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南文史】祁山,三国纷争的一个重要符号

 寻梦向天歌 2019-07-16

“在看”我吗?

星期二

作者简介

祁新龙,男,笔名几何,礼县人,生于88年,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校园文学》《散文选刊》《飞天》《北方文学》《中国故事》《兰州日报》等报刊杂志,著有长篇小说侠小说《紫绝情缘》,长篇非虚构《北关,一个城中村记事》,长篇非虚构《人在乡镇》,中篇小说集一部。

祁山,三国纷争的一个重要符号

从天水至礼县,过罗家堡便是卤城,现在又称盐官,这里因盛产卤盐而文明。穿越盐官有条河,飘带一般串起了南北两道山,称西汉水。相距不远处,有座山,叫大堡子山,又称西垂陵园,上面几千年来,自始至终躺着秦人祖先。盐官、西汉水、大堡子山、西垂陵园,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它们牵引着过去,连接着未来,让这片土地焕发着永久的生命力。它们将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女修文化囊括在其中,让这片土地有了经久不衰的高贵灵魂。

盐官北面有座山,称太平山。站在太平山上,向西望去,只见大堡子山与盐官平原之间有一凸起土丘,横在南北两山中间,宛若一枚巨型楔子,死死钉在了这陇南腹地上,堵住东西之行,这土丘便是祁山。汇集各种细流的西汉水,绕着祁山堡南面山脚而过,在山脚处打了第一个回旋,奔向大堡子山。

史上有诸葛亮六出祁山,成就北伐大计之史载。然天不佑蜀,北伐未成,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千古遗恨。后世亦是在这千古遗恨中迎风而立,嗟乎“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而在这凭吊中,那股三国遗恨,那段三国衷情,便久久回荡在祁山那个土包上,让祁山成了一千多年来,凭栏独吊的意象之地。

对我亦是如此。

这个秋初,天气依然炎热,我拾级而上,在武侯祠前静静站立,朔风在耳旁掠过,有些冷,也有些疼。我在武侯祠前坐下,久久凝望那武侯像,心理仿佛出现了未出隆中就知天下三分的意气风发,羽扇纶巾间火烧赤壁的谈笑风生,及出师表中切切叮嘱。

三国是继春秋战国后,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这时候,英雄辈出,人才凸显,每个有抱负的人,都想一展身手,都想在战乱的东汉末年,争得一下之地。

于是,曹操占据了北方大地,挟天子以令诸侯。长江以南以孙坚为代表的孙氏政权,已历三世。而屯兵江夏的刘备,却如芒刺背,正在等待着一场灭顶之灾,前途渺茫。

官渡之战,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无奈只得退守新野。这时候,曹操想起了煮酒论英雄时,分析天下英豪的情景。当时的他,把刘备和自己放在同等位置上比较,而现在,刘备与他尽管在实力上有些悬殊,但曹操依然认为,刘备是他强劲的对手。为了不在以后为自己树立强大的敌人,曹操让曹仁带领十万大军直扑新野,意图灭了这个还未成气候的刘备。

刘备面对大军压境,焦急地口齿生疮,上火连天,毕竟打仗不是儿戏,那需要讲实力。

就在这个档口,一直想求贤才而不得的刘备,莫名其妙地就得到了人才徐庶。巧妙地破解了曹操几次进攻,曹操恼羞成怒,给徐庶来了个釜底抽薪,把徐庶老妈接到了许都。身为大孝子的徐庶无奈,只能去许都找老妈。临走了,两人抱头痛哭,得贤主而不能效犬马之劳,得人才而不能留。有点英雄相惜的意思。刘备再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元直兄,还是去找你妈吧,尽管我知道,此去曹操定不会让你再返回我身边,但自古忠孝两全……徐庶哭了一鼻子,感谢知遇之恩,赌咒发誓,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便是到了曹营,也不会献一计。刘备悬着的心放下了。徐庶骑着马挥手自兹别。

看着消失在远方的徐庶,刘备心里放心了。徐元直是个君子,他答应的事情,一定不会反悔,不然他回过头来给曹操献计纳言,而徐庶对他刘备的底细悉知,到时候,便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将会死无葬生之地。好在,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徐元直既然答应了不为曹操献一计,他不会食言的,不然,他这一辈子就毁了,成为后人耻笑的话柄,这些个文人雅士,最看重的就是声誉……

