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在湛江春晖就读过的学生,多年以后的最近故地重游了一把,拍了几张春晖的照片,写了一些关于他们曾经的、无忧的童年岁月。 湛江春晖学校 这所学校是一个传说,犹如一个短命的朝代,从建校时的辉煌急速的破败,最后倒闭。除了最初建校的两年之外,基本是处于对家长对学生对老师坑蒙拐骗的状态,家长赔了学费,学生赔了命运,老师赔了工资。 这就是我从96年~01年,五年级到初三,就读了五年的,度过我最重要的少年时光的母校。除却它办学的糟糕,在学习生活上,这里依然留有我最美好的回忆。 这所学校最大的毛病在于一是资金问题,二是秩序管理不力。此外,师生关系是非常的好的,生活老师,任课老师的态度,都和蔼可亲,所以春晖的学子,对老师,对同学,都很怀念。 湛江春晖学校,建校于1994年左右,好像是粤西地区最早的一批私立贵族学校之一,占地300亩,建筑物有中西合璧的味道,规模与配套设施,不亚于一般的大专学院,生源主要有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的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孩子。建校时,市政府领导挺关注这个项目,开办时,当时市委书记陈同庆(大贪官)也去撒了一泡尿。 这所学校的收费方式,根据不同情况一次性缴纳15万元或10万元押金,保证孩子一直读到高中结束,高中结束后再退还15万元的押金,学校以押金的利息作为学费。 建校之初,学校办得还是很不错的,有成型的器乐团,好像还与澳大利亚什么学校有合作,等等之类;师资资源也非常丰厚,有不少是内陆省份退休的资深教师。 我是96年入校就读五年级,也就在我入校当年开始,该校办校三年左右就陷入了危机。导致这场危机的,除了学校投资方的问题外,国家政策出台相关规定,不允许上面谈及的收费方式。于是,97、98年左右,学校换老板。换成了一个叫什么鹰集团的,老板姓谷,他投资,由他两个兄弟负责管理,叫谷松林,谷松柏。 2000年,不知道这个老板怎么忽悠,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历了合作关系,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湛江实验学校”,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派来了一位姓魏的校长,据说是赫赫有名的校长。只是,这种合作也并不见什么起色。后来据一位师长说,因为学校内部结构腐败,谷家兄弟贪污无心办学之类,魏校长到校后也是无能为力。 学校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但管理很不好。休息采取的“大休”制,每一个月连续放假四到六天,让学生回家见家长。大休放假时非常的壮观,因为几千学生,通过一辆辆的大巴送往湛江,茂名,阳江等市区的。 学校的纪律秩序很不好,学生分派别,有雷州派,廉江派,电白派,阳江派,他们之间经常相互打架,最牛逼的一次,是在校园里互相追着群殴,后来还动刀了,教学楼的护栏的铁管经常被踢断藏起来当家伙,还有的在宿舍底下藏着刀。96年97年,雷州派被开除几个之后,势力就弱了,学校里搞事最多就是电白与阳江两个帮派啦。 完全的一部中小学黑帮史。各帮派还有老大,带坏了很多学生。我也被他们欺负过,也跟他们混过,还好自己早抽身。 97年之后,学校的学生开始陆续转学,那些不转学的,基本是被学费限制着。上面提到收费方式,在学生退学之后,学校因财政等问题一直拖着不退还押金,包括我家三兄弟,绝大部分学生的押金家长追讨了十多年,直到这个学校倒闭,也没追回来。 学生转学转得早的,还有得救,转学转得晚的,最后不是辍学,就是读二流学校大专居多。这是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悲剧,花了十几万,结果孩子没出息。有的家庭平时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最后突然接到孩子被开除的消息,而且学费又没退。 