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翼双飞的建筑大师:戴复东 吴庐生

 水乡茶友 2019-07-17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建筑匠新 建筑匠新 作者 文酒

《匠新》视频欣赏

_01_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这是国军名将戴安澜生前的一首绝句,诗中的蛮夷就是当年的日军。

1942年早春,戴安澜在昆明辞别妻儿,前往缅甸战场歼灭日军,这成了他与儿子的最后一面。

长大后,儿子扛起父辈的旗帜,坚守父辈的信念,一生为祖国设计了众多学校、医院、残疾人艺术基地、民族园、酒店等多类型、多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他就是当代杰出建筑工程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是戴复东的早期设计作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那是一栋亮眼的红色建筑,近看之下尽是一块块红砖,而且是烧制后的次品。在当时经费有限的条件下,戴复东就是用这样的红砖呈现出现代风格的外观,而它的内部结构又是中庭设计,这也可称得上戴复东中西兼容理念的雏形之作。

而在同济大学,还有另外一栋建筑,逸夫楼圆弧形转角的外观,白色墙体上点缀着蓝色玻璃——与城市规划学院形成一白一红、交相呼应的景象。

同济逸夫楼

当时逸夫楼在建过程中,有根柱子因为施工误差足足粗了一圈,导致原本测算好尺寸的材料没办法整张包住,需要补接。设计师因为这件事与施工方发生争执,施工方不以为然,反倒说出“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就是事儿多”之类的话。

设计师当时丝毫没有退让,还击道:你们要是敢拼接,我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施工方当场愣住。

类似的争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频频发生,施工方甚至打算以“送好处”的方式尽快完工,但设计师不依不饶。

施工方最终无奈地问道:你到底要什么?

设计师:一个好建筑!

就因为当时设计师的“固执”,最终竣工的逸夫楼让施工方获得了中国施工上的崇高荣誉——鲁班奖。

那位设计师不是别人,就是戴复东的夫人——吴庐生

_02_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离奇曲折的感情经历更是一段佳话。

戴复东喜欢画画,但当时母亲独自抚养兄妹四人,戴复东需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那个年代,学习工科才可以有稳定的收入,而建筑系是和画画最为相关的工科。

吴庐生干爹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但女孩子学习物理要么出类拔萃,要么白费精力。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吴庐生选择了建筑系。

就这样,二人结缘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戴复东偏好艺术方面的活动,他那时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还担任学校腰鼓队的队长。吴庐生独来独往,每天几乎就跟医学院的女同学待在一起。

两人也碰不上面。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按照学校的安排,戴复东和吴庐生在一起帮助一位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女生。如此,戴复东和吴庐生的距离也就近了,两人相识相知,感情也就有了些基础。

1952年,毕业后的吴庐生和另一个同学被分配到同济大学做老师,而戴复东则被留在中央大学,但很快又出现了转机——戴复东班上有个干部打算留在中央大学,而他就被调到了同济大学。

几经波折后再次相聚同一大学的二人,感情终于进入新的阶段——相濡以沫、相伴一生。

1953年,戴复东和吴庐生在教室里办了场极其简单、如同会议一般的婚礼,发了些花红,撒了点糖,仪式也就完成了。

二人手牵手,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虽然历经坎坷,但他们始终坚守彼此的约定,坚持着对建筑业最初的热爱。

_03_

六十多年的生活中,他们也有无数次的争吵,但多是因为建筑设计观点上的争执。也正是因为这些各抒己见的“面红耳赤”,那一幢幢兼具二人设计理念的建筑物几乎都成了完美艺术品。

他们“吵了”几十年,“吵”成了最默契、最亲密、最浓情的伴侣。他们互为知音,没有人能比他们更能读懂彼此。

戴复东评价吴庐生:吴老师,要么不做事情,做起来就非常严谨。

而吴庐生也很客观地评价过自己和戴复东:他嘛,艺术细胞比较多,宏观上的构思和设计很在行,但技术和计算方面,我比较擅长些。

正如吴庐生所说,从小热爱艺术的戴复东在建筑领悟上有他独特的通感。他曾申请通过贝聿铭设立的华人学者奖学金,并按照申请报告的约定走遍美国30多个城市,对当地建筑作了详细记录。之后,戴复东又在欧洲完成了短暂游学,遍览各地西式建筑。

