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全国3卷作文解析和满分作文

 鲤鱼山九龙门 2019-07-17

铭记、感恩,再出发!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简要解析和满分作文

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年全国3卷作文解析和满分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审题:

   这是一道充满时代温情的作文题目,贴近学生实际,又可引发很多联想和感悟,相信学生有很多话要说。

首先,在材料的呈现方式上,今年的全国Ⅲ卷不再是文字式的材料作文,而是采用漫画的形式,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既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给了考生很多思考和联想的空间。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多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常常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其次,在主题表达上,更隐性也更个性。相比于前两年的显性表达和宏大构思,今年的漫画作文摒弃了主题先行和时政热点,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倾向于引导考生真实言说,个性抒情,更着眼于培养与选拔有健全人格、有生命情怀、有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核心素养”的命题方向完美地融入题目当中,水乳交融,自然贴切。

第三,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得以凸显。相比于宏大主题和家国情怀,今年的全国Ⅲ卷则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成长实际,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关注身边的人事,关注内心真实的情感,思考人生,思考新时代师生关系,要有爱心、知感恩、记深情。

第四,回归学科本位,彰显语文立场。前两年的作文题过于凸显时代主题,过于强调宏大主题,过于正能量,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改革开放,不忘初心等,引导考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呼吸,但在语文学科的特色和特质上似乎打了折扣,不能充分体现语文在心灵润育和生命润泽等方面的功能效用以及生命的美好成长和良性发展。今年的全国Ⅲ卷则真正回归情感、诗意与审美,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赏析和思辨中,去传递美好情感、审美情趣、生命魅力。

二、立意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抓住材料的核心。这道漫画材料的人物有两类,一类是学生,一类是老师,谁是核心呢?当然是老师了。因为是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是引起教师与学生、读者共鸣的话,就是“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一)写作立意的角度

1.教师角度:社会呼唤有温度的教师;

   知识传播者,人生摆渡人。

2.学生角度:在款款深情下扬鞭远行;

   铭记师恩,勿负韶华。

3.教师和学生结合的角度:

师恩难忘,师爱情长;

师生情,一生相伴;

师生情,前行的动力;

爱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款款爱心助力学生成长;

真情相伴,助你我成长。

(二)立意升华的层次

   作文的深层次立意不是无根之木,它的形成依然是在大多数学生都能分析出来的原点,也就是一些基本立意上生发出来的。所以,深层次不必求异求新,只需要考生在其他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深一层思维就可以了。

   比如一般学生想起“教师的深情”,你则想到“有温度的教师”,从而想到“社会需要有温度的教师”,再深一步则想到“社会需要有温度的教育”等。

   比如一般学生想到“师生情”,只停留在对情感的感受与感知,而没有后来的影响,如果你想到“带着老师的恩情前行”就是前进了一步,如果加上“人生思索”这是更进一步,如“铭记师恩,勿负韶华”等。这是在有意地结合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达到两个思考角度的有机结合,而且有一种对未来对人生的思索,这样不但基于材料,而且也能达到思维开阔了。

(三)       立意游离:

由漫画的教师语言抽象出爱心,转而谈爱心;由漫画学生的学习是对教师付出的报答,转而写感恩,都是游离的文章。

要谈爱心也是教师的爱心,而不是泛泛的爱心;要谈感恩也是学生对教师的感恩,而不是泛泛的感恩。如果要是想谈大话题爱心与感恩,就得由材料充分地分析生发,转而引申到社会,放大到社会,这样水到渠成,才是好的作品。

三、写作简要提示

说真话抒真情,真诚地表达“我”,是作文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这道作文题,在形式上十分开放,可以议论,可以叙述,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换言之,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写成普通的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还可以写成抒情性议论文……