刘备还在傻愣,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策马而走的徐庶又折马回来。刘备吓了一大跳,难道这家伙要反悔?徐庶告诉刘备,不远处,竹林里有一人,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字孔明,那人德才胜他十倍不止,主公可去礼贤下士,不可强行请求,他一定会出山的。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

但我一直有疑问,据史籍记载,当时就有人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那么,以诸葛亮之才,东吴为何没有将其收在麾下,而是收纳了他的兄长诸葛瑾?孙仲谋也是人中豪杰,辛弃疾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诸葛亮就是没去孙权这边。想必是孙权手下已经有兄长诸葛瑾在效劳,诸葛亮若再去,好像有些兄弟两个在一个锅里搅稀稠的意思,不好开展工作。再说,当时诸葛亮尚未出山,只知道饮酒作诗,虽然自比管仲乐毅,但没有战绩,空有理论,是不能服人的。所以,孙权这边并不知道其才华,或者说,并不认可他的才华,当然,也就不可能给他个官做了。直到火烧赤壁,见了周瑜,较量一番,又见了孙权,方知江湖传言非假,只是此时,诸葛亮已经成了刘备的军师,这当然是后话。

诸葛亮又自负才华过人,这里的才和华应该分开,才不仅仅是文采,而是胸中的韬略,华,便是饱读诗书后对世界的认知,或者叫格局。有这样才华的人,他需要的明主,是识其才华的伯乐,而不是只把他当做普通马,只让他出死力的马夫,所以,也不可能去找孙权。而曹操作为要一统霸业的雄主,为何没有将其收揽在麾下?曹操《短歌行》,说的就是要得尽天下人才的霸气,和虚怀若谷,诸葛亮为何不去曹操身边?按当时的各项指标,曹操实力都是远胜东吴,更不要说屯兵小小新野的刘备。

当然,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就涉及到了诸葛亮的生平。关于诸葛亮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寥寥草草介绍了一下,《三国志》好像也有意回避此事。所以,我对这些固有的历史,表示怀疑。毕竟《三国志》是陈寿写的,而《三国演义》就更离谱,直接们根据民间传说写的,可信度不高。要了解一个人,必须对他的生平,亦或者经历做一个详细的分析,才能分析出他的性格。于是,我开始找一些资料,关于诸葛亮生平的资料。

我在《世说新语》里,找到了一些诸葛家族的记载,也通过其他史籍,综合了一下,得出了去下结论 : 诸葛亮,琅琊人,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幼年就成了孤儿。幼年跟着叔父诸葛玄过活,后来诸葛玄被派到豫章,汉庭又派人顶替了诸葛玄,无奈之下,诸葛玄只得投靠荆州刘表,所以,幼年的诸葛亮兄弟,就住在了荆州附近。后面,家道中落,诸葛玄也去世,家庭重担落在了兄长诸葛亮头上。长兄诸葛瑾便出仕,到东吴任职,偶尔将俸禄送回,以养活两个弟弟。诸葛亮、诸葛均便住在乡下。他们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所以,除了读书作诗以外,诸葛亮还躬耕陇亩。

