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机里不仅有麻烦,也蕴藏着无限商机

 孤傲的大漠 2019-07-17

危机来临时,突破它的利刃其实就藏在每个人心里,它的名字叫智慧;危险和机遇相伴相生,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危机”。

上帝如果要送一份特殊礼物给你,一定先用问题把它包装起来。“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

清晨,那个年轻的菜农刚把摊位摆好,就发现新采摘的小青菜上有虫,他心里又急又慌:这菜肯定是卖不出去了吧!今天要亏本了。正当他愁肠百结的时候,一位中年大叔走了过来,他翻了翻菜,先是一惊道:“青菜虫!”然后喜出望外,“有虫就说明这菜没洒农药,给我来五斤。”菜农茅塞顿开,大声吆喝起来:“自种蔬菜,无农药,无公害,凌晨采摘,鲜嫩欲滴,快来买呀!”不多时,摊点就被围得水泄不通,青菜被一抢而光。危机对于聪明人而言,同样意味着机遇。当多数人还在危机中恐慌不已时,他们却能从中发现机遇的先兆。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从不把情况看得特别糟糕,他们沉着冷静,在目标的召唤下死中求生,最终,他们获得了成功。

稻盛和夫总是能从不同角度寻求突破困境、安然过冬的方法。他把每一次危机都视作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契机,在他的意识里,经济危机正是开发新产品的最好时机。

稻盛和夫认为,经济危机出现时,产品销量势必锐减,这个时候就必须开发新产品才能扭转局势。

比如那次石油危机,稻盛和夫就把京瓷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产品群的开发和生产上,在这一时期,他们就研发了太阳能电池、切削工具、再结晶钻石和医用生物陶瓷等新产品。当然,在危机中开发新产品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必须事先建立充足的资金储备。

稻盛和夫主要通过三大措施引导企业安全度过危机。

一是节减经费。从尽量减少订货费用,到一切消耗的清查,再到关掉除生产线以外的所有空调,以及减少人事费用等等。稻盛和夫带着京瓷员工将节减做到了极致。

二是绝不裁员。很多企业一旦遭遇危机,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员,以减少费用支出,但稻盛和夫坚持不这样做。在工作量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为保证生产效率,解决人员过剩问题,他将多余人力纳入总务处,让这些人去修剪花木,打扫卫生,等订单量有所回升以后,再让他们回到生产第一线。这样做,不但给了员工安全感和归属感,更强化了危机中企业的凝聚力。

三是意识的转变。稻盛和夫强调,在危机中,每个人都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思维,“只有这样的智慧火花同要克服危机的热情相结合才能进行创造性的经营”,他说,所有的员工都是“推销员、总务员、资材员、生产者,大家不仅要帮忙开展经营,更应该为了同样的目的、以同样的思考方式,相互启蒙、相互教育”。

正是在稻盛和夫的领导下,采取了这些强有力的应对策略,京瓷才得以突破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大萧条,使京瓷成为日元升值后唯一没有受到泡沫经济影响的大企业。

危机来临时,突破它的利刃其实就藏在每个人心里,它的名字叫智慧;危险和机遇相伴相生,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危机”。

危机发生时,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分析,勇于抓住每一个希望,并且灵活地去实现,最终自然能够化解危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