此外,他又对中国各民族的建筑作了大量的考察和思考,包括贵州布依族石板房、西藏拉萨大昭寺等多风格民俗建筑。

中西方建筑美学的碰撞,使戴复东在建筑设计理念中逐渐形成了主线方向,也就是他时常提到的“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兼具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时又要满足自然美学,让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然而,他坚持的观念,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也会遭受质疑。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关于山东曲阜后作街的设计方案。

1992年7月在曲阜参观调研

戴复东当时参考胶东半岛岩石墙、海草顶的民居,提出“海草石屋”的想法,并且得到山东荣成方面领导的认可。但图纸刚刚落实,上级领导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海草石屋的设计,缺乏现代感”。

几番周旋之后,上级领导决定予以尝试,但心中并不太看好此方案。

七栋海草石屋建成之后,戴复东取七星之意,将其命名为“北斗山庄”。

之后,北斗山庄迎来了几波游客,其中就有几个台湾人,他们见到那造型独特,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风格,当下就提出愿出100万的价格买下一栋。

随行参观的工作人员还在诧异之中,同行的美国人竟紧跟着开出更高价,并着意询问了设计师的名字。

当工作人员说出 “戴复东”三个字后,美国人竟然回道:我知道。

戴复东的设计理念通过海草石屋得到了价值上的验证,之后在北京中华民族园项目中,他又一次融入了更加复杂多元的民俗建筑元素,让世界游客得以在“浓缩”之中惊叹中国多民族的美学结晶。

_04_

戴复东对建筑风格和谐兼容的领悟,吴庐生不太会与他争执,他们对于“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有着一致的认可和独特的理解,他们会在不断的探讨中共同提升各自在建筑领域的思考高度。

自从走进对方的生活后,他们几乎都是合作研究所经手的每一个项目。尽管那些项目主导设计师的头衔有戴复东和吴庐生之别,但严格意义上,它们就是二人齐心齐力的完美设计成果。

在遵化国际饭店、福州元洪大厦、绍兴震元堂大厦等一系列建筑作品中,都同时融合二人对建筑设计的理解——采用新进建筑技术,塑现代风格的建筑造型,内里设计同时又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效果。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曾在下榻遵化国际饭店后赞叹:我住过国内外那么多酒店,这里是第一名。

_05_

戴复东和吴庐生对建筑的探索和尝试始终都围绕着项目工程的实用性,他们不止一次说过“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这某种意义上就是他们的设计理念之一。

戴复东说

我有两只手,一手紧握世界先进事物,使之不落后;一手紧握自己土地上生长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之能有根,创造条件使二者结合,往前走一步,去设计出有科技内涵、有文化深度、宜人、动人的美好建筑环境。

为了能让学生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上得以应用,而不只是作为书呆子纸上谈兵,70多岁的戴复东和吴庐生一起联手创办了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对外承接项目工程,对内培养学生实习。

迄今为止,戴复东和吴庐生已培养了百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建筑人才。

戴复东(左三)

很多学生提起戴复东,总还是会想起他常说的“画出来看看”。

半个世纪的建筑师生涯中,戴复东和吴庐生设计的项目早已过百。在浙江大学建设紫金港校区期间,他们负责设计的两栋建筑与湖面倒影交相辉映,被流传为“湖上往来双白鹭,波平俯仰两琼宫”,就如同二人的一生写照。

在多类型建筑的设计上,戴复东一直尝试寻找更具合理性、前瞻性的方向。同事、学生对他的描述几乎都是:戴老师工作起来,真的是拼命。

戴复东认为建筑是为人民服务的,将有限的时间最大化地奉献给社会,是戴复东胸中的家国情怀。

_06_

晚年的戴复东因为身体抱恙,不得不住进上海新华医院。

住院期间,他依然每天坚持查阅资料,与学生探讨项目工程上的工作,心中想的尽是“能做的事,尽量多做”。

有人曾提到戴安澜将军牺牲给戴复东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他回答:是我父亲对国家、对民族的一腔忠诚,义无反顾。所以我看问题,想事情,总是从大处着眼。只要是对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有利的事,我戴复东就必须去一丝不苟地做好它。

2018年2月25日,戴复东在新华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1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