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德国汉学家布威勒博士(Werner Burger)编著《清钱编年谱》(《Ch’ing Cash until 1735》按英文该译为《1735年前的清钱》,《清钱编年谱》是其内页中文书名或译作《清钱编年谱至雍正末年》) 。2016年,其新版的《清钱编年谱》在香港出版,由于内陆未引进,且该书价格高昂,目前为止我尚未见到新版内容,期待以后能有机会一阅为快。 在其旧版《清钱编年谱》中,收录了一整套的康熙通宝臣熙套子。 康熙通宝满宝汉字臣熙套子“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20字一套 布威勒博士长期居住在香港,粤港一向交流频繁,所以,当年,粤炉的套子在香港应该相对容易收集到。 世易时移,虽然我在广州居住了22年,却很少再遇到此类套子钱。偶尔遇到,也因为价格高昂而望而却步。后来终于咬牙高价获得一枚满宝汉桂,作为一个品种收藏。 这套,双点方通、臣熙、扁字、阔缘、背后满宝汉字,比较厚实,非常有自己特色的一套套子钱。 张伟《康熙钱币图谱通考》一书也收录了20字一整套该系列钱彩图,书中将其命名为:方头通扁熙罗汉式,书上因其跟粤炉咸丰套子形制近似,猜测其可能为粤炉。 康熙通宝罗汉钱采用的是角通臣熙,川铸康熙通宝套子也是角通臣熙。粤炉的虽然为臣熙,但是阔缘,康和熙文字扁,通宝二字瘦长,通为方头通,跟康熙通宝罗汉钱的差异较明显。 本系列文章第21篇,粤炉咸丰通宝套子钱里,某些品种的文字风格和铸造工艺跟本套康熙通宝的相近,再从经常的发现地、出土地等判断,这套当是粤炉套子无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