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在众多国学经典中,你最推崇哪部? 我一定立马回答:《易经》。 这都是因为,它不止有每个中国人都该懂的大智慧,更暗藏着,人这辈子所有选择的结果。 而你的命运,就是你所有选择的总和。 细数历史上真正能过好一生的人,也多少都有这参透“天机”的本事。 曾国藩的毕生智慧,就来自易经 在大多人的印象里,曾国藩的人生,全靠“守拙自律”。 但很少有人知道,《易经》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止被他摆放在床头、案前,一生通读5遍,平时更常对弟弟曾国荃说「日中则仄,月满则亏」,也就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而曾国藩的人生,就遇到过这样的局面。 曾家兄弟那时已剿灭太平天国,双双封侯伯爵位,但因为汉人不许封王,他们上面只有一个公爵。 权衡之后,曾国藩想到: 如果再拼一把往上走,赢面已经很小了,为一个小空间,牺牲这辈子打下的家业去冒险,有什么意思呢? 因此,他选择了低调低调再低调,最终得以全身而退,保全家业。 这,就是他从《易经》中算出的赢面,悟出的道理,做出的选择。 细想一下,多少人的人生,败在了不会算“赢面”得失?生生让自己陷入了难解的局面了呢? ▲《易经》64卦 聊到这,我想你也明白了,圣人读《易经》,并不是纯占卜算卦。 《易经》的智慧,是辅助我们做选择,计算赢面。进还是退?尝试冒险还是等待? 其中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种人生剧本,包罗世间万象。 你的每种选择,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它已经帮你推演完了,你只需参考,始终让自己站在赢面大的那边就好。 所以啊,这64种人生选择的智慧,早些知道,其实是能帮你少走不少弯路的。 我的人生困局,就曾因《易经》中暗藏的智慧和格局,得以柳暗花明。 听听我的故事,相信一定能让你找到共鸣。 苦学多年未果 陷入《易经》九连环格局 我是李源,现在的我,被贴上了很多标签:85后备受追捧的说书人,逻辑思维早期策划人,读书怪才…… 但回到10年前,我也只是一个迷茫的学生。 我的高中时代,《百家讲坛》正大红大紫,喜欢读史的我,总觉得选这条路,一定未来可期。 可靠满分作文考进北师大历史系后,我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 ▲高中时期 求职市场并没有节目一样的火爆,而家境普通的我,面对毕业难找工作的现实,更是哭都哭不出来。 路都走半截了,不想轻易放弃的我,那时也不知哪来的孤勇,选择了继续求索: “局面越是这样,我越要继续深造,考到国外去,成为无敌大学霸!” 没想到,等待我的结局却是:
为什么我如此拼命,还是没有好结果呢? 当年的高中同学,早已拿到一线互联网公司、航空公司的offer,只有我,还在看着没人看的书。 凭什么? 这一切,在我访学台湾的半年,有了答案。 在和易学名家苦修,读了上万本古籍后,我意识到:原来,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九连环格局(屯卦)。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九连环,拆掉一环又一环,不仅不拆到最后不算完,而且,很可能因为最后一环前功尽弃。 ▲《红楼梦》中解九连环片段 我的人生,不就是如此么,孤注一掷,付出越多越不想放弃,最终没落个好结果。 想通这件事后,我便开始寻找更好的格局和活法。 ▲硕士时期 《易经》的既济卦给了我启发,人这辈子,扛起自己最难,放下小我,天地就宽阔了。 《水浒》里的林冲,一辈子只为自己活,过得那叫一个憋屈,可反观鲁智深,一辈子救苦救难,活得多潇洒。 这之后,我便重新立志: 从今以后,专注启蒙,为别人而读书,绝不自嗨。 没想到,同样是读书,只是换了心境,结果竟大不一样。 我果断选择离开了大学,加入了刚刚创办不久的罗辑思维团队。 而意识到《易经》的巨大价值后,这之后,我更开始了系统、专业的梳理。 一研究,就是8年。 现在市面上流传的《易经》,早已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版本。 于是,我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找到出土文物中,原始版本的《易经》,并结合历史学前沿的方法研究学习。 ▲李源研究马王堆出土的考古学《易经》帛书 而如今讲《易经》里的人,要么是在讲算命,要么缺乏扎实的学理研究基础,曲解了其中精髓。 于是,我研究民国以来,六大门派近20位易学大师的研究成果,苦钻120万字书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