四、参考范文

2019年全国Ⅲ卷满分作文①: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而能起到这种真正的撼动力量的,唯情感莫属了。情感由人产生,并且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而这一流动会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付出,都在春风化雨中成为另一种感动。是春华秋实的回馈,带来的是满足;是把感动记在心间,跃然于纸上;是爱的传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论是哪一种,这种情感都是当今浮躁而又功利的社会中无比珍贵的东西。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教育中的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可能,我们也会见到社会中感恩之情的缺失。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尊师重教的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进入到这一领域来发光发热,为国家之根本——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任重而道远,而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人心,又引发了许多感慨。

 

(2019年全国高考Ⅲ卷原创下水作文)

老师的眼神

陈松柏

我的语文兼班主任老师的额头特别宽广,宽广得像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像辽阔无边的大海洋,再加上他那如蒲扇般的大耳朵,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但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他那双能洞穿人的心灵的大眼睛,宽宽的大眼镜下遮住了一双深不可测的智慧的眼睛。高中三年里,我难以忘怀的是他那令人捉摸不透的眼神。

在课堂上,他不时盯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但又忘情地把我们带入课文的情景中去,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我清楚地记得他上著名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情景,他深情并茂地为我们朗读了一遍课文,把我们的感情带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场景里了。当他读完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我分明看见他已经情不自禁了,在叫同学们选取最感人的章节朗读的时候,他悄悄地摘下老花眼镜,偷偷地用纸巾拭干了泪水,可眼角依然泛着红光。他用眼神微微地暗示我,我于是放声地读起来。

班里有一个来自农村性格内向的男同学,可能是青春期躁动的缘故,鬼使神差地给下一个年级的一位长得十分漂亮的女生写了一封信。有一天早读,那个女生的班主任女老师气急败坏地跑到教室外叫出语文老师,瞪大灯笼似的眼睛,从很厚的镜片里露出两道凶光:“你立即开除这个学生!否则,毁掉你一生的清名。你马上要退休了,要保住你毕生换来的崇高荣誉。必须马上开除!”

我们在教室里都有些愤愤不平,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语文老师侧过头,向同学们眨了眨眼睛。大家都面带愠色,心里诅咒那个蛮横无理的“泼妇”。

可我看见语文老师轻轻地推了推眼镜,微微笑道:“唐老师,我再调查一下事情的原委,给你一个回答。” 她气呼呼地扬长而去。

第二天正是周末,语文老师把这位同学叫到家里叫师娘煮了可口的饭菜款待这位同学。后来这位同学说本想考军校的,可他决心报考师范院校。这,无不是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

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一段时间以来,面色黝黑,毫无生气。语文老师找到这位同学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父亲长期酗酒,不顾家庭,母亲无业,靠检破烂维持生活,这位同学一度时间要放弃读书。可这一切都让语文老师发现了,他每月默默地资助这个同学几百元,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快要高考了,老师就要离开他一生痴情迷恋的课堂。今天是最后一节语文课,老师低沉而又动情地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语文老师深邃的眼里浸满了泪水,缓缓地离开教室,脚步有些沉重。我们静静地站起来,目送他远去的背影,连那个最不喜欢学习语文的捣蛋鬼眼里都噙满了泪花。

 

铭记、感恩,再出发!

看着试卷上熟悉的画面,那个戴着眼镜发际线很高的中年人不就是您吗,我的老师?昨天最后一节语文课,一向口才很好的您惜字如金,面对着正在紧张地做最后冲刺的我们,您轻声说:“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

再看看我们,是想记住我们这三年的成长的模样,还是因为离别的不舍?要我们再看看书,我知道,您是多么期望我们能够多一点知识,多一份学习的心!

听着您的这句话,老师,那一刻,我真的不能看进去书了,因为满脑子都是三年来与您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我抬起头,深深地凝视着您,我只想好好地看看您,回想三年来您日渐升高的发际线和日渐增多的白发——因为我曾经的调皮,因为我们曾经的不上进,因为我们要我们一直成绩优异……

看着这句话,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深深意蕴。这一刻,我能够在考场上从容答题,这一刻,我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离不开您三年来的陪伴与教诲。人们说世界上真正无私地对你好的只有两类人——父母和老师。是的,您一直巴不得能够将毕生所学一股脑儿交给我们,巴不得我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国之栋梁,巴不得今后在人前人后自豪地夸耀有成就的我们……三年的厮守与陪伴,不舍的不止是您,也有我们。

记得您对我们说:“我愿做你们生命中永远无悔的渡人!”今天,我们即将由您渡到我们人生理想的彼岸,彼岸花开,是什么的追求,也是您的期盼。今天,我们即将离别,结束痛并快乐的三年高中生活,离别可亲可敬的您,我们会记住“你们再看看书”的嘱托和期望,在我们走向社会的历程中铭记、感恩,再出发!