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没几年。我是从96年一直到2001年转校到城区读高一。02年左右,好像就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终结了,没生出一个鸟蛋,当时颁布合作消息时,校长描述了宏伟的蓝图,说三年之内就如何如何,结果越来越破败。此时,这所学校已经沦为一般的学校了,甚至比一般的学校还烂。 老师的工资开始被克扣,很多老师慢慢的都辞职了,工资也要不回。 随后,听说(我已离开)又与湛江市一中(湛江市最牛逼的中学)合作,作为一中的分校,而且主打高三复读一块,但也没两年,合作也无疾而终。再后来,我就不清楚什么鸟情况了,好像就成了东海岛一所普通的中学,就除了学校大一点之外,留下一个空壳之外,一无是处。 在我大一,04年还是05年的时候,学校的领导不知道换了多少届,基本校长一年换一个。我的一位化学老师,在武汉的一位退休老师,再一次被邀请到学校任教,校方允诺的条件很好,我接老师去了一趟,发现很荒凉。老师留下来教了一个学期,后来听说,学校允诺的完全是屁话,工资依然是被克扣,此时,学校已经病如膏肓了。 当时,我有一位姓朱的英语老师,还是朱总理的堂妹呢。呵呵。 △湛江春晖学校的卫星地图,所有地点都进行了标注,接下来按照顺序写没一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 a:这是学校门口的小卖铺,有三四家,估计是学校办起来之后随着办的。这是我初中时,尤其是初三时很重要的活动场所,因为小学时,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很严。有些违反校纪学生在学校门口旁的隔着围墙跟外面的小卖部买零食,这是学校要抓的。记得我初一还是初二我当过中学部学生会的生活部长,在按团委老师安排巡逻时,有两个六年级的学生看到我就把刚买到来的甘蔗扔了就跑,我就把甘蔗没收了拿回去上缴。 除了卖东西外,这里还有桌球台,到初三,学校的管理已经很松散了,我们时不时出来打桌球。此外,这里的店主有摩托车,周末学生爬墙出来要去东山镇买东西或玩耍,基本都从这里坐摩托车出去。 b:进入学校大门口的小广场,这个小广场只有两件事。一,这里是每次大休巴士接学生的停车场。二、小广场中央有个小花圈,两条一高一矮的柱子挂着学校的校徽以及校名,换了又换。 c:据说这是天文馆,只是在97年建好后,就一直空置,只是从来举办过几次联欢会。我在五年级下学期还是六年级上学期,因为参加学校武术队,上台表演过一次套路拳,当时还下着小雨。还记得一次,据说是澳大利亚合作学校来的鬼佬,因为下雨,表演节目时在这里摔了一跤。 d:这里是春晖的学生非常重要的活动场所,一个大草坪,里面有一个类似于金字塔的雕塑,银色不锈钢制的。小学生很喜欢到这里玩,中学的也喜欢到这块散散步。 有两件事我印象是比较深刻的,一个是五六年级时,有那么一两个星期,跟两个同学比较好,每天洗澡后,跟着他们去小卖铺(学校里面的,在学校医院Q下面的小建筑那里)买零食,然后走到草地上吃,吃完就上晚自习去,后来因为零食都是他们买,我买的少只管吃,最后就被抛弃了。 还有一件事,在六年级,我曾跟着调皮的学生学坏,有两三个同学还玩自残,用刀片割脉(有伤痕没见血),也忘了啥原因,有一个晚上就跟着一个同学没有回宿舍,班主任和同学还有我哥哥都到处找我们,我们就躲在草坪的一个大石头后面,然后转移到教室里面的讲台上,最后被逮住抓回了宿舍。 e:这个地方原先是一个电话亭。96年我入校,学校宿舍没电话,学生与家长一个月大休时才能见面,所以学校办了一个电话亭。那时候,不少同学洗完澡,傍晚时分,就去排队打电话。我印象中只是去打过一次,而且是打通了我听到妈妈说话妈妈没听到我说,就挂了。以后就没印象了。好像是不到98年,学校宿舍里就装了201电话,这个电话亭就完成历史任务了,而学生也就常要买电话卡。 A:学校的大广场,开办大型联欢活动,以及周一升旗的地方。这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过圣诞节。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