当然,如果追溯,诸葛家族也算是大族,只是东汉末年,朝政不稳定,导致了江湖不稳定,江湖不稳定,老百姓就成了政治势力的牺牲品。十常侍、董卓、袁绍、曹操等势力先后崛起,破坏了民间固有的生活方式,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因为各地都不平静,到处是战乱,许多人无缘无故就死在了战乱中。莫名其妙来到人间,又莫名其妙被人杀害,人命如草芥。如诸葛家族这般,定不会让自己的后人无缘无故死在战乱中。所以,他们必须找一处净土,以待时机。当然,这便回到了上面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曹操的问题。据史记记载,当年曹操认过一个宦官为自己的父亲,这个宦官在东汉后宫里搅起过一阵风。这个宦官叫曹嵩,后来各种势力争雄时,曹嵩为了躲避,便逃离皇宫,在琅琊闲居。曹操势大后,邀请曹嵩到自己的地盘去,也算是尽尽孝道。曾经在东汉皇宫捞得千万家产的曹嵩,收到了曹操的邀请,便拉着百车珠宝,招摇过市一般,投奔曹操。这种招摇过市,也给他带来了死亡之旅。在半路上,曹嵩的车队,神不知鬼不觉被人全部杀掉,收了百车财富。曹操闻讯,思谋了一番,觉得有这实力的,只有徐州陶谦,于是暴跳如雷,派出大军直击徐州陶谦。曹军破了徐州城,在徐州进行屠城,而居住在琅琊的诸葛亮兄弟二人正好就在徐州附近,他们是如何逃出曹操的屠杀,不得而知,但曹操此举,让诸葛亮看到了曹操的残暴,所以,即便是做个躬耕陇亩的野民,诸葛亮也不会为曹操效力。

诸葛亮在梁甫吟的吟唱中,名声大噪,司马徽就说,当今厉害之人,唯有卧龙凤雏。当然,我们也不妨将这看做是诸葛亮等待明主的预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诸葛亮就钓到了刘备。

果然,徐庶回马荐诸葛,刘备三次上门,诸葛亮就拜别了亲人,登上了自己的政治舞台。正如戴建明那首《卧龙吟》:

束发读诗书 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 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 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 时乱势危久沉吟

凤兮凤兮思高举 时乱势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 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 蛰人感幸甚

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 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 我宿愿 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异 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 一诺竭终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 为民播下太平春

诸葛亮跟着刘备走了,开始了人生最意气风发的时代,这便有了舌战群儒、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等等人间流传的佳话。当然,他的真正伟业,应当算做刘备死后,他对蜀汉政权的不断巩固。刘备死后,他首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体制改革,用了六年时间,实现了蜀中大治,让刘备死后一度不稳定的蜀汉政权,慢慢走上了正轨。他又开始实行经济改革,于是,蜀中没有辜负天府之国的美称,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特别是天然气和盐业,成为了蜀中两大经济体。当然,还有蜀锦,一种丝绸,以至于以后一千多年,成都,锦官城一直都是成都的别称。诸葛亮通过这些改革,让蜀国逐渐强盛起来。在社会治理方面,这时候的蜀汉政权,更是达到了任何朝代无法比拟的法治。诸葛亮组织人员,在蜀中开展法治,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体系。《蜀科》就是他们依法治国的法典。我们都知道,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这是法治的最低层次;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这是法治的次低层次;百姓口无怨言,依法守法,这是法治的最高层次。而此时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以教化为先,法治为后,执法严明,公正守信的政府行为,竟然形成了“百姓口无怨言,心有服意,受罚者行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这样完美的法律体系,这是先秦法家实践不可能达到的层次。

蜀汉逐渐安定后,诸葛亮把目标转移到了北方,这便有了北伐。当然,也有了六出祁山。

刘备为报仇,亦或者为了痛击东吴,以讨回荆州。便自己亲自带兵上阵,把大后方留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再三劝阻,刘备仍然不改初衷,并将自己的复仇计划公之于众,美其名曰 : 当年桃园结义,便约定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要同年同月同日死。诸葛亮看了看刘备狰狞的眼神,知道再怎么劝都无济于事,索性就上他自己去试试,碰了钉子,就知道战争是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能轻易开启的。

一个以开拓疆土为政治目的帝王,在开疆拓土的路上,自己首先在处理感情与现实利益上失去了理智,一个以追逐集团利益化为目标的政治集团,却把感情放在了政治追求之上,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明智的,对政治集团打击也是致命的。此时的刘备,已经失去了理智,古人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既然关于已经死了,张飞已经死了,荆州已经失去,强行出兵,只能落入圈套,这个傻子都懂得道理,在刘备这里,被抛到了脑后。说实话,六十好几的人了,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半大老头一个。此时的刘备,毕竟在思维上眼光上,都衰退了,不能与年轻时候可比,人老了,必须要服老。