彼岸花开,铭记。

铭记您的教诲,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记得高考壮行会您说:“我人到中年不油腻,你们青春葳蕤自生光!”我们要延续青春葳蕤,就要随时“再看看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彼岸花开,感恩。

感恩您的无私,不断传递您的奉献精神!随时记住“再看看你们”,然后“再看看您”“再看看你们”,将我自己的年华与才干像您奉献给我们奉献给教育一样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国家。

彼岸花开,再出发!

带上您的嘱托与期盼,与青涩的昨天告别,与慈祥的您告别,以熟悉的母校为新起点,向着我们自己的人生路再出发,“再看看书”。当您渡船上的每一个“我”都抵达理想的彼岸,我们定会“再看看您”,看看您传续给我的种子如何在彼岸绚烂开花!

铭记、感恩,再出发!

 

重唤尊师之道  再塑古今美风

四川省双流中学高2017级20班  方开燕

一句话语,饱含多少关怀;一个眼神,凝聚多少难舍。

你再看看卷子,我再看看你;你再努力追逐梦想,我再好好守护着你们。这一幕饱含多少温情,又唤起多少人的感慨。如今社会,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愈加僵硬,学生对老师的关系不以为意,冷漠甚至敌视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是的,是时候,重唤尊师之道,再塑古今美风。

自古以来,中国就提倡“尊师重道”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是点破多少万象。寒风扑面,雪堆满脚,四肢僵硬不能动,但逢老师打坐养神,便恭敬等候在门外。待程颐醒时,白雪已堆满杨时的脚。这个故事,被千年来传颂了又传颂,然而它饱含的情发酵的愈发浓烈。尊师重道,自古以来便是我们所推崇的,如今更是要捡拾这块精神沃土,培育中国情怀。

然则如何重唤尊师之道,确实我们需要深究问题。尊师重道,则需唤醒学生感恩情怀,将学生渐渐僵化的内心松土。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老师一生奉献无私的写照,然而不少学生却忽视老师的好,与其作对。他们不知道的是,有多少老师为了他们的未来累倒在讲桌上,为了他们放弃自己的生命,老师已将学生融入自己身体。他们冰冷的心将这一切美好关闭。像阳融化冰,似锄松软土,是的,我们就该重重唤师生之道,再塑古今美风。

一滴水往往洗涤不净一片浑浊, 尊师重道亦是如此。若想真正重唤尊师大道,则需整个社会一起努力。

不少令人寒心的事频频发生,家长的恶告声,声声一片,鄙夷的眼神,处处皆是。这份神圣伟大的职业谁来理解!?老师将自己奉献给教育,一棵树摇动一片森林,一朵云触碰整片天空,一个灵魂唤醒一群灵魂。社会给予的尊重,理解,支持,便是莫大的尊师重道。

教育早已启动前进步伐,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于漪先生,却在获奖报告中,只字未提成就,而是反思六十年的缺陷,失误,言之谆谆,情之切切,就在她的手下,培养出无数青年才俊。是的,唯有将教育这片土地培育的愈加肥沃,开出的花朵才愈加惊艳。

重唤尊师之道,再塑古今美风。若干年后,只见那个美好如同“桃花源”的社会,屹立于世界东方。

 

1.   满分作文:

爱的目送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学生说:“我再看看你们。”

