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知识变得“有用”? | 高瓴 Recommend

 冲霄3e8ixadnpn 2019-07-16

导读:我们总觉得,那些“看上去什么都懂”的人,总是能审时度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明智的决策,但实际上,他们犯的错误却一点都不少。为什么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其实很简单:单纯积累知识并没有什么用,它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能做到这一点的,是思维方式。知识是静态的,它聚焦的是“过去”。而思维方式是动态的,它聚焦的是“未来”。

要想让知识真正变得“有用”,不要囤积知识,而是要让知识流动起来。跨越从已知到未知的界限,打破从旧到新的屏障。

源 | 公众号“L先生说”内容有删改。

作者 | Lachel

DIKW模型:学习的四个层次

“DIKW模型”把学习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和智慧(Wisdom)。

其中,知识的定义是“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信息”——是对脑海中已有碎片信息的联结和整合。而智慧的定义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和应对新问题的能力。

举个例子:

“DIKW模型”这6个字符,就是“数据”;

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含义,这是“信息”;

你知道这个模型的背景,应用范围,学术界对其的讨论、态度等,这是“知识”;

而当你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应用这个模型去思考、去应对新的情境,这才是“智慧”——也就是“思维方式”。

简而言之,知识是静态的,它聚焦的是“过去”。而思维方式是动态的,它聚焦的是“未来”。

知识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它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空谈智慧和思维方式,无异于空中楼阁。

但如果单纯积累知识,而忽略了思维方式的构建和完善,那么,你就只是一个知识的“仓库”而已。你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复读”别人的观点。

囤积知识:停留在过去

在这个信息焦虑的时代,“学习”,成了一个被追捧的热词。我们害怕错过什么,害怕失去机遇、被时代淘汰,于是,我们开始买大量的书,下各种知识APP,利用碎片时间听音频课、听书,间或参加各种线上线下课程……

生怕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竞赛中,被别人抛在后面。

这当然不是坏事,学习永远都是好的。然而,许多人的学习,往往是盲目的,也是低效的,只是把知识“囤积”起来,却从来没有真正利用过它。

什么叫“囤积”呢?它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追求“收集”。想一想,你有多少书摆在书架上,却从来没有翻过一页?报了多少课程,下了多少音频,从来没有听过?

这样的人,只是把“拥有”当成消化,满足的是“我在学习”的幻觉。

第二层,是追求“数量”。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用各种课程和训练把自己的日程排满,整天忙着计算又读了多少本书。他们一直奔跑在路上,仿佛稍微停下来就会被别人超过。

但在这些数量的背后,真正被吸收、内化、应用的,又有多少呢?

第三层,是追求“记忆”。这样的人,会有自己的一整套学习、笔记体系,会有一沓厚厚的笔记本(数码或是实体),会有分门别类、整齐有序的知识集合……跟他们聊天时,你经常能听到“某本书提到过”“某某人讲过”“这个知识点来自……”这样的话。

到这个层次已经很不错了,达到这一步的人并不多——但仅仅停留在这里,仍然还不够好。

为什么呢?很简单。单单只是知识的积累,只能说明,你永远停留在“过去”——任何一个知识,当它被记录下来,被你所接收到,它就已经是“过去”的事物了。但我们要面对的,永远是全新的、陌生的情境和问题。

所以,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停留在过去的记忆,成为你的根基,在它们之上生长出新的萌芽:一些针对全新情境的假设,猜想,推论和判断。再依据它们,去做出行动,修正行动,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你的行动。

这就是我所强调的:不要囤积知识,而是要让知识流动起来。跨越从已知到未知的界限,打破从旧到新的屏障。

让知识流动起来

那么,什么是“流动”?

比如,当我学到一个知识点时,我不会把一个知识点复制下来,再存放到仓库里,囤积起来,等待哪一天的使用;而是会通过一套流程,从思考到联想、提问、行动、记录等等,让这个知识点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最终落地。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做法,但它们能有效地帮助你,把重心从囤积转移到流动,让知识流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1.抽象储存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我不会去记录知识点的细节和结构,甚至,如果你问我某个领域的问题,我也不一定能给你巨细靡遗地讲清楚。

但我能够知道,它在我的知识网络里大致位于哪个位置,跟其他哪些节点有联系,它们合起来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我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归纳、整理出什么,它能应用到什么样的新问题里面。

2.问题导向

如前面所说:任何一个知识点,最终都是要落地,跟问题建立联系的 —— 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试着用你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塑造你看待事物的视角,思考问题的框架,分析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利用这些旧知识作为依据,不断去补充、完善、修正,乃至于推翻和重构自己的观点 —— 这才是学习的要义,也是让知识流动起来的核心。