刘备去了,也碰了钉子,不过这钉子碰的,有些大。陆逊的那把火,也烧得有些厉害。

结果,夷陵之战,损失惨重。到了白帝城时,刘备就剩最后一口气了,弥留之际,便将江山社稷托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扶上了刘禅,刘禅初为帝,见识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于是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总览朝政。他自己也很听话,叫诸葛亮为相父。

那么,诸葛亮接过来的蜀汉政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权模式呢?我们都知道,蜀汉前期,那是有庞大的人力资源的政治集团。且不说有五虎上将,有卧龙凤雏,即便是接替者关兴、张苞也是战功赫赫,可是到了后期,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当然,明面上说是为了报仇,实际上是为了夺回荆州。没成想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刘备一路逃窜,在白帝城奄奄一息时,拉着诸葛托了孤,便撒手人寰。诸葛亮接过来的蜀汉政权,精兵良将折损有大部分,蜀中人口远远不及曹魏。整个蜀汉江山,实际上就只剩一个益州了,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而此时的天下三分之势,早已不是赤壁之战时天下三分的局势了。也不是隆中对时要将天下三分的计划了。此一时彼一时,时局早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蜀国的现状是,刘备死时,兵力几乎消耗殆尽,诸葛亮改革六年,依然没有让蜀汉政权真正缓过气。此时的蜀汉,全国之兵力,不足十万,全国总人口不到一百万。而魏国兵力近一百万,总人口五百多万。不管是人口还是兵力,魏国都是蜀国五倍不止,就这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要挥师北伐,兴复汉室,这其实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相较于之前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这次,蜀国不管是高层将领,还是部队整体实力,都早已不是赤壁之战时。而曹魏虽然也有诸多将领去世,但仍有如张郃这般大将,而与张郃能战的只有张飞关羽赵云寥寥数人,此时,他们早已长埋地下。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攻打曹魏,有些自不量力的意思。

诸葛亮北伐,其实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是,如果不北伐,再过几年光阴,自己老了,便没有本钱再开疆拓土。所以,必须要北伐。于是,建兴六年,诸葛亮四十七岁,此时,距离刘备三顾茅庐刚刚过去二十年。当然,要北伐,必须把大后方安定下来。于是,诸葛亮先安抚蜀国群臣,表明了先帝要一统中原的遗志。搬出了先帝,大家都很听话,接着便又分析了当前局势,表明了先要与东吴结好的意义,群臣被诸葛亮说服了。毕竟,安抚好国内,与东吴结好,才能北伐,不然,那么点兵力带着全去北伐,东吴来大后方扫荡,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诸葛亮派出了邓芝,时任尚书,出使东吴。

此时,与魏国藕断丝连的东吴孙权,在魏蜀之间摇摆不定。他不敢与蜀国结盟,毕竟夺荆州,杀关羽在前,火烧连营在后,蜀国一定把这仇恨记下了。孙权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见邓芝。好在邓芝不负众望,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告诉了孙权吴蜀唇亡齿寒的关系,于是,东吴与蜀国冰释前嫌,继续成为了盟友。

诸葛亮很欣慰,一切都在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可就在这时候,东吴孙权也想称帝,为此特意报告蜀国,看蜀国的反映。而蜀国上下,一片沸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普天之下,是大汉朝的王土,你孙吴还想称帝,真是异想天开。于是,有人声称讨伐孙吴。诸葛亮又一次表现出了过人的外交手段,在内,他安抚群臣,表明了联吴抗曹的重大意义,又表明了失去孙吴政权支持,哪怕是短暂支持,蜀汉政权将会面临危险境地。愤怒的群臣,被诸葛亮说服了。再说了,诸葛亮是宰相,一人之下的人,他有权决定国家发展路线。于是,诸葛亮差人向东吴送去了祝贺,祝贺孙权称帝。此举,让孙权放了心,他表示与曹魏从此断绝,与蜀汉歃血盟誓,世世代代为兄弟之谊,绝不反悔。

联了孙吴,下个目标就是自己的大后方,氐人羌人。

诸葛亮这时候开始安定后方,七擒七纵孟获,将整个南方平定下来,正如他在《出师表》里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平定了南方。

