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国际战略研究室与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暑期讲习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一层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习班的主要授课内容为规范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国际关系类学术刊物稿件选择方式与流程、中文时事评论文章的写作与投稿技巧。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等专业研究的逾百位青年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从数百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参与了本次暑期讲习班。 本次讲习班邀请了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中方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导庞珣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薛力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徐进研究员四位主讲老师;FT中文网公共政策主编刘波作为点评人参与了本次讲习班。 四位主讲老师和一位点评人的授课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场内容生动丰富的学术盛宴。 7月12日上午,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袁正清老师从一个编辑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办刊和审稿的主要理念—“四个平衡”,说明了杂志的编辑流程,重点分析了开篇、标题、引言和摘要等对于编辑审稿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准确分析期刊定位的重要性,解答了学员们关于学术期刊的写作和投稿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下午,清华大学庞珣教授从论文拒稿入手,从作者和编辑两个角度分析了可能被拒稿的原因和拒稿传递的信息。之后,庞老师围绕选题、创新之处和文献回顾三个内容介绍了论文研究与写作方面的经验。她以个人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为例,详细分析了一篇优秀学术论文的创作过程。最后,她介绍了关于反复阅读、集思广益和精读文章等方面的写作技巧。薛力研究员介绍了自己关于因为片面、所以深刻的理念的认识和“奥卡姆剃须刀”原理在学术创作中的应用。 7月13日上午,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徐进挑选了十余篇学员递交的学术论文,从创作思路、题目拟定、摘要写作等方面逐一对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点评,经过与提交论文作者的多轮互动,进一步介绍了他对论文修改和创作等方面的建议。
FT中文网公共政策主编刘波向学员们介绍了FT中文网的市场定位和选稿用稿要求。面对学员的积极踊跃提问,两位老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暑期讲习班一经推出,就受到全国各地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博士和硕士的热烈欢迎。经过几年的发展,世经政所暑期讲习班的影响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在一方面说明学者们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研究方法这一学术工具的供给不足现象。这意味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有关研究方法的课程上进行适度补充。 |
|
来自: skysun000001 > 《单位文章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