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被愚人苦苦相逼,不若感受智者的春风化雨

 十方第一佛 2019-07-16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是《吉祥经》正文里的第一句。《吉祥经》是一部微言大义、深入浅出的佛家经典,自从去年随先生学习过以后,印象很深,时常翻来诵读一下,深感其中无上的智慧给人带来的喜悦与启发。其中任何一句,如能时时提醒自己,努力践行,都会有无穷受用。

愚痴的人通常会有这些特点:学问不多但自以为是,本事不大但脾气不小,所求很多但吝于付出,于己宽容但待人刻薄。当我们不幸与这类人产生交集时,常常被卷入无尽的是非当中,不仅得不到任何教益,还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被拖入失望、烦恼、愤怒、内疚、悔恨等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听到的多是负面的言语,比如抱怨自己最近身体不好、诸事不顺;心烦自己的老公不好、婆婆心眼太小;骂自己单位的领导心黑手辣;后悔自己不该把孩子送进那个该死的幼儿园等等等等……

愚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存在,似乎世界是他一个人的,他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所以他的问题是最最重要的,他的知见才是真理,容不得别人说话,更听不得批评或反对的意见。

与这样的人相处,常常会非常痛苦,如果自身不够强大,很容易被他们带到沟里。

智慧的人恰恰相反,学问渊博而惜字如金,身怀绝技但谦卑有礼,乐于助人而不求回报,严以律己而宽以待人与智者相处,你会非常舒服,每次接触,都会有所收获,被他们感染、启发,看到人性和世界美好的一面,让自己更加积极、乐观、包容、向上。智慧的人能量具足,每次同他们的交往,都像是被充了电一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受环境的影响,因为我们自身还不够强大。若是一块金子,埋在土里也不改其成色,若是一株莲花,淤泥里也能鲜艳绽放。但是,当一个人尚未炼成金刚、不具莲花的品格时,最好多与智者亲近,远离愚痴的人。

交往圈子小的人,为了融于集体、获得团体成员的认可和接受,常常会让自己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认同团体的共同价值理念。有些人的朋友圈中多是富豪,便容易形成高消费、互相攀比的心理。多年前,在一个把买房当作买玩具一样的朋友圈里,我被“邀请”到北京也买一套房,“没事儿过来玩玩”,囊中羞涩的我,当时还是多少有点自卑心理的。

所以,人需要时常跳出自己固有的圈子,看看不同的人生,了解更多的可能。或许,生活真的有比“当下的苟且”,乃至比“诗与远方”更有意思的东西。

智者其实是不需要“圈子”的,因为他找到了自己,了解自己的独一无二,也了解世界的多元与繁杂,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所以,智者不会随便与他人比较,更不会与他人攀比,随波逐流。智者不忧不惧,不管遇到什么“圈子”,都能保持理性,和谐共处,更不会为融入某个“集体”或“组织”而改变自己。智者都是可以享受独处、不惧孤独、能够超越自我的人。

我历来对任何“组织”和“集体”心存疑虑。因为个人容易随时修正自己,“组织”和“集体”却不能,许多“组织”最后往往被“小人”操控,“君子”被架空。因为君子常有诸多顾忌,有为有不为,小人往往会突破底线,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以,我宁愿相信我心目中的“智者”、“君子”,而对“组织”、“集体”充满质疑。几十年来,我的业务圈里,只有一个个“朋友”,没有“公司”。公司起起伏伏,生生灭灭;但“朋友”一但值得信赖,便会比任何“组织”都让人放心。

鼠目寸光是愚痴之人的特质,为了眼前的一丁点利益,他们常与人争。智者不仅能看清外在,还能深刻了知自我。所以智者不会斤斤计较,显得从容淡定,凡事会让人几分,尤其不会与愚痴的人纠缠。

智者是用灵魂在体验生命,愚者是用感官在追求快感。智者修自身,愚者问是非

这是我学习《吉祥经》以来,对智者与愚痴人一点浅陋的感受。与智者交往,正好像春风可化雨,润物细无声。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