大后方的平定,让以后很多年,蜀汉都不会形成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即便是后来姜维再出祁山,大后方依然很安稳,只是,这时候的刘禅,把姜维支走,又宠幸宦官,埋下了蜀汉政权提前灭亡的伏笔。

诸葛亮带着大军,开始向北出发,准备大展身手。于是,祁山,成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所以,我要说一说祁山。

当我站在祁山上,看到西汉村背山后面的斜谷,以及诸葛亮屯兵的地方,暗暗为这位伟大的军事家雄才大略而惊叹。祁山,这个地方,真是个好地方,西汉水波涛澎湃,祁山堡底下的暗道里,依旧听得见回音飘荡,当年输送补给以及逃生的地方,现在却被永远封锁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风沙,早已将祁山往事湮没。留给我们的,只有掩埋在山底下的那些石头,以及上面是黄土的那座山包。

站在祁山堡上,十天高速上,车流不息。今天的祁山,已经与三国时期的祁山大有不同,我在这个山包上追忆往事,畅想一千多年来,这片神奇的山包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站在祁山堡上,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在脑海间,诸葛亮挡住为何花大么大代价要兵出祁山?以原来的观点来说,完全可以从汉中直接攻取宝鸡,然后直捣长安。诸葛亮却偏偏选择了要攻取祁山。

这就回到问题的初衷了,从地理位置上看,陇右东与秦川相接,依丝路古道、渭河一线相通。秦陇一线唇齿相连,而天水南可自阴平古道,江汉之线,双道直通川蜀江汉。汉中、陇右是当时蜀汉北铙曹魏的双大门。

汉中已有,再取陇右,则蜀汉与西北连成一片,形成钳形之势。若是防守,可双门紧闭,拒曹兵于门外,万无一失。曹魏也难以实现得陇望蜀之美梦。西连河湟,北通大漠,可与广阔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联。尤其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第一站咽喉重地。翻陇山入秦川要比翻秦岭阴容易得多。从地形上分析,这里处在六盘山地、陇中黄谷相连。渭河谷地横贯其间,嘉陵江、西汉水谷地平缓由陇入蜀。东有陇山屏障,西有河湟天险,南可退走川岷江汉,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回旋余地,是屯兵作战的天然重地。故此,诸葛亮为何要出祁山而再图中原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其二,诸葛亮在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是小心翼翼的,他是不能拿蜀国的国运来赌博,也不敢来赌。要图中原,必须是稳扎稳打,在北伐过程中,魏蜀实力悬殊,每一步都必须是深谋远虑后,才付诸实施的,不能冒险,不能激进。因而,在悬殊这样大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实现北伐大计,实现兴复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诸葛亮自己心里是有全盘计划的,这样以少胜多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出奇兵,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然后在短时间内攻取陇,占据秦川,西联匈奴回鹘,形成陇蜀大漠相连,一衣带水的效果。有了陇蜀相连,退可守,进可攻。不然,不到十万兵力和魏国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胜算的希望微乎其微,他不能用先帝托付给他的这个担子来赌博,每一步必须是险中求胜,不能败,也败不起,所以诸葛亮选择先取陇,而要取陇,祁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于是,要兵出祁山。

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实则不准确,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共两次到达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也就是说,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六年时间里,诸葛亮是六次北伐,其中四次属于防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行北伐,真正到达祁山的也只有两次而已。

这期间,还有件事必须交代清楚,就是张郃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兵出陕西略阳时,魏国有了第一次张郃大捷的胜利。这回,魏国又派了张郃来阻击,当然,这次,张郃没有上次幸运。诸葛亮在退兵祁山的途中,在木门道(今天天水市牡丹镇附近木门村)射杀了张郃。这位战功赫赫的曹魏大将就折命于此,而这个地方也成了重要的历史地点,叫木门村。

诸葛亮这两出祁山,也是不得不退兵,面对司马懿闭门休战的无奈,北伐大计也成了空。第一次,马谡自大不听劝阻,屯兵山上,被司马懿所破,本来可以扭转战局的街亭失守,北伐就已经败了,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诸葛亮的北伐大军不得不退守汉中。十二年春,是第二次,这次,诸葛亮做了六年的准备,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在兵出斜谷时,制造了木牛流马,以备第一次粮草不济的尴尬局面,准备蹲守在这里,和魏军拉开持久战。可这时候,诸葛亮患了病,咳嗽不停,也没说具体病症,我想,肺癌的几率大一些。加上祁山气候不像成都那样宜人,诸葛亮不久,便病逝了。《三国演义》续命之术,纯属于无稽之谈。