“囤积”和“流动”的差异

“囤积”和“流动”之间的差异可以分成三个层级,分别对应知识的储存、识别和调用。

1.储存

囤积者的知识储存方式,是树状结构,采用的方法是分类和层级:知识点 A 可以分成 A1,A2,A3 三个部分,A1 又进一步可以分成 A1.1,A1.2……诸如此类。

他们所追求的,是有序,每个知识点都有其位置,严丝合缝,一丝不苟。

流动者的知识储存方式,则是网络结构。他们不会去储存知识的细节,而是会对其进行抽象,提炼出一些关键的特征和要素,并通过这些特征和要素,把它跟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就是我所说的知识网络:它不仅仅是对信息的组织方式,更是对信息的理解、储存和提取。它不追求分类,而是追求联想和相关。

2.识别

囤积者发现一个新问题时,往往会对其贴标签,将其归类为已知的某一类问题。亦即,试图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一个最接近、最相似的元素,将其套用到新问题上面。

而流动者发现一个新问题时,会注意到其新异之处和不同点,并聚焦于:它跟旧的问题有哪些不同?从旧的问题可以如何延伸、变换出这个新问题?这其中有哪些特点,是不能用以往的方式去对待的?

3.调用

囤积者调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时,会追求还原和准确,执着于通过既定的路径去检索和复述信息。故而,他们会重视记忆力,会追求博闻强识、不出错,追求信息的完全匹配。

而流动者的思维方式,则是通过提炼要点,为已有的知识建构一个个高维度的、不同的模式。再通过对模式和特征的匹配,在节点之间进行跳跃,来检索和提取信息。

这些模式和特征,其实就是思维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后者一定会遇到错讹、偏差,但这没有关系 —— 如果过度追求不出错,那就没有办法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我们要追求的,是满意解。

这三点,是流动者与囤积者的不同,其实也是大脑的优势所在。

大脑之所以比现在的电脑更高级,并不在于运算速度、储存空间和精确性 —— 这几个指标,电脑的效率千万倍于大脑 —— 而在于两点:大脑能进行模糊处理,以及高并发计算。

模糊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抹掉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凸显那些重要的、关键的信息;高并发则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脑力,对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匹配,高效地调用资源。

锻炼“流动”和“迁移”的能力

1. 拆解信息的逻辑

小时候,我们往往喜欢通过拆东西,去了解一样事物的构造。

但这种习惯慢慢地消失了。如今,我们更倾向的是什么呢?是接受别人告知我们的信息,按照作者的思路和脉络走,接受“作者在说什么”而非“我想要什么”。

所以,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拆解,去分析信息背后的逻辑 —— 它是如何构成的?每一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每一个结论和断言背后的支撑是什么?整体的结构是否稳固?

不妨去试着问这么几句话:

  • 它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 它的关键特征是什么?是什么使得它跟别的事物区分开来?

  • 它的每一部分为什么成立?是否有足够的论据和说服力?

  • 我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它对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帮助你提取信息的要点,以及提升面对新问题的分析能力。

2. 不断尝试新事物

前面讲过,知识的“流动”,是对新问题的迁移解决。但前提是什么?你总得有新问题,对吧?

为什么说好奇心很重要?就是因为,好奇心可以帮助我们尝试和探索新事物,在已知中创造出未知,推动我们面对新情境和不确定性。

所以,我有一个心态:无论多困难的挑战,只要是没有接触过的,我都会很乐意去尝试一下。很可能做不好,也可能付出一些成本,但这可以迫使我去面对新情境,放弃以往的固有思路和路径依赖,更有效地调用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被迫去找到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才是你能力的体现和提升的机会。

尝试新事物,从新事物中发现问题,调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攻克问题,获得反馈完善自己,拥有更大的自信去探索新事物。这就构成了一个正反馈的回路。

3. 锻炼网络思维

我一直笃信一点: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联系。

所以,无论是积累知识,还是分析问题,永远都不要孤立地去看待事物。不妨试着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用网络的视角去思考。

这里有一个重点:我们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知识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关键在于,我们通过某一个节点,能够联想和激活其他哪些节点,它们整合起来,能够涌现出怎样的系统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平时在生活中,不妨多做做联想练习,这会有助于思维的活跃和创造力。

4. 理性行动

前面讲的这些,都属于认知和思维的内容。但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窘况,以及“我当时就应该怎样怎样”的懊悔,其实问题往往就出在执行的心态上。我们难以主宰自己的大脑,反过来被情绪所控制,从而作出种种不理性的行为。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平时多做复盘,思考并记录“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当时的心态是什么?”这样,可以有效地帮你监测自己的思维过程,更好地控制它。

也希望每一个人,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