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钓了多少次海钓,但最难忘的还是“到根见”码头夜钓的那次。
那是去年中秋节的前一天下午,快下班时,同事们都在打算着假期咋过,而我和钓友海涛在计划到哪里去过一过钓瘾。
在我们还没有计划好到哪里时,电话响了,是钓友老王。
说到老王,我要解释一下。老王是我们这里很有名望的矶钓高手,曾经在威海市举行的国际钓鱼比赛中夺得矶钓冠军。
电话中老王告诉我:“到根见”是个不错的钓点。
我俩很高兴。就在我俩要分头准备的时候,老王又来电话了,问能不能今晚就出发,可以夜钓海鳗。
哈哈,赞成!当即决定晚上8点到老王家集合,且不用我们准备钓饵。(老王那时正经营着一家钓具店,所以什么都有)
下班了,我回家就吃饭,老爸问我:急着去干嘛?我告诉他我们要去夜钓,老爸一听急了:我也去!
老爸都66岁了,怕他身体顶不住,就劝他别去。可是他执意要去,无奈只好同意。
晚8点整,我们准时来到老王家。好心的老王把钓饵分好,有沙蚕、小乌鱼仔。老王边分边说:小乌鱼仔是钓海曼的好诱饵,用它钓特好使。
老王一边说一边给我们讲钓组的结构,听得我们都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恨不得马上就到海边以试身手。
8:30我们开始出发。出了闹市区,我们加快了速度。
路两旁的快要收获的庄稼散发着扑鼻的芳香,预示着我们将有一个好的收获!
20分钟后我们来到到根见村头,老王放慢了速度,大声告诉我们:注意安全!
来到村里才看清地形,原来到根见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沟底,就像在一个天坑里!
只有村南有一个出口。难怪当初小日本扫荡时几次都没有敢进村。
又过了10分钟我们来到目的地,并排三个码头,我们选择了中间的那个。
潮水正好退了7、8分,是钓鱼的好时候,老王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特别强调要注意安全。
我们选了5.4米的海竿,0.45的主线,脑线0.35,因为容易挂底我们用长把小铁钩,每隔30公分一个,绑了2到3个,50克的铅坠。竿稍绑上夜光棒。
我们每人选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挂上小乌鱼仔,唰、唰、唰几支海竿先后扔到距岸边50米处,收好线。就等鱼上钩啦。
由于是第一次海边夜钓所以无心观赏海边风景,两眼紧盯竿稍。不一会,竿稍开始剧烈抖动,说时迟那时快,提起海竿用力一抖,开始收线,那头明显有一活物挣扎,很快收到跟前,用力一挑,把那活物甩到码头中央,定睛一看:是海鳗!!
提起线,那家伙有点不服气,把身子紧紧缠在线上,扭成8字,我无从下手,老王过来,伸出中指用力一握,呵呵,那家伙动不得了。由于钩吞得较深只要用退钩器了,费了好大劲才取出。
老王掂掂:恩,有7、8两,不错呀,老宋!
挂饵再抛,还没有坐稳海涛就开始收线了,几乎同时老爸那边也传来吱吱的收线声!
海涛钓上来的也是一条海鳗,老爸钓了一条半斤左右的爬鱼。老王那边除了小鱼闹饵,没有大的行动。
又过了一会我的竿稍又开始点头,收竿没有手感。只好收上来,一看饵已经没有了。
就在我挂饵时,就听老王那边喊:有了!
一看老王的竿子已经弯成半月了,老王不敢松懈,一鼓作气把线收到岸上,呵!好大的家伙,足有一斤多。
就这样你抛我收,一眨眼已经过了半夜了,鱼也不太咬钩了。气温已经很凉了,我们都穿上风雨衣,打好帐篷准备休息一会。
我还不死心,又换上沙蚕。
坐在岸边一边吸烟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竿稍,竿稍轻轻的点了几下,又停了,一会又是3、4下,收竿,饵早没了,老王说那是小黄鱼,竿稍点头时要快收线,不然就跑了。
再抛,这次我把海竿握在手里,随时等候鱼汛。
1下、2下、起竿,哈哈,有门,收上一看果然是小黄鱼,不大,小家伙不服气,还咕咕
地叫,老王说那是它的膘发出的响声。
海涛和我老爸看见,也开始换沙蚕了。
不一会都有收获了。谁也没有睡意了。
不知不觉东方开始发白,慢慢朝霞出来了,映红了半个天边。
我们清点收获:我5条海鳗,8条爬鱼,30多条小黄鱼;海涛4条海鳗6条爬鱼,20多条小黄鱼;老王最多10条海鳗20多条爬鱼40多条小黄鱼;老爸3条海鳗10条爬鱼19条小黄鱼。
吃饭休息了一会,又开始钓,这时爬鱼开始咬钩了,那家伙好钓,钩一沉底就咬钩。大家你一条我一条,钓得不亦乐乎。
钓累了,我把竿移到码头边想休息一会,可是竿稍又开始点头,收上一看是黑鱼,哈哈干脆钓黑鱼吧,不论钩下到哪里,都有鱼汛,或是黑鱼,或是石黄,或是爬鱼。
吃过晌午饭都钓累了,收拾收拾准备返航。
看看收获老王钓的最多,约50斤,我次之,约40斤,海涛和老爸也钓了30多斤。
从那以后,又去了几次,收获都不错,但那夜的情景至今还闪现在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