即将说再见,老师不舍,要“再看看”。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长,可老师能陪伴学生走过的,终究只有一段路。这段路是艰辛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这条路上必经。老师要对学生们倾囊相授,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之;要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对学生倍加关怀,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仅在获得知识,寻求真理,更在得到老师的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图中的老师如此,普天之下的老师也莫不如此。也因着这一颗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们”的那份不舍。

当然,除了不舍,还有希冀。

正如图中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你们再看看书。”

对于老师而言,即将挥手作别的是学生。老师希望学生再看看书,字短情长:再看看书,学生们才能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更稳健地走好未来的路。

师生一回,学生们终究要远行,老师能给他们的,是不舍,是希冀,是一场充满爱的目送。

这样充满爱的目送,我一定是拥有过的,可惜的是,在我拥有的时候不曾有太强烈的感受,直到毕业多年,才在回忆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学毕业后回东北故乡探亲的时候,小学班主任远远看见我并喊我名字,说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说这些话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眼里满是真挚。

那之后我在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远远看到老师的背影,我认得出么?恐怕不能。譬如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多年之后托人打听我的手机号码,同我联系,只是想知道我过得怎么样,她说她会为我骄傲,而我呢?接到语文老师电话那一刻,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对老师也有一样的牵挂?上述种种,应了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老师对我们那份爱,那份不舍与希冀,总是在分别之后,才被感知。

老师们知道的,是分别时,他们对学生们那一场爱的目送。

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分别后,他们也正在或终将成为学生们心中一道爱的风景,随着时光永恒。

今天,因着图中这一场爱的目送,也让我想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说一句:“请让我再看看书,也请让我再看看您!”

 

2满分作文:

高中毕业断想

当我走进高考考场,严肃肃穆的气氛中只有考子们的仪式感:别了,高中生涯,未来的人生我们将独自面对,高中,既是莘莘学子们青春前进的号角,生命容积的基础,也是莘莘学子们青春的祭坛。高中以前,人生在父母的羽翼下哺育成长,今后,学子们就要独自搏击人生的面对,这种饱含着人生五味的仪式感的内容就在于此吧!

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一位严肃而和蔼的老先生,带着眼里有点闪光的东西动情地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今生我只能送到你们这里了,今后的人生你们要勇敢面对,不要辜负自己,不要辜负时代,我没有教给你们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我只能告诉你们,任何一个人人生的体量主要在自己,西天没有如来,自己才是自己的如来,在这个时代的巨变中,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拨动世界风云的力量,老朽能够以你们而自豪而骄傲,时代属于你们,历史属于你们,光荣属于你们,当然,选择也属于你们”。

王老师这句话说得全班学子们热血沸腾,激昂至今。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高中生涯和老师结下的深厚情谊难割难舍,人生的路口又不得不让我们师生在这里各奔东西,挥手自茲。

“你们再看看书”才是老师对莘莘学子们的无限期待,书中有人生的天光云影,书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精神的精华,书中有人生防偏纠错的净化器,书是正当青春年华的莘莘学子们树新创造的胚芽力量。

书中有人生的七十二般变化,曾经的懵懂少年再也没有当年的踢揷葫芦弄翻瓢,当以谦谦君子婉仪淑女走向莘莘学子们充满无限期带的、报效国家民族实现自己抱负的前方。

莘莘学子们,我们走过的路,我们面对的路,我们将来的路又何尝不是我们必须阅读,我们又必须思考的书帙。

只有在现实面对的这本书里磨砺淬炼才能成就国家的栋梁,时代的浪花,才能拥有应付自如的时代道路上的降妖捉怪的能力,才能成就自己成为自己的如来这种人生修为的最高境界,俯昂皆是妙手,遍撒热血绘华夏;韬略无不致远,再造辉煌奉九州。

“你们再看看书”是要求莘莘学子们在今后的生涯中要以书为伴,不断充实自己,自己才有不断前进的力量,才能避险避难,才能克险克难。终生学习的人生才是不断自新自励、不断充实新鲜血液的人生,才会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才会在胜利面前谦虚内敛,从胜利走向胜利。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挑战自己,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豪迈人生,更何况在这个世界逐鹿,中华民族命运在召唤我们青春正当年的莘莘学子们搏击时代,重奏华章的历史关口,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莘莘学子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现国家搏击时代,民族搏击时代,每一个人搏击时代的历史使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学习中充实,在创新中提高自己才能完成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才能在自己人生的答卷上有一个让国家民族和自己比较优渥比较欣慰的分数。