临终前,诸葛亮把长史杨修叫在身边安排了后事。杨修问,百年之后谁可接替?诸葛亮说,蒋碗可行。杨修又问,蒋碗之后呢?丞相说,费祎可以。杨修再问,费祎以后呢?此时,丞相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撤回的过程中,诸葛亮怕魏军追来,告诉手底下的人秘不发丧。当然,诸葛亮临终前,还安排了军事将领的任用。尤其是对魏延,做了安排部署。魏延一直在诸葛亮手下得不到重用,诸葛亮死,他想掌握兵权,却被诸葛亮设计杀死。《三国演义》里还来了一段假诸葛吓真司马的好戏。后撤大军护着诸葛亮的灵柩,引着南迁的百姓缓慢向南走着。等百姓和大军退完,司马懿才知道又上了当,但他又顿觉的人生失去了最好的对手,也是最懂自己的人,既生亮何生懿?诸葛亮的灵柩运回成都,刘禅像个傻子一样,顿觉得自己江山不稳,是啊,蜀国的命运将托付给谁呢?

如今,卧龙跃马终黄土,一切早已在两千多年前就尘埃落定,蜀汉、曹魏、孙吴都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一切随着时间推移,早已淡化再淡化。留给世人的也许只是祁山这块地方,这个神奇的军事要地,这个兵家必争之地,还在诸葛亮的英灵下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站在祁山堡上,放眼望去,东边,卤成之东——天水隐约可见,木门道上,张合的部队呐喊声还在回荡。西边,大堡子山,先秦圣地——遥相呼应。仿佛这一切都早就是命中注定。三国的战声还在天际彻响。

诸葛亮六出祁山,以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真实性,都在考量着我们,我不想去追究其合理性,那将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只是想劈开一切,轻轻的谈谈诸葛亮两次到达祁山的背后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为了完成刘备一统中原,还我河山遗志,才在后半生里六次北伐,用他出师表里的话来说即是“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与旧都。”那么,诸葛亮和刘备穷尽一生就是要兴复汉室,为何要兴复汉室?因为汉室正统,是天下的主宰。这时候,汉家山河为正统的观念也正式形成,以后任何外族来侵扰,必须要尊汉家为正统。既然汉家是正统,你曹魏为何要占据呢?这汉本是刘氏的,你曹魏名不正言不顺地,何以服天下?所以,刘备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一呼百应,天下皆以曹氏不正统而人人得而诛之,于是天下三分。

其实,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姓氏正统论。所谓姓氏正统论,还必须从世袭制和宗法制说起,三皇五帝之时,大凡大贤大能者可为帝,也就是禅让制,皇帝需是大贤能的人才能当,不胜任的须让位给贤能者。而到了夏启时代,启夺得皇位,他死后他的儿子就继承了地位,也就是从那时起,“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到了周朝,便盛行宗法制,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世袭制的衍伸和变异,而正是这种宗法制,延续了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多年,记得余秋雨先生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就说过:“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伸出来的,带有很多盲目性。先是姓氏正统论,刘汉、李唐、赵宋、朱明……在同一姓氏的传代系列中所出现的继承人,哪怕是昏君、懦夫、色鬼、守财奴、精神失常者,都是合法而合理的,而外姓人氏若有觊觎,即便有一千条一万条道理,也站不住脚,真伪、正邪、忠奸全由此划分。” 

