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尔康墓,全称为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洋里村牛山。始建于民国年间,占地530平方米,依山而建,墓坐东向西,由望柱、四层墓埕、墓手、封土堆组成。墓埕有六角形花岗石藏骨塔。林尔康是清末台湾巨富板桥林家族成员,其妻陈芷芳为清末帝师陈宝琛胞妹,林尔康与陈芷芳的婚姻成就了一段闽台联姻佳话。 周天,天气一改周六的阳光明媚,变得阴沉。不想一人宅在家,九点多改变原定行程临时决定前往晋安区的几处“省保”名人墓。安排的第一个点是林尔康墓,寻访过程有些折腾,因洋里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众多,所问路人均不知墓的所在,当中有一次寻至离墓地仅几十米的一民宅询问当地老人也说不知此墓,继续在村中找些老人询问,后终在和一位老人聊天中说到墓主是台湾人时,他才恍然大悟说在村中“禹州鼓山一号别墅”侧门不远山坡处有一座台湾人墓,于是驱车拆返。顺着“福建革命历史博物馆”边上一条小道来到鼓山一号别墅侧门,林尔康墓离小道约二十几米远。 ▼市保碑,林尔康墓现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墓前花岗岩上浮雕的莲花、飞天图案……




 ▼墓碑刻有“林镜颿居士德配陈夫人”字样……
 ▼墓塔石圆球形塔刹……


 ▼墓塔基的浮雕的精美图案……

 ▼站于墓护坡之上看到的墓塔顶,上有六边形翘角塔檐,顶上为一颗石圆球的塔刹……
 ▼藏骨塔后侧刻有“昭和丁丑年春日建”字样,林尔康墓于1936年因陈芷芳病逝而始建,1937年为与林尔康合葬而扩建,昭和丁丑年为1937年,应该是其台湾后人使用日据年号吧。但是初一看还是让人愣了一下。


 ▼望柱,杂物太多,阴天光线不好,就拍了柱基……

 ▼墓南侧的护坡……
 ▼林尔康墓圈、墓封均为三合土构筑……


 ▼南侧墓道前立有一石碑,上刻“林公尔康暨陈夫人墓道”,为1994年林尔康、陈芷芳伉俪的台湾后人修建墓道时所立。
 ▼墓南侧上山道路,墓左前侧入口被居户圈为养鸡了,只能往上走些从墓护坡上进入……
 关于林尔康: 林尔康,字镜颿,祖籍福建龙溪(今龙海市),为清末台湾首富板桥林氏家族成员,柳州知府林平侯之曾孙,林维让次子。作为台湾巨富板桥林氏家族的林维源,常为国捐银,福州螺洲“太子太傅”陈宝琛一次访台之行,促成了他的二妹陈芷芳与板桥林家结亲,陈芷芳嫁给了林维源的侄子林尔康。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一败涂地,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沦陷于日本之手。林尔康“不耻左衽”,不想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苟延残喘般地生活,遂举家搬迁至厦门,后不幸病故,终年28岁。 林尔康的夫人陈贞,字芷芳,陈宝琛的二妹,其与清代台湾省台北板桥巨富时称“板桥林”家族的林尔康结合,成就了一段闽台联姻的佳话。陈芷芳与林尔康育有三子二女:林熊征、林熊祥、林熊光和林慕安、林慕兰。其中林慕兰就是国学大师、清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复的三子严琥(字叔夏)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