏本纪》和《史记·秦本纪》两门课程助教的经历指出,面对上古史或者考古学这类对专业知识有相对较高要求的课程讨论,助教在准备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参与者的学科背景来设计讨论内容:如果专业背景相同,可以讨论一些较深入的问题,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如果专业背景不同,则可以考虑讨论一些相对基础的问题,帮助大家夯实基础。

                      
                图为助教代表李劭博正在进行发言

二 学员代表发言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六位学员分别讲述了他们参加通识讲习班的感悟,以及自身接受通识教育的经历。

来自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胡嘉乐同学首先跟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体验。胡嘉乐同学指出,他在新雅的一个强烈感受是通识教育所倡导的自由、博雅的精神同日常学习中所要面临的来自学分绩、考试等“必然性”压力之间的张力,如何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第二位发言的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本科生王多娇。王多娇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基本情况,并谈到了她在此次讲习班中的学习体验。她指出,这次讲习班所阅读的五位思想家根本上思考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但他们各自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种经典之间的碰撞给她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图为学员代表胡嘉乐(左)、王多娇(右)正在进行发言

接下来发言的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PPE方向的本科生吕汶桧。吕汶桧同学和大家分享了她在北大经由通识教育而“灵魂转向”的体验。李猛老师“哲学导论”课程上细读经典、小班讨论的经验,以及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经历正是她理想中的北大的模样。

第四位发言的是来自安庆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蔡子辰。蔡子辰同学谈到了他所在的学校的定位不同于北大、清华,在他学习生活的地区,要接触到通识教育的资源是比较困难的。他希望今后更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能够向偏远地区开放,他也愿意为此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图为学员代表吕汶桧(左)、蔡子辰(右)正在进行发言

第五位发言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贸系的本科生杨荃昕。在发言中,她谈到了自己所在学校尽管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但也不乏一些自发的承担通识教育功能的努力,如一些老师坚持开设古希腊语课程、组织定期的读书会阅读经典等等。老师和同学们在规定教学之外的自愿、无偿的努力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友爱共同体的力量。

最后发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娄雨。她谈到讲习班给她最大的触动就是,要敢于接触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由于教育学的专业背景,自己接触到的多为西方教育学经典。这次讲习班所选读的五个中国文本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提醒了她要在专业学习、研究之外多扩展自身的视野。

       

                           
            图为学员代表杨荃昕(左)、娄雨(右)正在进行发言

主持人李猛老师就六位学员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李猛老师指出,六位学员的背景不同,各自所在学校的通识教育资源也差异较大,如何运用自身学校现有的资源使得自己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大家都可以思考的问题。通识教育不仅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开展,更重要、更根本的是自我教育,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处境开始做一些事情。李猛老师还指出,希望同学们能够就通识教育多向老师做出一些反馈,师生交流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李猛老师正在进行发言

三 甘阳教授致辞
在座谈会的最后,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教授致辞。甘阳老师指出,通识教育有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最低目标是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宽厚,在本专业之外能够多了解一些东西。最高目标则是2005香山会议上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所谓的文化自觉,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传人的心态来承接前辈学人的思考,自觉地认识中国从前和今天在世界上的复杂地位。今年讲习班的内容是与此密切相关的。

甘阳老师谈到今天的大学教育有两种危险,这两种危险都与文化自觉有关。一是如果没有通识教育讲习班,没有通识课程,我们这几天所阅读的这些文本和问题可能会消失,大家会认为这些东西和自己没有关系。一个学生抱有这种心态,是生活在虚空中,而非生活在历史中。希望通识教育能够帮助今天的学生承接前辈学人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演变,培养文化自觉。

第二种危险是把问题过于学术化,在专业概念里打转会失去直接把握问题之深刻性、沉重性的能力。根本问题与我们的历史相关性、存在相关性都是直觉性的,而不是靠逻辑推理推演出来的。我们要找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点,让自己与这些根本问题建立起精神上的、而非逻辑上的联系。

                  
                图为甘阳教授向同学们致辞

结语
为期六天的第十一届通识教育讲习班圆满落下帷幕,感谢授课老师与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以及学员们的热情参与。本届讲习班虽然已经落幕,但是通识教育本身的开展却有待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无论是课程、讨论班,还是读书会,通识教育的实践终须从我们自身做起。在通识的路上我们期待与新老学员们同行,也欢迎更多关注通识教育的朋友加入我们!

杨光 供稿 / 鑫淼 摄影

郑林 编辑 / 文馨 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