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叛变,叛军兵锋直指长安,唐明皇李隆基为避祸,便带着杨贵妃逃亡蜀地。可谁能料想,一场马嵬坡兵变,彻底改变了杨贵妃一生的命运。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第二:偷渡东瀛。上世纪初,有专家和学者们得知,在本州岛的久津小渔村,有渔民自称为杨贵妃的后裔,而且还有一处杨贵妃墓。专家们都纳闷了,因为当时还没有海上贸易,唐朝和东瀛唯一的往来,只有遣唐使,但是在该国的历史文献中,却又找不到任何关于遣唐使和杨贵妃的记载。 第三:归隐太蓬山。在四川营山县,有一处叫做太蓬山的地方,是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专家们发现,在太蓬山有一处“杨氏之墓”。据世代生活于此的村民反映,杨氏之墓就是杨贵妃墓,因为当年杨贵妃逃过一劫,后来归隐于太蓬山。 其次专家们在营山县,还发现了一处唐代石刻,叫做《安禄山题龛》。您要知道的是,从史料记载来看,安禄山从未去过营山,甚至是蜀地都不曾到过,为何会出现关于他的题龛?专家们十分肯定,《安禄山题龛》就是杨贵妃逃亡到营山时,为安禄山祈福所刻,毕竟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在史书上的记载比比皆是。 再说太蓬山的杨贵妃墓,专家们经过勘察,发现其他地方所谓的杨贵妃墓,都明确的刻有“杨贵妃墓”,但太蓬山的杨贵妃墓,却只刻有“杨氏之墓”四个字。按照常理来说,杨贵妃是个逃亡之人,即便是死了也定然不会刻自己的名字,因此专家们更加倾向于,“杨氏之墓”或许就是真的杨贵妃墓,毕竟遮遮掩掩的背后,总有不可告人的故事。 杨贵妃的一生,既是幸运的,又是悲哀的,一曲《长恨歌》传唱至今,“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后世之人不无感慨至深。而对于杨贵妃的谜团,小编也期待着将来的某一天能尘埃落定,这也算是给逝者的一个慰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