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23名“泳”士搏击长江 第45届武汉渡江节圆满收官

 君临天下100 2019-07-17

原标题:2523名“泳”士搏击长江

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圆满收官

 图为:群众方队从汉阳门码头下水横渡长江。

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明玉、郭晓明、蔡毅)7月16日,“与军运同行”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在武昌汉阳门码头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2523名“泳”士在烈日下搏击长江。

作为2019年“7·16全民游泳健身主题系列活动”主会场,本届渡江节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泳协、武汉市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主办。

本届渡江节仍设有个人抢渡赛和群众横渡方阵。抢渡从武昌汉阳门下水,至汉阳南岸嘴起水,游程约1800米;横渡则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起水,游程约6000米。

图为:瑞典女选手诺登在接受治疗时遗憾落泪。

共有来自国内外的37名男子选手和16名女子选手出战个人抢渡赛。最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三学生牛潇潇一路领先,以14分43秒05蝉联女子组冠军;第四次参赛的我省游泳队队员张子扬以12分47秒05夺得男子组冠军,打破了此前三届由外籍选手摘冠的局面。

随后,2470名游泳爱好者组成的35个群众横渡方阵依次下水。其中,第8个是首次单独组建的以年轻人为成员的“青春渡”方阵,平均年龄25岁。经过近4个小时劈波斩浪,所有“泳”士均安全上岸。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6年毛泽东在畅游长江后写就的这阕《水调歌头·游泳》,激发了无数人挑战长江的豪迈激情,武汉渡江节也由此闻名天下。每一届的渡江节都是与激流的对战,这其中有喜悦,也有遗憾,但勇于拼搏、挑战自我的精神,永不落幕。

图为:男子组冠军张子扬全力抢滩。14岁的魏路加首次征服长江。

鄂将包揽抢渡赛冠军

7月16日上午,以14分43秒05领先第二名7.8秒的优势抵达终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三学生牛潇潇蝉联了抢渡赛女子组冠军。“虽然水流急,浪也大,但我发挥得很好,所以成绩比去年15分15秒快了不少。”作为卫冕冠军,她坦言,今年的目标就是拿冠军。“下水后按照赛前设计的线路游,基本上没太大差别。”

这是牛潇潇第三次参加渡江节抢渡赛,而与其他公开水域比赛相比,她更喜欢在长江劈波斩浪。“大多数公开水域比赛是在大海或湖里,只是浪大。但是在长江除了浪,水流还很急,游起来难度很大,但我更享受过程。”

如果用“顺利”来形容牛潇潇的蝉联,张子扬的夺冠则更显“霸气”。在女子组抢渡赛结束后,37名男选手在鸣哨后跃入江中。第四次参加渡江节抢渡赛的省游泳队队员张子扬很快就奠定了领先优势,并越游越快。眼看着就要抵达时,他却被湍急的水流冲过了终点。“快看,第一个游过来的男选手被冲下去了!”人群中有人高喊。意识到游过了的张子扬掉头奋力逆流而上。而在不断划水中,他仍然以12分47秒05第一个抵达终点,比亚军、瑞典选手克里斯托弗·耶德尔还快了1分7秒1。“去年是亚军,今年就是冲着冠军来的。”说起刚才的小插曲,张子扬笑着说,“今年水流有点急,在游时与自己预想的有些不同,路线上出现了偏差。好在我刚刚从昆明高原训练回来,身体能力提升了不少,所以逆流游到终点,也不算太费劲。”

作为省队队员,张子扬在去年全国马拉松游泳冠军赛夺得5公里冠军,全国锦标赛获800米自由泳亚军。今年全国冠军赛他与队友携手夺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季军。今年的武汉水上马拉松,他力压众多国内好手夺得冠军。

图为:群众方队护航“与军运会同行”。

14岁学霸首秀感觉爽

“太棒了!我完成了横渡长江!”14岁的魏路加是今年渡江节年龄最小的选手。首次挑战长江,他下水前有些紧张,但最终他还是成功了,“以后我一定会再来渡江。”

今年赛事组委会为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首次组建了“青春渡”渡江方队。队员平均年龄25岁,最小的14岁,最大的也不过34岁。在开幕式上,作为队中最小一员,魏路加作为方队代表接受授旗。

魏路加现在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念初二,今年刚拿了中国高中生美式辩论联赛武汉地区初中组冠军,法语是现阶段主学的语言。而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从小学一年级就爱上了游泳。为了提高,他通过网络教学自学成才,还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的水平。年纪虽小,他早就想挑战长江,“我一直很想参加渡江节,但因年龄不能报名。今年这个青春渡方阵总算实现了我的心愿。”

13日成功试渡后,魏路加更加自信。尽管碰到了更大的浪,更湍急的水流,但抱着“肯定可以顺利上岸”的信念,魏路加和方队成员一起圆满完成了横渡,“感觉非常爽,以后只要有时间,我肯定会每年都参加!”

江流湍急过关不易

渡江节年年有,可长江并不好对付,无论新人还是老手,实力和运气缺一样都不可能成功,甚至都未必能上岸。

今年参加抢渡赛的53名选手中,有27人未能游到终点。

巴西大学生玛莉亚娜是首次挑战长江,面对水情复杂的公开水域,简直无所适从。游过大桥后她没能控制住水流,最终被冲过了起水点。虽然她努力逆流而上,但水流实在太快,最后被救生艇捞了上来。“太不一样了,我平时是在游泳池训练,没试过这么急的水流。”和其他被捞上来的沮丧面容不同,玛莉亚娜并不十分失意,“太有意思了,我就是看着终点游过来,怎么游着游着方向就不对了,最后改都没改过来。明年我一定还要再来。”和玛莉亚娜同样情况的瑞典姑娘诺登,上岸后直接瘫在了教练怀里,眼角里流下了遗憾的泪水。

新手难获成功,老手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两位澳大利亚选手格思里和布里奇去年参加过渡江节抢渡赛,虽然布里奇被水流冲走,但格思里拿到了男子组第六名,当时他还炫耀:“明年来的时候一定要研究水流!”结果,今年的长江直接让小哥俩吃了“零蛋”。布里奇闷闷不乐,格思里则开朗了许多:“我之前研究过了,所以今天我跟着一个看起来很强的中国选手,想着他会比较熟悉路线和江里的情况。”结果呢?格思里哈哈笑了起来:“结果我跟丢了,差点连终点在哪儿都找不到。抢渡长江真的太奇妙了,每次都会不一样,我明年一定要变得更强,研究得更透。”

挑战长江,即使是顶尖高手也难免碰到意外。意大利国家队队员富兰·马泰奥是公开水域赛事中的名将,拿过2017年游泳世锦赛男子25公里季军,2017年武汉首届水上马拉松他就是冠军得主。但长江可比文静的东湖粗暴多了,强烈的水流让他直呼刺激。“东湖比赛的水面很大很平静,水温也很好,更没什么浪,很适合出好成绩。但是长江,啊,太难控制了。我原以为至少能进前三,结果在和水流搏斗时浪费了太多体力和速度,这个成绩我很不满意。”

马泰奥最终排名第九,前八名中除亚军耶德尔来自瑞典,其余皆为本地人。“我在国家队不算是最优秀的,无论对这个成绩满不满意,在长江的湍急水流里抢渡都很有趣,我回去得好好研究一下,明年再来。”马泰奥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