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名校,牛津和剑桥的知名度可谓是妇孺皆知,然而这两座同为英国的高等学府,却存在着接近800年的恩恩怨怨,在这里,知鱼君就为大家扒一扒这两所名校的恩怨情仇。 首先,抛砖引玉。 牛津校友们很热衷于给自己的学校修高速公路、悲催的圣乔治学院、圣三一学院的银器不知道最终有没有变成军饷。 下面,知鱼君就说说两所大学在历史上的渊源。 学校起源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它欧陆国家求学。1167年,因为英法国王之间的矛盾,法国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在巴黎大学求学,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在国王和教会的支持下,形成了现在的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的建立比牛津大学晚了60年。1209年,一名牛津大学的学生在练习射箭时误杀一名妇女后逃跑,激化了和牛津市民的矛盾,两名学者和与那名学生同住的几名同学在未咨询教会的情况下(教会往往会优先赦免学者)被牛津市民绞死,进而矛盾激化,引发了学校和市民的暴力冲突,冲突中一些师生向北逃离直至剑桥镇,在当地教会的支持下在本地开始潜心文化学术钻研,形成了现在的剑桥大学。
牛津人常说:剑桥是牛津的跟屁虫,就像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一样。剑桥人则说:牛津大学显然忘了他们是巴黎大学的一根肋骨。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剧作家王尔德曾这样挖苦剑桥大学:“它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牛津预备学校”。剑桥人为此则反唇相讥,将牛津称为“黑暗世界”(因其徽标的蓝色比较深) 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于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世界,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世界!牛津和剑桥都喜欢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 校徽 校训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没想到剑桥人毫不犹豫地回击:“哪儿啊,是你们读书太慢,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政治理念 牛津的校训“上主乃我的光”上不难看出牛津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野心。
这张历史课本里的漫画图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有印象,里面的塞西尔·罗德斯就读于牛津大学,他还创立了被称为“本科生中的诺贝尔”的罗德斯奖学金,漫画里的他踌躇满志,扩张野心暴露无遗,而读过牛津大学的学生多数都信奉圣公会,拥护英国在全球的政治文化文化利益。牛津大学更是诞生了7个国家的11位国王,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唐宁路10号(英国首相宅邸)更是被戏称为牛津大学分校区。
而剑桥则恰恰相反,他们很不提倡殖民,暴力,他们更喜欢孜孜不倦的探索自然真知。不论是牛顿,达尔文,还是大诗人拜伦,他们都为世界的科学和文化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虽然在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作为顶尖的世界级学府,迄今为止,牛津共有69位诺贝尔得主(剑桥为98位),而剑桥也走出了15位英国首相(牛津为27位) 宗教理念 牛津有浓厚的天主教和圣公会背景,著名的天主教改革运动——牛津运动就发源于这里,19世纪中叶以前,每位入学的牛津学生都必须宣誓效忠英国国教(圣公会),异教徒可以就读,但拿不到学位。 而剑桥就恰恰相反,剑桥并不排斥犹太人、无神论者,大诗人拜伦在代表作《唐璜》里没少吐槽乔治三世,剑桥比牛津更早接收女学生,很多毕业于剑桥的宗教领袖都是倡导新教改革的激进派。
剑桥圣三一学院大门入口处有亨利八世的雕像,国王左手托着一个象征王位、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据说,本来亨利八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雕像竣工后不久,不知是哪些玩恶作剧的学生,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了出来,用现在的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几百年来,没有任何人去管它。剑桥人不仅任其自然,而且还津津乐道地不断向新生和游人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
在英国内战期间,牛津是查理一世和保皇党的指挥部,而剑桥则是议会军的根据地。不知道两个学校的银器还都在不在。 泰晤士河上的荣誉之战
9世纪20年代,两个分别跻身于这两大名校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牛剑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因为这两所大学都位于河畔,分别依傍着康河和查韦尔河,划船运动在两校都很受欢迎。
然而他们的划船方法却大相径庭:在剑桥,船头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尾;而在牛津,则是船尾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头。 划船比赛的两个创始人碰巧都叫做查尔斯。剑桥的查尔斯·莫瓦尔出身名门;牛津的查尔斯·华兹华斯的叔叔就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老华兹华斯还曾是剑桥的学子。 1829年3月12日,剑桥向牛津下了一纸战书:“剑桥大学在此向牛津大学挑战,在伦敦或靠近伦敦的泰晤士河上进行一次8人赛艇比赛,时间定在复活节期间。” 同年6月10日,划船赛在伦敦泰晤士河牛津郡的亨利段河面进行,牛津大学在首次比赛中获胜,从此拉开了两校间百年恩怨的序幕,前一年的失败者就成为下一年的挑战者。 截至2017年的152届比赛中,剑桥赢了78次,而牛津赢了73次。2017年的比赛中,牛津队险胜剑桥队。
竞争未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生命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就不可能成长。 哈维尔·马里亚斯的观察十分精辟:“对世界上其他任何大学毕业生都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蔑视态度的牛津人,唯独对剑桥人表现得特别尊敬,那种尊敬,似乎意味着唯独有与他们同样独特的人们相伴,才让他们感到舒服。” 牛津与剑桥携手保持着世界顶尖的教育水准,牛津大学教员第一大来源学校是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教员第一大来源学校是牛津大学,各占对方教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尽管几百年来,牛剑两校激烈地竞争着,但他们同样互相尊重,难舍难弃。 尊重你的对手,他能让你快速成长,尊重你的对手,你也将赢得对手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