 

3满分作文:

温暖的眼神

吃过下午饭后,太阳西斜,凉风渐起,老家的人习惯到田地里走一圈,看看庄稼的长势,在心底默默憧憬一年的收成。人们把这种行走叫作“窜田”,它是一个惬意愉悦的过程,农人用目光缓缓抚摸一株株水稻或豆麦,如同凝视着自己的孩子,温和的眼神溢满爱意,笑容如一朵花,在饱经风霜的面庞上缓缓盛开——这是一种情不自禁、发自心底的微笑,很多时候,连农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笑容。注视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庄稼感知到了农人心底的期望,在傍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子,积蓄力量,蓬勃生长。

“窜田”的场景,常常将我的思绪拉回校园时光。身为农家孩子,常年跟随父母在田间地头劳作,虽然承担的只是些轻巧的活计,但对谋生的艰辛也深有感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止是课文里的知识,更是根植在骨血里的认知。幼时,父母常用一句谚语教育我:人哄地皮,田哄肚皮。意思是如果在耕种中偷懒,吃亏的最终是自己。我把这句谚语带到了校园生活中,入学之初就立下了以求学跳出农门的愿望,对待课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学校课程紧张,特别是在高中时,升学压力大,晚自习是家常便饭。上晚自习时,同学们埋首做题,教室寂静如秋收前的田野,轻微的翻书声和笔尖划在纸上的沙沙声让气氛凝重而紧张。值守自习的老师,有时在桌前批改作业,有时在过道间轻轻走动。不止一次,做题累了,我从堆积如山的习题本中抬起头,如果正巧遇见老师的眼神,他会对我微微一笑,眼神中有浓浓的鼓励和期许——那目光,多像父母在注视亲手耕种的庄稼,注视自己正在成长的孩子呀。

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深情而含蓄,母亲送别孩子,用衣线寄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的游子写信给家人,纸短情长,“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妻子思念远戍的丈夫,在苦寒的秋月,一遍遍为他捣洗衣服,她始终坚定地相信,丈夫能感知到她的想念,“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友人乘坐的帆船已经消失在视野的碧空,李白仍旧孤立江边,久久凝望着浩荡的江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岁月流逝,年岁渐长,对人生的离散有了更深的感触,内心在不断增长的坚韧中也伴随着与日俱增的柔软。一天黄昏,送别友人远行,落日西沉,红光照得人双眼生疼。依依话别后,我们在一个山坡转身背道而行,走出一段路,我回头看友人,恰巧他也正回头看向我。脑海里蓦然想起陈佐才的一句送别诗:“安得长绳系白日,送君更过一重山”,不争气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为报丝尽情,定存感恩心