而我今天说的姓氏正统论正是宗法制的集中表现,汉朝后面的朝代暂且不说,仅就汉代而言,汉本是刘邦创立,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先后405年,历时29帝,可算是中国历史上年代较长的朝代之一。汉代是刘氏创,自然就是刘汉的天下,你魏吴凭什么争夺汉王朝?哪怕汉代的子孙是昏君、懦夫、色鬼、守财奴、精神失常者,都是合法而合理的,你要抢夺刘汉的基业,就是与天下为敌,就是破坏宗法制,这在封建宗法制社会里是不被接受的,是不容许的,除非你有才能,让天下归一。既然三国局面已经形成,而曹操又挟汉天子以令诸侯,决然不把其他汉家人,尤其是刘姓人放在眼里,于是,刘备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自然天下人对曹操恶行,到处宣传。据说,那位建安七子的陈琳先生,文采俱佳,写了篇文章,专门骂曹操,把曹操读后,吓了好大一跳,把曹操神经性头疼都治好了。于是,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人人得而诛之。而他自己又是皇帝的叔叔,看到侄子汉献帝受人胁迫,必须跳出来指责这种不合理。这个责任由他来担当,最合适不过了。所以,刘备就以汉室之后,来召集天下群雄,要还我河山,还我大汉天下。

当然,东汉末年,朝纲动乱,先有十常侍之乱,又有董卓、吕布、曹操兴起。可以说,自秦始皇统一,东汉末年的动乱可谓之大,可谓之乱,史上少有,原来的宗法制已经管制不住这些蠢蠢欲动的人,他们都想各自立个山头,各自为王。

宗法制实际遭到了彻底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人站出来,维护宗法制。这个人就随着时代幸运而生,他便是刘备。我们不知刘备是刘氏第几代宗亲,但总归是没落的帝王子孙。不然,在宗法制里,一个皇室子孙不会流落街头成为买主,苦苦等着别人来买他手里的布。当然,桓灵二帝时期,卖官鬻爵成风,即便是世家大户,或者皇室宗亲,手头没有钱,也是撑不了气候的。于是,作为没落子弟的刘备,上街卖布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三国演义里说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那我们就说说中山靖王。据记载,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是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为贾夫人,刘胜在汉武帝时,是诸侯王爷,权力和金钱不会少。据史籍记载,这个刘胜因为好酒色,相传他有一百多个儿子。他既然和汉武帝是同父异母兄弟,那么他这一支为何没落了?答案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在汉武帝继位之时,因武帝励精图治,招纳贤才,又独尊儒术,对于文景之治创下的基业要继续扩大发扬,就给许多大臣们赋予了直谏的勇气和空间,直谏大臣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而作为中山靖王的刘胜,因为此举可能触碰到了他切身的利益,因此,刘胜便把官吏侵夺欺凌诸侯王之事奏报汉武帝,汉武帝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之事,对诸侯王施行优侍亲属的恩惠。那么多王侯,为何唯独是刘胜来建议此事,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尽管刘胜沉迷酒色,但绝对是一个厉害角色。而这位刘胜有一百多为儿子,那么,这位刘备到底是谁的子孙,好像有些乱,有些分不清。按照现代观点来看,即便是再好的家业,一百多个儿子都要人人出人头地,那也要好大一片家业,况且,刘胜又不是很出色的王侯,如何保证着一百多个儿子都要过上好日子呢?即便都过上了好日子,那么刘备这一支的祖先是刘胜,他的其他部众呢?为何单单到了东汉末年,只有了刘备?

再说,这一族人为何到了东汉时期,没落成了贫民百姓?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可见,刘备是刘胜儿子刘贞的后代,但刘贞与刘备到底经历了几代,因为没有家谱,却早已成了一个历史之谜。也许细心的人会说,翻开《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是有一份刘氏家谱吗?那家谱上不是还详细地列出了刘备前辈的世系吗?是的,《三国演义》是有这样一份家谱,但据当代三国史专家沈伯俊先生考证,这个家谱是后世伪造的,并不可靠。这里面的刘备的家世,与实际史上的有所出入,不能算作正规家史。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无法证明刘备是刘胜之后,也没有办法证明他不是刘胜之后。如果是,那么是中山靖王的第几世子孙,亦无法考证。我们可以在这里大胆设想一下,假如刘备本身不是汉室之后,只是普通的姓刘之人,那么刘备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乱世造就一番事业,和曹操、孙坚的根本目的就一样了。他们都想做一个统一天下的王者,东汉末年,各种战乱,已经民不聊生,急需要有人出来收拾这种战乱的局面,所以,曹魏,孙吴、蜀刘都想成为这个统一天下的霸者。这时候,就看谁的实力强大,看谁的土地广,人口多。

