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一只鱼 ▣ 主播丨小书 ▼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他就不爱自由。 一个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1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 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 前段时间,朋友刘璇找我聊天,她情绪激动,十分的愤慨。 她开头的第一句便是:我都活了快三十年了,却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一天! 刘璇是家中独女,从小的生活,都由父母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从小时候每天该穿什么衣服,到后来文理分班,再到大学选专业,以至于后来大学毕业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都是一直听从父母的安排。 这一次,她之所以发那么大的火,是因为家里人给她介绍相亲对象,催她结婚。 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竟然从来都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她从来都没问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后来,她休年假,给自己报了一个旅游团,说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 蒋勋说:独处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看清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前几天,刘璇又找我聊天,说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她拒绝了相亲对象,重拾小时候的梦想,当个糕点师。 现在,她一边上班,一边研究糕点,内心充满了安宁和幸福。 2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 朋友中,把这个道理践行到极致的是王纯。 王纯和丈夫两个人思想都很开明,不要孩子,把上海的房子租出去后,搬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远离朋友和亲人,过两个人的简单生活。 身边人对她的生活选择评头论足,她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而是专注于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快四十岁了,才开始接触水彩画,并把这个当成了自己余生的事业。 前几天下班在地铁上翻朋友圈,无意中看到她的一条动态,就简单的一张画,我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大师的作品,仔细一看发现上面有她的签名。 于是好奇的点开她的朋友圈,这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一五年认识她开始,她就一直在画画这条道路上孤独的坚守和摸索,平均每十天半个月就完成一幅作品。 我问她怎么进步那么快,毕竟几年前还是个小白。 她说:我不像你们,生活圈子那么复杂,我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做完家务然后就摸索画画,因为心无旁骛,所以当然就进步的快了。 汪国真曾在散文《孤独》中写道: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 王纯让孤独造就了自己现在的优秀。 俗话说宁静以致远,在独处的过程中,沉下心来,能让我们更加的智慧。 3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一根网线,就可以让我们与整个世界相连,但独独让我们忘了和自己相连。 我们不断地沉迷于各种新闻资讯或者网络短视频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忙于探索这个世界,了解别人,来逃避孤独,让自己感觉融入了这个社会,却忘了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这只会让我们活的越来越失去自我和感到空虚。 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每个周末和长假都四处旅行,旅途中认识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手机通讯录里满满当当。 我常常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和不同的人聊天,但我内心却只觉得空虚和孤独。 为了维持所谓的友情,我常常要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交友已经不再快乐,而变成了负担。 后来,我关闭了朋友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关注自己的内心,渐渐才找回了内心的平衡。 就像一句话说的: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独,合群才是内心真正的孤独。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他早就发现,自然万物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然而,最后又都静静地回归于它的本质。 这就是在万物纷扰后面有个静,就是复命,这是一种规律,又称为常。 人生的本质就是静,人的本质就是孤独,只有学会了怎么独处,我们才能更好的和他人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 4梭罗说:我爱独处,我从来没有发现比独处更好的伙伴了。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外出,到人们中间去时,比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更为孤独。 独处,能让我们内心丰盈,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越是独处,就越是变得高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