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征服一座县城,下令“逢马不杀”,只因80年前这位戏曲家

 昵称413468 2019-07-16

 在明朝建文帝时期,朱棣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从自己的属地起兵争夺皇位,在行军打仗的途中,他在河北、山东一带遭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抵抗。为了维护自己后方的稳定,朱棣每攻克一座城池都会血洗当地,很多无辜的老百姓都被残忍杀害了。一天,朱棣征服了河北省东光县,刚要残害当地百姓的时候,却忽然下了4个字的命令“逢马不杀”,当地姓马的老百姓这才逃过一劫,那么一向心狠手辣的朱棣为何会下达这样一道命令呢?这就要从一位元代著名戏曲家说起了。

 说起《天净沙·秋思》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极其自然质朴的文笔正是出自于东光县著名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手中。年轻时,马致远学习十分勤奋,希望以后能够考取功名,但是在元朝统治之下他的仕途异常坎坷,最终在50岁的时候选择辞官归隐。

 首先,马致远是元代的散曲家,又被称为“曲状元”,他所创作的元代散曲题材十分广泛,并且艺术境界很高,曲中所写的旧事一般都能勾起广大汉人心中的往事,并且其用词也十分高超,因此他和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实际上,马致远是元代曲坛的重量级作家,在元代散曲作家中,他的散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创作的散曲数量比其他三人加起来还要多。并且最为奇特的是,他的杂剧创作脱离了市井和平民,能够达到很高的思想高度,因此又被后人称之为“马神仙”。

 而在明朝初年,朱棣被父亲朱元璋所排斥,调任到北京守卫边疆,在十分郁闷的时光之中,朱棣喜欢聆听马致远所留下来的元代散曲,每次听后自己的烦恼似乎都消失不见了。因此在80年之后,朱棣征服东光县城,他手下的士兵刚要血洗全城,朱棣却叮嘱自己的士兵“逢马不杀”,不要杀害当地姓马的百姓,这才让戏曲家马致远的后代们逃过了一场劫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