而要造就一番事业,必须找一个喙头,不然,如何让天下人信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出来,以刘氏后人捍卫汉室的口号为遵旨,这是最好的由头。自然而然,天下人都为其效力。当然,这是我的猜测,但从刘备当初的一系列举措来看,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已然有了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广招贤才,为我所用,于是先有了徐庶,再有了回马荐诸葛,再有了隆中对和三顾茅庐。

于是诸葛亮出山,指明要先借荆州,然后再图益州,把川蜀作为自己的大后方,厉兵秣马,再图中原。

可惜刘备不听劝言,当得知关羽、张飞二人遇害之后,一心想着要报仇,早已把当初要兴复汉室的目的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于是,刘备挥师南下,结果让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退至白帝城,把自己弄的这个蜀中政权交给诸葛亮。然后意味深长地对诸葛亮说,丞相才能胜曹丕十倍,我的儿子要是可造之才你就辅佐,如果不是,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这蜀汉的皇帝。诸葛亮本是为了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怎么会有取代之意。当即哭号着赌咒发誓说,你就放心去吧,我一定要完成你的遗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会做对不起刘氏的事情。于是刘备两眼一闭,两腿一蹬,放心的去了。

就像那首诗《白帝城》:

这是一段故事

我见识过最悲伤最动情最有心机的故事

一个君主临终前交代后事的故事

子嗣昏庸,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君主快死了,不放心王位

就把百官之首丞相唤于榻前

我死了,儿子可扶持,便扶持,不可扶持

代替了他

丞相诚惶诚恐,万死不辞

绝不僭越

君主放心的死了

于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报答刘备托孤时的期待眼神,他在刘备去世后,就积极准备要恢复汉室,一统中原,以报先帝知遇之恩。于是在建兴六年到十二年间就有了六出祁山之事,于是礼县也就成了三国文化重要研究之地。

而今,这里有了诸葛寨,专门为游人打造的休息地方。有了祁山堡遗址,天晴时,总有人拾级而上,感受当年诸葛亮点将时豪壮的气概。

站在祁山堡上,夕阳西斜,落日余晖洒在祁山堡上,宛若给祁山堡镀上了一层金,那些黄土变成了金土,那座武侯祠,熠熠生辉。我拾级而下,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身上沾满了孔明《诫子书》里的墩墩教诲。

我站在半山腰的点将台上,依稀看见了曾经旌旗飘扬,士气可吞山河的雄壮;依稀可见诸葛亮坐在武侯祠中,指点江山;依稀可见诸葛亮得知马谡失街亭时的痛心疾首,和挥泪斩马谡时的懊悔莫及……

我沿着祁山堡往山下走,朔风扫过,有些冷,祁山堡上的树木,在朔风中来回摇晃。仿佛那些军纪整齐士兵,齐刷刷投过来的目光。

北伐纵然失败了,但北伐之事却流芳百世,成了一千多年来,人们一咏再咏的伟大事迹。中国古代有那么多有才有能者,有那么多经典战役,有那么多报答知遇之恩的故事,但诸葛亮一生戎马江湖,为蜀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穿越久远,历尽近两千年的历史风尘,依然活跃于中国人的心中。

然而,历史已经过去,如同尘埃般落入岁月长河,那些久违的佳话,只能在代代相传的历史中,越来越有味道,仿佛陈年佳酿,时间与它的醇香,正在醉着来这里的人。

如今,我在这座山包上怀念诸葛亮,怀念他的伟业,怀念他的忠君报国,怀念他为了伯乐,把自己这匹千里马也消耗殆尽……

两千年后,我在祁山上,追思往事……其实,我们应该怀念诸葛亮,至少他让祁山名垂青史,至少他把礼县文化引进了中国文化的版图,至少,在中国文化坐标上,祁山成了一个亮点。

由此,我们必须感谢诸葛亮,由此,我们也感谢动乱的三国,由此,我们伫立在祁山堡上,久久怀念那些金戈铁马的年度,怀念那得陇望蜀的得意,怀念那奔腾的盐官战马……

来源:文化礼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