高二(12)班   惠宇萌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轻轻吐出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仅一语,便足以让人潸然泪下。《老师好》中有一句话“老师有一颗为你好的心”触动千万人的心。是啊!无数种学生,无数种老师,却能归于同一情景,同一种触动,同一种关怀之中。我们需以感恩之心报答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教师是刘慈欣《乡村教师》中分布着的传递知识的个体;是叶圣陶“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中悉心工作的园丁。不论如此,他们总是以奋斗的姿态,奉献的汗水,去为我们修剪,除虫,浇水,但远不止这些。小王子精心呵护他的玫瑰,他的玫瑰却娇弱,自私,虚荣,当小王子要离开时,玫瑰却“长大了”,“摇曳着她的四根刺”让小王子放心,他们的心里充满了不舍,但再也回不去了。我们与老师的关系大概如此,人啊!总是会在失去的时候才会珍惜,否则总会觉得理所应当。我们要趁时光尚早,去感恩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个老师都曾像我们一样,站在人生的大路上,手持未来的钥匙;都曾雄心壮志,豪情天下,怀揣改变世界的梦想。当站在讲台上,也许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许会有甜蜜,但一定会有苦涩。但他们义无反顾的,去为我们奉献自及。“青春无不老,君知否?”他们还有机会去追逐梦想,但他们却留下来去为我们助力,去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如此可敬,怎不叫人感恩?俞丽拿曾“让小提琴说中国话”,《梁祝》一度火遍全国,但她却在美好的年华留校任教,从教五十余年,只说出:“中国学生也是有实力的,不是来打酱油的。”如此可敬,怎能不让我们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便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言。但我们的身边是否仍存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答案我想每个人都清楚的。现在仍存在学生辱骂老师,不服从老师的管教,老师稍微一动便是体罚,打、骂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学生的“结实后盾”。抑或稍不遂学生意,便以自杀为要挟,更有甚者,杀害老师。我不禁想问他们:中国尊师的美德哪去了?古代“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怎么开始角色反转了?难道教师开始变为“高危职业”了?一男子路遇十多年前班主任竟连扇数十耳光,还录视频传至平台。难道说教师有什么通用过错,只要当了老师就会有错?

  老师一定有一颗为你好的心,他在为你助力,帮你实现你自己的价值,去打造属于你的未来。我们要时刻谨记这些,怀着一颗敬畏而又感恩的心,莫让我们的老师“伤透了心”。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道出了无数老师的不舍和期盼,我们更应该去感激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没有谁为你做事是应该的,就连父母都是如此更何况是老师呢?我们要心怀感恩,郑重地给老师道一句:“谢谢。”

 

 

 

 

以文学的名义出发

——在延安大学文学院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文学院院长  梁向阳教授

亲爱的2019届毕业生同学们:

又是一年丰收季,杏黄麦收年成好。在这万木茂盛的盛夏的时节,文学院又迎来新的毕业季,各位同学要从延安大学这个重要的加油站出发,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在此之际,我谨代表学院党政班子与全体老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航程!

同学们要毕业了,作为院长的我自然要讲几句话,为你们送别。文以明道,学以养德。你们是文学院的同学,文学是嵌入你们身体的核心密码,也是你们未来飞翔的核心动力源。我还是希望你们“以文学的名义出发”吧!

以文学的名义出发,就是要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一以贯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学情怀。文学是理想的同义词,文学情怀就是理想情怀。拥有文学情怀,人生就有了诗与远方;拥有文学情怀,你的人生注定不同寻常。对于同学们而言,你们的未来人生本不一定要当作家,但文学的情怀、文学的修为、文学的理想、文学的担当,却一定是要有的。倘若没有这些独特的人生情怀,你与非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什么两样!

以文学的名义出发,就是未来的人生道路不管如何崎岖不平,你的内心一定要有诗与远方。文学是灯,文学会照亮生活,给人以温暖与力量。你们的未来人生道路,也许会一帆风顺,也许会艰难无比,但只要信念不倒,人生就永远有奔头。记住在任何时候,你们都要相信风雨之后一定会出现绚烂的彩虹的!

以文学的名义出发,就是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带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也可以带上莎士比亚、普希金、海明威,甚至是带上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诗人,让他们成为你人生的永远伴侣。这样,你的人生就不会单调与寂寞。从古到今,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两种人生姿态,并不断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切换角色,但内心不变的却是深厚家国情怀。对于同学们而言,你既可以学习两千多年前大诗人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也可以学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甚至也不妨学学李白“扬眉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狂狷。你可以学习中国的,也可以学习外国的;你可以学习古代的,也可以学习现代的。但你就是你自己,你也必须成为你自己!

同学们,我记得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1941年在延安曾创作过一首《我为少男少女们的歌唱》,抒发对新事物、新生活的向往。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这首诗中涌动着的火红情感在近一百年后仍滚烫不已!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同学们,以文学的名义出发吧,莫回头;未来属于你们,世界也一定属于你们!

2019年6月2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