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生活 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很多,比如宋太祖,大宋开国皇帝,也算是名扬青史的一位人物了。可是,这位皇帝却有点矫情,这如何说呢? 01要江山不要美人——千里送京娘 赵匡胤在称帝之前,曾经从道观里救出被恶徒挟持的赵京娘,结为兄妹,千里护送。京娘愿与他相守一生,他生生拒绝京娘的爱慕之情,打拼天下,夺得江山。此谓千里送京娘,要江山不要美人。 一天,赵匡胤在一道观内,听到一女子哭声,心生疑惑,后来找到该女子,即为赵京娘。原来赵京娘生得美貌,两强盗听说之后,竟然硬生生地把京娘抢走了,关在了此道观内。 赵匡胤听说之后,同情之下,生出侠肝义胆,决定护送京娘回家。一路颠沛流离,困难重重,都被他一一克服。赵京娘对赵匡胤的义举感激不尽,长途相伴日久情生。离家越来越近,京娘却多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一腔真情却只能欲言又止。 终于,来到了京娘的家乡了,京娘的父母喜出望外,盛情款待赵匡胤,提出愿把女儿许配给他。结果,赵匡胤说要孤身飘泊,四海为家,谢绝了赵京娘的一片芳心,真可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 赵匡胤虽有感京娘爱意,却佯作不察,这也着实有些“矫情”吧。可这矫情中体现的是男儿雄心壮志,不为儿女私情所累,才有后来的功成名就。 02 半梦半醒之中得皇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说到太祖最矫情的事,莫过于登上帝位的陈桥兵变了。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统率大军,驻扎陈桥驿。他的亲信们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当今皇帝年幼,不能亲政,而赵匡胤有勇有谋,深得人心,应拥戴他为皇帝。 兵变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了,时机成熟,赵普等人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而赵匡胤假装醉酒刚醒,假装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率队伍回师开封。守城将领石守信等人与赵匡胤兄弟情深,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赵匡胤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正式登皇帝位,建立宋朝。 赵匡胤的这次矫情,可谓是巧用心机,善抓机遇,成就大业。人们多以成败论英雄,哪管他英雄的出身呢,更无谓其矫情不矫情了。 03 转怒为喜怕史官——太祖弹雀 近来,宋太祖闷闷不乐,亲信问他为何不开心。他说:你们都说皇帝好当,可随心所欲。其实哪有这等好事情!朕稍有失误,史官就要记录在案,真是让人不痛快!其实这是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但他这副“闷闷不乐”的萌态是不是有点矫情呢? 皇帝怕史官,可以“太祖弹雀”为证。一天,宋太祖在后园里打鸟雀,一位大臣称有急事,要求立即面见皇上。太祖急忙召见大臣,结果,此臣所奏报的是寻常事,并非什么急事。太祖发火了,怒问:你为何要谎称有急事? 大臣辩称他所报的寻常事比打鸟雀重要。太祖更生气了,恼怒之下,用斧柄打了大臣,竟然把大臣的两颗牙齿打掉了。 大臣拾起牙齿,放在怀里。太祖见此情形,骂道:你把牙齿放在怀里,还想借此控告我吗?大臣回答道:我不能控告陛下,不过我会告诉史官的,史官自然会写下此事情。太祖一听,马上换了笑脸,赐给大臣金银绵帛加以慰劳。 太祖的这次矫情,实际上反映出太祖虽然是九五之尊,却依然对史官心存畏惧,而这种畏惧,恰恰可警示他成为更好的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